搜索

影视聚合站

新入圈国际学校:开学三个月后家长的一份学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03 11:22:10来源:常青藤家长会

大女儿从传统的初中升入某典型的国际高中已经3个月了。在她的“First90Days”从体制内转换到国际教育的过渡期中,我通过自己与每周回来的女儿散步聊天和刷史无前例活跃的学校家长群,感知到和观察到一些刚入圈国际教育家长们面对的普遍的问题。我结合自己20年前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和对国际教育最近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归纳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今天在这里分享,希望跟圈内的家长们一起共同成长。

作者:余双

本文原文来自:思阅荟

微信号:schoolmentorYB

01.

开学第一个热点话题是关于孩子怎么选课的问题。开学没几天,群里就因此而炸开了锅。因为女儿学校的课程体系是只有几门固定的基本必修课,其他都是选修课。孩子们需要自己挑选,经过2周试课后,再做最后的课程注册。

我留意到家长群里天天都有几百条焦灼的选课讨论。我摘录了几个典型的问题,比如“我的孩子想读法学专业,请问应该怎样选课?”,“我家娃典型的理工男,以后要学STEM专业的,是不是可以不选文科啊?”,“哪些课程是难度系数低点的课程呢,我家娃英文底子不好,怕顾不过来啊”。

我平时其实是个蛮热心的人,喜欢帮别人出谋划策。可是看到这些问题,我干着急了很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其实是很个体化的问题。首先,这位想学法学的孩子,孩子本身逻辑思维怎样?要不要考虑要学数学或者哲学类提高这方面能力?孩子英文写作能力怎样?

在国外做律师不但嘴皮子要会说,笔杠子也是要杠杠的呢,是不是应该考虑选英美文学课呢?

还有那个准备读STEM专业的理科男,在国外大学写实验报告虽然内容是理科,可是也要靠英文写作来呈现啊。以后在校园里跟同学老师聊天社交,总要从当地的文人或历史开始交谈吧。

如果完全不选文科类课程,孩子会不会缺乏一些文化和沟通方面的基础知识?

那位想选难度系数低的课程的家长,科目的难度其实都是相对的,我家文科生觉得难的理科,也许你家理科生会觉得很容易呢。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孩子擅长的是什么。

回想我们自己教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告诫他们:“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不要一看不会就着急“。那现在我们家长碰到这个开学后选课第一难题,是不是可以考虑先安静下来,认真思考下真正能解决自家问题的方法?想学法律,或许可以带着娃一起去耶鲁或者哈佛法学院的网站上看看法家神殿到底是学什么的。

通常大学官网都会注明他们希望招收哪些类型的学生,从而我们可以反推而得出大概的结论我们的孩子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被法学院招录。那这些要具备的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哪几门课程就能学习到。

这位理科男的父母,如果去B站或者油管上留心查阅一下,就能发现那里有很多STEM学长们会分享他们的选课,考试和读书心得。学长们言简意赅,句句中肯,一定会带来很给你带来很大的启发。

这样一来,选课的思路就会变得更清晰,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也就更有方向感了。与其在群里毫无方向感的各种无效打听,还不如自己找方法学习,找途径去解决问题。作为国际学校的新家长,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的上咱孩子们的步伐。

我自己从女儿初一开始,就喜欢带个小笔记本穿梭于各种牛国际高中的开放日和学生家长分享会中。我还常常跟家有牛娃的同事们吃饭取经。同时还上网课,搜罗各种国际圈公众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我越发看到各种优秀的学生,后面其实都有睿智,有自己想法,有规划并持续努力的父母!

02.

大概到开学四周后,群里热门的话题就转为对学校各种的吐槽了。

食堂,宿舍的管理是家有住宿娃妈妈们永远的话题。

唯独有一个特别的话题,是我想拎出来跟大家分享讨论的。

群里常有妈妈火急火燎的抱怨说自己的娃要不就是找不到课室,要不就不知道道作业在哪里,却不知道该问谁。完全找不到老师,跟老师的沟通只能通过邮件,学校这样的操作太不人性化了,管理很混乱。而以前的学校都是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老师们似乎教学水平也不怎么样,很多时候让孩子们自己看书,做题。于是很多家长自嘲自己花大价钱,上了“自习学校“。

还有很多气急败坏的家长呼吁家委要赶快反应问题,立刻马上解决!

我发现周围几个不同国际高中的家长也都多多少少吐槽过“自习学校”的问题。我后来深思了一下,发现这些乱哄哄的表现问题下面埋的真实缘由其实是家长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国际化教育,完全没有从传统的体制内学校思维转换到国际化教育的思维里来。

比如,在国外的大学,整个学期课程安排和上课地点都在学期初通过邮件发给学生们,如果有临时调整也是通过邮件通知学生们。学生们有责任保管好已标明好上课地址的课程表,并保证自己根据校内地图能准时找到教室(有些学校在不同教室之前还要坐校园穿梭巴士)。

同时,学生必须定期查阅自己的校内邮箱(一天最少三次),因为学校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通过邮箱告诉你。不再有生活老师或者班主任这样认真负责的人物给孩子们苦口婆心的强调各种注意事项。

再说说”自习学校“的梗。其实国际化教育就是鼓励孩子课前多阅读,多思考。课堂上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思维,激发课堂讨论的一个角色,并不是大家习惯的体制内老师从上课铃声响起讲到下课的填鸭。

所以,家长们花这么贵的学费,不就是想让自家孩子提前进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状态吗?为什么真正接轨并入这个我们认为好的体系时,就那么不淡定了呢?孩子一开始各种慌乱是很正常的,他们也需要时间调节自己。

咱家长是否应该给孩子,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去适应?学习信赖学校,相信校方的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毕竟牛校的名头不是”安排自习”就能得来得呀。

放手孩子,思维转型,管理焦虑,其实是我们国际圈新生家长自己要修的第一节课!

记得一个欧洲朋友告诉我,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家长,只能通过一年一次的1对1家长会认识老师和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其他时间段,如果家长在校园里或者学校附近企图去跟学校的老师或者工作人员聊天,都会被视为一种很不体面的行为。

因为他们认为,学校要保证自己的自主教学的独立性,就必须与家长保持距离。家长们愿意把孩子们送来,就说明已经认可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接下来要做的是全然把孩子交托给学校,有问题学校会自主联系家长!

03.

最后有一点,是让我有些担忧的。

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群里是有一种两级分化的现象:

有一类妈妈们,是从早餐到晚餐,从教室电梯到宿舍冰箱,从网课到外教隔离回归,都清清楚楚。

而有一类妈妈们,则属于完全不知道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的迷茫中。

有一个妈妈打趣的说,她现在已经开始习惯空巢啦,娃一个月能回来一次,算是很给她面子了。接着另一个妈妈也提到“我家娃是只有卡里没钱了,才会找妈。学校里的事情很少跟我们分享”。话虽然是打哈哈说出来的,我总能感受到背后的一丝丝无奈和辛酸。

我的大女儿去读高中也是第一次住宿生活,我习惯了跟女儿每天见面聊天,亲密无间的生活。一开始,当然有种很难割舍的感觉。我跟女儿说好,每天睡前要在家庭群问候晚安。每天学校发生有趣的事情,看到好看的书或吃到好吃的饭可以拍张照片发在家庭群里。顺手跟父母分享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花很少的时间却能让父母更安心。

我觉得咱中国父母对孩子真的是太过于宽容。我建议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父母对孩子的确有教和养的责任,然而孩子对父母也有尊重和关爱的义务。

孩子们觉得在没钱的时候,找父母拿是天经地义;孩子们在好吃好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要不要给在家的父母吱一声,分享一下欢乐呢?这难道不也是天经地义的吗?爱与被爱都应该是相互的!

咱们的家庭如果能定一些基本家规,明确列出一些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是不是更能让孩清楚的知道他们也要付出?而不是一味的,无限的得到?

双十一的夜晚,我在学校群里发现一张照片,是30多个家长们当天一起去博物馆参观的合影。几乎清一色的妈妈,颜值高衣品好,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们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那份浓浓的学习和友好的气氛。

在大家都在买买买的吆喝声中,我心中突然安静和明朗了好多,下次我也要参加她们的活动,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做一个中年斜杠,一直在学习求索的妈妈!

作者余双,500强企业高级经理,美国注册会计师,“女童保护”讲师,UCLAExtension认证中的CollegeCounselor,两个青春期少女的妈妈。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思阅荟(schoolmentorYB)。思阅荟,专注学生成长和国际教育规划,由多所知名国际学校校长创办并担任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