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165个国家选择北斗导航,GPS失去大片市场,美国:要求禁用

发布时间:2020-11-30 13:22:01来源:四代重歼

近日,《日经亚洲评论》表示,当前世界上195个主要国家当中,有165个国家的首都,北斗对其观测率都超过了GPS。这意味着在全面组网之后,北斗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定位精度还是信号方面均要超过GPS,已经逐渐得到全球用户的认可。

GPS是四大全球定位系统其中之一(分别为GPS、北斗、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全球、全天候卫星定位系统。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就围绕全球定位系统展开实质性的研究,而到了70年代到80年代,GPS项目正式付诸实施。经过漫长试验后,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成功升空,到了1993年年底,GPS已经顺利完成了组网,以21+3的模式,在轨卫星数量达到了24颗。

GPS项目最早由美国军方发起,最初的目的是为美国各军种提供实时、全天候、全球性的导航服务。而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GPS的威力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确定目标坐标的情况下,导弹装备仅仅依赖GPS就能精准命中目标(为增加可靠性一般采用多模引导系统),无需格外精密的引导头,能够有效压缩武器装备成本。随着GPS的深度开发,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已经成为了美军最重要的引导系统。

而在民用方面,对于GPS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由于GPS组网时间较早,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GPS都是民间用户唯一的选择。到了2010年,全球定位系统每年的经济规模达到了近千亿的规模,然而北斗的出现,成功打破了GPS一家独大的局面。《日经亚洲评论》同时表示,多达30颗北斗卫星向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首都)传送持续信号,这一数字是美国系统的两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北斗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极为庞大,不包括验证的北斗一号系统(当前已经全部退役),仅仅是工作星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数量就达到了55颗。如果仅仅从数量来看,北斗系统的卫星数量是GPS系统的两倍,在加上后发优势使用性能更好的原子钟,北斗系统不仅覆盖范围广,同时导航精度也极高。而当下,北斗系统已经完成了全部组网,这对GPS系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首先仅仅从经济上来说,一旦北斗进入完全成熟期,那么GPS就会失去中国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PS应用群体。同时在全球市场上北斗由于有着更高的覆盖率,也会瓜分原本属于GPS的蛋糕。《日经亚洲评论》认为,北斗系统对华盛顿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美国五角大楼与白宫,都传出了要求盟友禁用北斗的呼声。

全球定位系统的开发不仅需要强大的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先进而强大的航天实力,同时在前期需要投入高昂的研发费用,这使得很多国家望而却步。即便是在当下区域定位系统全面开花结果的时代,印度、日本等都开始了自己的定位系统研发工作,然而这些定位系统仅仅只能满足区域使用,并且精度方面很难与全球定位系统相媲美,可见北斗系统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够保持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