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大热点--劳动教育怎么考(附历年相关高考题)
发布时间:2020-11-27 08:22:42来源:思政好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从2019年高考第一场语文结束时开始,对劳动及相关知识点的研读与研究就成为政治教师备考要第一时间关注的问题。
如今,“劳动教育”正式落地,劳动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大家庭中的正式成员,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指标,直接对2020年的高考学生产生影响。
《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2019年高考试题中,以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中劳动价值论的知识、《生活与哲学》唯物史观等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挥学科的劳动教育功能。一类是对于劳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生产背景的考查,考查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意见》中对“创造性劳动”的要求。
2020年整体文科综合命题风格四平八稳,与去年总体持平是总趋势。
回顾与劳动有关的知识点与历年的考法,梳理出来相关素材供参考。
1、(2018全国1-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的基础知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基础知识,信息量大且简洁清晰,便于学生比较,厘清这一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注意分析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扣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主干知识点。根据题干信息,提高的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可以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排除3\4。
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同质商品的数量之积。前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幅度与同质商品的数量增加幅度相同,因此,它们的乘积价值总量不变。
2、(2018海南-26)[选修2: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评价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它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3、(2017全国2-1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题干材料表明,在2016年多数生产手机的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某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依托技术创新自主开发新品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因此选项①错误。同时,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应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故选项④错误,选项②正确。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手机的使用价值更大,故选项③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涉及若干概念,这些概念既相关又相互区别,如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等。考生要熟知这些概念,且掌握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如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4、(2016全国1-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题以此为题干材料,考查考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题肢②④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不是劳动关系,①③不正确。
5、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完成21-22题。
(2016全国3-21)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之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试题以2015年央视推出的五一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为题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本题是文化生活试题,考查考生对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的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②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层次上高于工匠精神,不能将工匠精神视为其理论依据。①不正确。工匠精神属于抽象的思想观念层面,不能视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③不正确。
(2016全国3-22)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额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是哲学题考查考生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从唯物史观看,今天之所以大力讴歌劳动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而劳动者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①正确。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创造历史是通过生产实践实现的,④正确。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相融合是一个趋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发展也不断优化,但这二者不是讴歌劳动者的原因。②③不正确。
6、(2014全国II-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劳动价值论中“价格”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难度。1指出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根据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不仅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相关,还与货币流通速度相关,因此①不正确。②在文字表述上进行了转换,将人们普遍熟悉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转换成了“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所以②正确。③前半句提出“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意在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相混淆,让人难以判断对错,具有一定的干扰生。不过,后半句“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一下子就露出破绽,这与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符,因此③错误。④指出价格是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如果学生知道价格等同于交换价值的话,也就明白④是正确的。另外,④选自选修教材《经济学常识》有打通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之意。
7、(2013全国Ⅰ-22)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以习近平五一前夕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焊强调劳动崇高地位的讲话为题材,考查劳动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等知识,引导考生领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由于答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分布在课本不同的单元和课题中,答好此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是正确的:人们之所以尊重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最美丽的观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使人从动物,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和人类社会外科在劳动基础上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②是错误的:劳动贡献并不能成为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③不正确:劳动群众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并不意味着劳动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完全自由地创造历史,因为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受历史条件的制约。④是正确的:劳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尊重历史规律就要尊重劳动群众。
就到这里了,懒虫们,洗碗去吧!
—TheEnd—
来源|帝二政治课堂,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