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高三女生跳河身亡,遗书曝光:“再见啦,可爱的世界” ,大人们别再犯这个错了!
发布时间:2020-11-25 22:22:28来源:高三考试直通车
“抱歉,再见啦,这个可爱的世界。我没有早恋,也没有作弊,请不要无端怀疑我了,从来没有想过害人,可为什么一直不快乐?”
在遗书中,18岁的欣欣留下这样一段话,之后,溺亡。
欣欣所留遗书
这名上海某中学的高三学生在死亡前,曾多次提及被老师怀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恋”。
欣欣与朋友的聊天记录
其家人怀疑,她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打击。目前,上海市教委已介入调查此事。就在欣欣的遗体被打捞上岸的几个小时之前,欣欣发过这样一个微博——
还有一条微信朋友圈:“我没有早恋,有点不开心,就酱。”配图是一个卡通人物坐在车上,图片中也有一行文字,“我上路了,886(再见了)”。
目前,欣欣遗体已被家属安葬。听她的家人说,欣欣的理想原本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可惜,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明年就要考大学了,还有大把美好的年华在等着她……
事件的背后,是每年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2018年1月,安徽阜阳市某中学一名高二男生坠楼身亡。2018年6月,甘肃西峰市一高中女生跳楼身亡。2019年1月,大连一重点高中的男生从高层坠下,当场身亡。2020年1月,河南兰考县一高中女生跳楼自杀,这一天是女孩的19岁生日。2020年9月,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
近年来,高中生自杀身亡的新闻层出不穷,让人心痛不已。
我们在谈论此类事件的时候,常常会说:“他们太自私了,这么狠心抛下父母,一点都不为父母着想。”又或许会说:“现在的孩子也太脆弱了,发生一点事儿就想自杀。”
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站在上帝视角,我们或许觉得“欣欣们”的赴死,太过轻率。又或许,很多读到这里的同学,曾具有,或正具有和欣欣相近的轻生念头。
数据显示,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每年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自杀的原因,往往很常见
欣欣的自杀,与老师的怀疑和不信任不无关系,因为这样非常常见的原因结束生命,却并不是个案。
河南淮阳,一学生张某某和贾某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后,二人被同班同学劝和,该班纪律委员将两人口角的经过告诉班主任。随后班主任让贾某某站在走廊自我反省,老师走进教室后,贾某某从六楼跳下。
四川南充,第一中学一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独自一人离开教室,从教学楼5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警方查明,死者生前因玩手机遭到其母亲两次批评,并抢夺手机。
江西宜丰,在下午考试期间,监考老师发现彭某藏在试卷下的手机并当场予以没收,监考老师将手机交到隔壁考务办公室随即返回考场。期间,该考生离开了考场,老师立刻寻找,发现该考生已经坠楼。
······事实上,青年、儿童自杀的直接原因看起来都很“常见”:“没收手机”、“发生口角,被老师批评”、“课堂传阅课外书,被批评”、“考试作弊,被告知班主任”、“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赖床被母亲掀被子”、“被关电视机”、“不想考试”……
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小事”,如何每年夺走10万人的性命?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虽然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但当长大成人之后,我们又常常会疑惑: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可是,大人们真的了解现在的孩子吗?
1.现在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以前,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只关注其中某一个孩子。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至少有6个人都想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面对这么多的爱,孩子幸福吗?幸福!
但他们的心中或许也有我们无法理解的苦闷。很多学生到了高三,无法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玩游戏。
你要问他们想不想考大学?他们不但想考,还想考好的。但为什么就是投入不了呢?
因为焦虑不堪。
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觉得如果考不到理想的大学,就非常对不起家长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好和殷殷期待。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
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目前的孩子所遇到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那么,一直背负着这种心理重担,孩子很难轻装往前走,而他也只会更加焦虑。
所以,父母有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去背这个包袱,要引导他们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
2.现在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现如今,生活环境很不一样了。
我们小时候被教育道“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而,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对话,为什么你说话我不可以说话呢?
这一点跟以前很不一样,所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太不听话了。
但其实,他们只是对话语权的要求变高了,他们渴望平等的对话。
比如,现在有很多初入职场的00后,他们不会因为你是领导,你是老总,就对你一味服从。他们也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
所以,如果平等地看待他们,与他们交流,或许沟通会变得简单许多。
3.现在的孩子对个性化要求非常高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
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
所以,如果完全忽略他的诉求,只是一味地要求他、压抑他、否定他,他就一定会抗争。
而抗争的途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会直接跟父母争执,甚至动手,采用“硬抗”的形式,就是你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你说要好好读书考高中,他就跟你说要考职业学校。
而有些孩子就会采取“软抗”的方式,把反抗的能量全部向内转化。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心理的郁结无法排解,情绪无法释放,容易钻牛角尖,更偏激的会走上极端。
一切的原罪:死亡教育过度缺失
国内外学者早已普遍达成共识,死亡教育的缺失,是一切的原罪。
我们生活在一个忌讳“死亡”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避免提到死亡。父母在对孩子解释“死亡”时,也会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干脆避而不谈,假装死亡不曾存在。
为什么父母不对我们进行死亡教育?因为父母的父母,也并没有这样教育过他们。追溯到文化源头,孔夫子的一句话,赫然立在那里。
“不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
是啊,这辈子都没有活明白,为何要考虑死亡?儒家对死亡存而不论,引导人们关注现实。佛家则坦然得多,他们把死亡看作六道轮回的节点之一,走过死亡便进入下一个轮回,人们无需恐惧或者悲伤。道家对死亡的态度也很开放,他们认为自由精神超然于生死苦乐之外,以庄子为例,妻子亡故,他鼓盆而歌;路遇骷髅,他“援骷髅、枕而卧”……这份超然洒脱,让人钦佩不已。
貌似先哲们引领人们淡定面对,但中国传统下,人们认为生大于死,避讳谈及“死”字,古代汉语中也用崩、薨、卒、逝、殒等字来代替,我们不轻易说出那个音,和“死”谐音的字很难找。我们认为那是晦气、黑暗、忌讳,并怀有恐惧和敬畏。
中国避讳谈及死亡教育。直到1991年,武汉大学段德智教授开设了“死亡哲学”的选修课,这是大陆普通高等院校首次系统地讲授死亡问题。而后相关的课本、政府文件指导文件相继出现。我国大陆中、小学几乎没有涉及死亡教育的课程,仅有少许省份的高校为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但并未普及。白岩松也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了解死亡,不止是了解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理状态,更是了解人在选择死亡时,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即便从反面看待死亡,理解古代英雄壮士为何“舍生取义”,探讨探讨,你究竟支持“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赖活不如好死“?也可以作为死亡教育的重要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那有过轻生念头的16%青少年。
只要有一个念头,再难再苦也能活下去
余华《活着》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句子:“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上世纪70年代,穷困潦倒的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在画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差不多同一时期,正在承受残酷迫害的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却没有选择自我了断,而是一边劳作一边坚持创作。多年以后,她穿着朴素的白衬衣,坐在一把老藤椅上,这样回忆起自己的选择:人啊,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就像作家梭罗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说: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只有面对过死亡的孩子,才会珍惜生活的美好,从而感谢生命,敬畏生命。记住,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可能你现在还不懂什么是生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就要开始面对一些友人的“离去”。可能你不理解,但是看着同龄人因为各种原因凋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不管你是难过还是痛苦,遇到学业还是情感的挫折,都不能轻言自残、轻生、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活下去。
人生需要追求的东西很多,但是所有浮华没有了生命作为支撑,也会变成黄粱一梦。
最最重要的,面对死亡,爱是最好的治愈。
希望所有家长们引以为戒,自我反思,转发,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
文章内容综合整理自红星新闻、你好高中生、67高中学习及网络等。来源:百校联盟、本公号推送在于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联系管理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