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品读 | 母亲的心跳声,是孩子的摇篮曲

发布时间:2020-11-25 08:22:02来源:半月谈

作者:小榭飞花来源:《品读》2020年第12期

假日回到老家参加同学聚会,狂欢之后已是半夜,到家时母亲已睡着了。我轻轻地躺在母亲身边,把耳朵贴近她的胸膛,默默地数着她的心跳,一下、两下、三下……

母亲的心跳并不强劲,甚至如同风中飘摇的烛火,不全神贯注去听都感受不到。数着数着,迷迷糊糊中,一只只小羊便蹦跳着跑来,啃食我记忆的青草。

儿时的我便是这样依恋母亲心跳的。记得8岁那年,我被邻家的狗吓到,夜里竟发起烧来。母亲给我吃了退烧药后,把我搂在了怀里。我听着母亲的心跳声,清晰得好像鼓点敲击,又像是小鹿轻盈的踢踏,在那节奏感十足的韵律里,我渐渐沉入了香甜的梦中。

读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和孩子相依为命的单身母亲,她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睡眠障碍症。医生用过很多药物,但都无济于事,最后让她试试音乐辅助疗法。可是孩子对那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似乎听而不闻,照样在每个夜里哭得小脸通红,让母亲一筹莫展。

直到有一天,听着一张音律特别的CD时,小小的孩子竟倚在母亲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原来,这位母亲用了一个奇妙而大胆的设计——她在医生的帮助下,借用测心脏的仪器,录下了自己的心跳;之后拿去专业制作公司,巧妙地制作成一张“母亲的心跳”音乐CD。

孩子听到的是母亲的心跳声!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更令人安心的乐声吗?

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也同样让人感动。

几个月前,汤姆的母亲突然心搏骤停而去世。汤姆写道:“今天,我失去了至亲。很幸运有你在我身边的21年,我知道你也会时刻向我张开着大大的怀抱。我不会忘记你教会我的事——怎样去笑,怎样变强,怎样诚实,还有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爱。”母亲去世那天,汤姆搬出了父母的房子,开始独自一人居住、生活。

临终前,母亲曾用颤巍巍的手写道:“我会很想念你,我爱你。”汤姆将母亲这最后的话语纹在了自己身上。而母亲临终前戴着的手环,因记录下了她最后的心跳,汤姆将这爱的心跳图像一起纹在了那句话旁边。

在网上,汤姆把纹身图片分享出来,他写道:“我的妈妈在临终前,因为心搏骤停而丧失了书写的能力,所以这些看起来歪歪扭扭的字,在我眼里却是如此完美。”

曾有生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表明,第四组婴儿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就安安稳稳地睡熟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这就是为什么初生婴儿总喜欢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原因吧——如果说乳汁是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那么母亲的心跳,就是他们整个的精神世界。

还记得有个人令人悲伤而又无比温情的公益广告——一个啼哭不止的婴儿,无论众人如何哄慰都无济于事,直到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将之抱在怀里才安静下来,并露出甜甜的笑容——因为这个男子移植了婴儿母亲的心脏。

母亲的心跳,是所有的孩子都无法抵抗的摇篮曲。这是母亲怀中的天籁,它给了孩子最原始、最本质的爱的感知。

那样的单曲循环,是所有人的生命之初,在母亲的子宫里反复倾听了10个月的天籁之音。

点击下图,订阅半月谈

↓↓↓

原标题:《怀中的天籁》

责编:张初|校对: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