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一句“不许哭”,孩子内伤30年

发布时间:2020-11-25 12:21:11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置顶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作者:周小宽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1

哭是什么?

我特别想用过一个简短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想了好久。

起码,当着别人的面哭已经好久没有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当着我面哭的人。

孩子总爱哭,他们的世界太小了,他们面对的世界太大了。

“我疼,我怕,我不喜欢,我不想离开你,我想要,我累了,我做不到……”。

这些语言,孩子都用哭来表达。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亲人。不是严厉的老师、冷漠的路人甲、吓人的狼外婆,更不是一个凶巴巴的看守。

亲人,就是放下要求,先陪你难过一下下的那个人。

2

说一个哄孩子的小故事

小女孩晚上做噩梦了,尖叫醒来,哭着扑倒在妈妈怀里。还不到2岁的孩子说不清自己梦到了什么,只是看起来小小的人儿那么害怕,那么难过。

妈妈抱着她,轻轻地说:“宝宝做噩梦了啊,害怕了是吧,梦里有可怕的东西啊,妈妈知道了,妈妈陪着你啊。”孩子哭了一会儿,平静下来,在妈妈的拥抱下,又进入了梦乡。

当孩子害怕、难过、哭泣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宝贝儿别怕,宝贝儿不哭。”这几乎是父母们不假思索的共同回应。

但其实,对孩子来说,妈妈最好的回应并不是直接说:“宝贝儿,不哭”,而应回答:“害怕了?难过了?妈妈知道了啊,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啊。”

第一种回应和第二种回应,看起来都是哄孩子,安抚孩子,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孩子摔跤了,害怕了,受到了小挫折,哭泣了,父母看到的第一个本能的反应是:我的孩子现在心情不好了,我要快点安慰他,让他好起来。

“好起来”的直观表现其实是:不哭了,不闹了,破涕为笑了,玩别的去了。

到这里,妈妈爸爸或许会松一口气,不再揪着心和焦虑了。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立来说,后一种回应其实更好一些。

因为后一种回应不只是安抚孩子,更是对孩子的感受和表现体现出了一种“全然的接纳”。

年幼的孩子,从出生到儿童期,正在经历一个人格形成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完全地接纳。

这种在幼儿时期的接纳会内化到孩子的潜意识,形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来说明

小男孩第一次看到一片巨大的草地,特别兴奋,妈妈还没来得及叫住,他就不顾一切忘情地奔跑,结果摔跤了,摔疼了,他于是开始哇哇大哭。

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内心有很大的波动,兴奋的情绪瞬间被挫折所取代,孩子的哭其实是自身心理机制的调整。

如果这时妈妈对孩子说:“叫你别跑吧,不听话,结果摔了吧”,或者试图安慰孩子“好了好了,别哭了,没事了。”

这两种反应,其实给孩子的信号都是“不接纳”。

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有逻辑性和理性的思考,他们的感受往往是很直接的。如果妈妈总是安慰孩子“不哭了”,或者对孩子说“如果你不跑就不会摔跤”,那么孩子潜意识可能会觉得:

妈妈是不喜欢我哭泣的,不喜欢我有挫败感的,不喜欢我害怕的,我有这种情绪是不好的。我最好不要哭,不要害怕,不要犯错。

对于孩子而言,哭一下可能会释放出焦虑和挫败情绪,而不允许孩子哭,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被接纳”和“不被许可”。

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不会让父母和家人担忧,但却一直在压抑自我。

全然的接纳,可以养育出拥有更多自我,活得更为自由,更能承受糟糕情绪的孩子。

全然的接纳,也是安全感的形成基础。

全然的接纳,就是完全认可孩子的情绪,特别是负面的情绪。

让孩子感受到,我可以害怕,可以难过,可以哭泣;

让孩子觉得,我摔个跤,犯个错,哭泣一下是没有问题的;

我可以有不好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挫折感,我能被允许把它表达出来,我的妈妈不会因此特别愤怒、难受,或者被吓到——即,我妈妈能够“抱持”住我的一切。

3

一句概括的话,能平静地接纳孩子全部情绪的,就是最好的父母。

很多特别爱孩子的妈妈,往往比较焦虑。

她们追求完美,总是希望自己是个100分的妈妈,特别是一些自己的童年经历不那么好,内心有创伤的妈妈,更加希望自己可以让孩子“无忧无虑”地长大。

看到孩子哭了、摔了、受挫了,妈妈往往特别难受,除了难受,妈妈还会焦虑和自责,也有强烈的挫败感。

妈妈在潜意识里,会有个声音说,这意味着“我不够好,不够尽责”,所以妈妈对孩子的回应,往往是第一时间希望让孩子停止哭泣、停止发脾气。

如果孩子马上高兴了,平静了,妈妈的本能才能停止焦虑和自责。

但如果总是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很难自由地表达自己。

因为孩子也会下意识地害怕自己引起妈妈的焦虑,他会无意识地压抑情绪,希望妈妈能更加稳定和愉快。所以会本能地讨好妈妈,这也是每个孩子爱妈妈的表现。

但如果经常这样,孩子就可能努力地成为“不让妈妈焦虑的好孩子”,而孩子自己那些本来要表达的感受,就无法表达了。

我的表姐是家中长女,她还有个弟弟,小时候她家庭环境不怎么好。父母忙碌,重视弟弟也多于她,她经常是没人管的状态,磕磕碰碰、摔跤生病是常事。

表姐没有特别被疼爱的童年体验,想起就很心酸,所以发誓要做一个好妈妈,让她的孩子可以成长得特别幸福快乐。

我们童年的愿望,也许就在这种情况下寄托在孩子身上了,我们会下意识地希望孩子可以替我们重过一个童年。

表姐从来不让她女儿出去和别的孩子疯跑撒野,怕她摔倒跌痛;害怕孩子生病,孩子吃的一切东西都小心翼翼,很多“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孩子都没有尝过;

冬天孩子感冒咳嗽,她总是焦虑得不行,一遍遍念叨:怎么又咳嗽了,叫你不要吃糖了,不要喝饮料了……

她想给她视如珍宝的女儿无忧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完美的童年——可是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孩子看上去被过多地限制了,又怎么能真正地快乐?

快乐的孩子,是那种可以在父母的注视下奔跑撒野,可以跌倒,可以哭泣,可以感冒咳嗽,但是妈妈还是会照顾他、安抚他,陪他经历这些小挫折。

4

如果父母很想给孩子极度完美的童年:让孩子不摔跤、不生病、没有任何挫折、没有不良情绪,这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种对完美成长过程的追求,是父母内心补偿心理的一种体现,而有的父母也是害怕自己像当年的父母一样,不够完美,想避免一切可能的错误。

然而,过度焦虑,反而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

实际上,一个人出生长大的每一天,都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负面情绪,其中有难过、愤怒、悲伤。

生而为人,本来就是有能力去整合这些情绪的。只要是在父母爱的守护之下,这些小挫折反而会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如果父母特别希望孩子“无忧无虑”地长大,对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本能过分排斥和畏惧的话,反而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不好的影响。

过犹不及。

我们都希望孩子活泼、快乐、开朗,但也应允许孩子有哭泣和不开心的权力。全然接纳,就像给了孩子“容器”一般的爱。

孩子所有好与不好的情绪,都在这个由妈妈构成的坚固的容器里,安然存在。

孩子能感受到无论是自己好的状态,还是不好的状态,妈妈都能全然接纳并且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

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安全感,有自信,可以做自己,也能承受失败和挫折。

这就是人格的力量。

而其中,妈妈和爸爸,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和祝福。

当孩子因为噩梦惊醒,不要否认他的感受,不要急着说“没什么可怕”,而是肯定和认同他的情绪,说“我知道你是害怕了”;

在孩子哭泣时,也别急着说“不要哭了,这有啥可哭的”,而是陪着孩子体验一下,他的挫折感和伤心难过的情绪,告诉他“哭吧,妈妈陪着你啊”;

这种安慰才是直入孩子心底,能给孩子强大支持的爱的抚慰。

5

下面给出接纳孩子情绪的3个小步骤:

1.询问孩子的感受

“怎么了?害怕了吗?”“是不开心吗?”

2.肯定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哦,你是害怕了”

“宝宝难过了就哭一会吧”

“宝宝生气了是吧,嗯,妈妈知道你生气了”

3.陪伴在孩子身边,拥抱,抚摸

“妈妈在,妈妈陪着你,妈妈抱抱”

愿每一个孩子的高兴和不高兴,勇敢和不勇敢,都被看见和接纳。

-END-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作者简介:周小宽。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14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