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这些癌症发现就是晚期!为什么癌症偏偏盯上你?就凭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0-11-25 18:20:21来源: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本文专家:段洪刚,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面对癌症,大家往往都是谈癌色变。

这一恐惧的来源并不是空穴来风,近40年来,中国的癌症负担也大幅增加。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文称:

过去40年,中国人群死于癌症的占比,从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负担日益加重。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癌症真的是一发现就晚期?癌症到底该怎么预防呢?

这篇癌症科普文章,建议每个人看三遍……

哪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胰腺癌

胰腺癌,常被称为癌中之王,生存率较低,早期的胰腺癌,大多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在确诊的时候已是中晚期,很难治愈。

肺癌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它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能没有任何不适。

肝癌

早期肝癌的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特征,中晚期会伴随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

为什么有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癌症本身的隐藏性较高

大多数癌症的潜伏期较长,无论是从癌基因突变还是从持续感染致癌病毒,到最终形成癌症,都很漫长。

在此过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不易察觉,一旦出现了可感知的临床症状,往往发生了转移,已是癌症晚期。

患者过于疏忽

部分癌症早期会有不特异的症状,如乏力、咳嗽、轻微胸痛或腹痛等,但很多患者常常疏于诊治,或者对体检的异常指标,并没有进一步明确病因,延误了治疗时机。

当发生严重症状时再去就诊,确诊的癌症已到晚期。

没有定期健康体检

很多人自觉身体好,拒绝定期健康体检,殊不知健康体检可及时发现部分癌症。

例如,常规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肠镜检查可发现大肠腺瘤性息肉,甲状腺彩超可发现甲状腺腺瘤。

突然出现哪些症状,警惕癌症发生?

根据2019年11月5日英国研究者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Oncology)的发文,通过研究8000名罹患12种常见癌症的数据发现,在20种症状中,有13种出现在癌症早期,包括异常痣、乳房肿块、绝经后出血、直肠出血、下尿路症状、血尿、排便习惯改变、声音嘶哑、疲劳、腹部疼痛、下腹部疼痛、体重减轻等。

所以,普通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需要强调一点:尤其要注意体重减轻。

2020年8月13日牛津大学在《英国医学杂志》TheBMJ发表的研究显示,体重突然减轻受试者的患癌可能性,是体重没有突然减轻受试者的2倍。

普通体检能检查出癌症吗?

答案来了:普通体检≠防癌体检。

普通的常规体检,大多针对的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而不包含癌症筛查。

所以,常规体检并不能完全检查出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变。

而防癌体检是由肿瘤专科医师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针对癌症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肿瘤筛查,其更有针对性,可发现常规体检检查不到的肿瘤特征。

因此,想要筛查肿瘤,还是要做防癌体检。

不同年龄段需要做哪些癌症筛查?

一般认为40岁是筛查癌症的一个关键时期。

除了常规检查,不同年龄段的针对筛查项目也有所区别。

21~65岁女性:进行宫颈涂片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癌。

40岁以后的女性:进行乳腺癌的筛查。

男性和女性从50岁开始:进行大便隐血或肠镜检查,筛查结肠癌。

55岁到80岁的人群:如果有重度吸烟史,现在仍吸烟或在过去15年内戒烟者,应检查胸部CT筛查肺癌。

如何预防癌症?

注意远离电离和紫外线辐射

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远离电离和紫外线辐射。

养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控制红肉类食物的摄入,选择粗加工的谷物,同时增加对新鲜果蔬和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适当的保持运动

成年人尽量减少久坐的时间,运动时间建议每周150分左右。

 

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每日7~9个小时的睡眠,推荐晚上10点至次日早晨6点。

同时,注意控制饮酒和戒烟。

保持良好心态

生活中要学会积极平和地处理事情,凡事不要过度焦虑。

定期体检

每年安排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17日,世卫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标志着全世界194个国家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让我们共同期待癌症被消除的那天到来!

重!要!通!知!

最后几天!

2020年10月17日-11月30日

每天16:00-24:00

#科创中国答题抢红包#!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本文有科普中国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支持我们请分享评论点赞在看☟☟☟

公众号ID:Science_China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国家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