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老母亲比孩子还气!对待这样玻璃心的孩子,家长该如何面对?

发布时间:2020-11-24 14:22:55来源:爱贝睿

小小鱼最近的表现,总在磨砺着鱼妈的耐心。

教她英语,不愿意听,一开口是英语就打我;教她点数,怎么教都瞎点,后来只要我一开口数数就直摆手;教她画画,想让她学着连线画,她试了几次不行,就再也不肯画了,每次涂两笔就要求我帮她画。

教急了,我声音会不自觉提高分贝,她能听出我有愠怒,一愣,哇得先哭起来。我只好丢下眼前的教学,抱住安抚她。

有时候我会很沮丧,自己是不是养了个「废物」?为什么一点点挫折都经不起?

在看资料的时候,我翻到临床心理学家ClaireLerner的一篇博文,《你会有一个面对挑战很容易放弃的孩子吗?》(HaveaChildWhoGivesUpWhenFacedwithaChallenge?),看到了这段话:

高敏感(Highlysensitive)的孩子在面对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不能马上掌握一项新技能时,往往会遇到更多困扰,更容易放弃。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脆弱和失控,很快就会被激发出来。高度敏感的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建立复原的能力——让他们看到自己能够坚强地应对挑战。

Highlysensitive,高敏感,这个词再次划过我眼前。早些时候,我就觉察到小小鱼和许多孩子不一样,她的很多表现,与一个叫「高敏感族」(HighlySensitivePerson)的气质描述非常符合。

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ElaineAron的研究中,15-20%的孩子天性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大脑内处理感知信息的神经系统有别于常人,所有的感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

高敏感特质并不是精神或心理疾病,它仅仅只是一种气质。研究人员归纳出了高敏感儿童的5大特征

他们比一般孩子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环境里的细微信息。例如声音、气味、物体位置、颜色等等。

他们捕捉到信息后,还会进行更细致地处理。这些孩子还会用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去「深度」解读一下这些信息。

具有非常强的同理心。能够感知到环境或他人的情绪,容易随着外部情绪而起伏。

容易被过度刺激。由于对事物的反应和思考比一般孩子多,因此容易感到疲累,也更需要休息

易怒,也易消沉。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环境,例如游乐场,也许对高敏感的孩子来说会是一种挑战——玩着玩着他也许就不乐意了。

总之一句话,这些孩子更善于感知,更善于思考,更善于解读——但是,也更容易受伤。

了解到这些后,我很惭愧。我自以为教得很有耐心,但无形中施加了很多压力。因为完不成目标,我反复地强迫孩子做一件事,因为她完成得不好,我声音会变粗,加急,语气也越来越严厉,这些变化,小小鱼能敏感地捕捉到,而她的「反馈」便是用哭闹与罢工来表达。

如何应对?

那高敏感的孩子,是不是各个都是玻璃心,教不得骂不得?其实并不需要这样,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用「高压」去逼孩子面对挑战。ClaireLerner给了一些建议,我总结出三个方面来,分别是:

1.接纳:接纳孩子的不舒服,而不是直接解决掉

当妈后有个毛病,就是见不得孩子挣扎,总是想代为解决。尤其是当孩子表现得五雷轰顶,我可能膝盖一跳,恨不得直接替她把问题全包办掉,然后大人和孩子都能喘口气。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刻,在掌握之前,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不舒服。挣扎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也不是有害的,而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努力克服挑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苦恼是一种「积极」压力,正是因为这种「积极」压力才能促进成长。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正在努力骑自行车。如果你从不松手——为她保持平衡——你的孩子就不会体验到摇摇晃晃的感觉,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有点害怕和不舒服;但这正因此,她能自己想出如何保持平衡,并体验到当她可以自如游弋时令人难以置信的自豪感。

当我急忙忙去帮孩子解决掉问题时,无意间也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孩子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他的挑战,只有大人才能解决问题。而且,这样还会加强孩子对失败的恐惧与羞耻。

我们要避免去解决孩子所应对的问题与挑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舒服——倒不如说,接纳「孩子的不舒服所引发的作为家长的不舒服」

2.定位:是伙伴,也是后盾

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挑战,不是说不管了。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你对他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你是他的伙伴,会一直帮助他思考,帮助他提出解决方案,但我不会替他解决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工作。

家长如果看出孩子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家长在一边提供孩子完成挑战所需要的支持

这让我想起小小鱼看到我们用大凉水杯给她倒水,死活要自己倒。凉水杯很大,她力气不够,水总是溢出到外面,我看她摇摇晃晃的样子,害怕她打坏掉,想夺过来替她做了,越是阻止,她越气得大叫,直跺脚,认为自己能做好,但水洒出来让她更沮丧,然后就出现了母女反复大吼循环的局面。

这时鱼爸出现了,给了小小鱼一个好抓的小瓶子,取代了那个大而笨重的,里面装满水,小小鱼高兴地倒进了自己的杯子里。

这便是我们家长的定位:帮助性的伙伴、支持性的后盾。家长是一个支持性的教练,帮孩子搭出一个适合他发挥的脚手架,这样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感到有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挑战。

3.创意:换一个思路,帮孩子想出创意方法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帮他想出有创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前,一定要问孩子是否愿意听你的想法。最近,在我做咨询的一所幼儿园里,有一个孩子因为轮不到他做点心帮手而崩溃了。我建议他可以做其他工作来代替。这只会导致他更加抗拒:「不,不,不…别跟我说这些!」我试探地问:「我有一些想法去解决你的问题。你想听听吗?」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洗耳恭听。这个看似微小的细微差别,却能带来很大的不同。提供不请自来的指导,尤其是当孩子处于紧张状态时,会让人感觉到打扰,加剧孩子的痛苦。征得允许提供意见,表明尊重孩子的界限,让他更有可能真正吸收你分享的想法。

在小小鱼再一次把球丢到床里面时,她又发怒了,我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的好机会,便摊开手说,我知道你很着急,你想听听我的意见吗?她茫然地望着我,我便提示:找一找长长的东西去够一够。她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找来一个棒球棍,趴到地上去够。我看她方法不对,但还是耐住了性子,让她自己探索,果然她不小心把球推到了另一侧。

她再次发怒了,而我忍住了去替她捡的冲动,而是安抚了好一阵,然后告诉她,可以去另一侧再试一次。

结果出乎我意料,她发现那边的缝比较大,可以匍匐前进,便爬到床缝底下把球捡出来。她爬出来的时候,我激动地抱起她,母女两傻乐了好一阵。

小结

面对挫折,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我们都有「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家长越是着急,施加给孩子的压力越大。一旦超过了「积极压力」的范畴,就会让孩子更容易放弃,甚至会养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我们需要一起和孩子接纳不舒服的过程,家长去代替,亦或是强迫,都不可取。给孩子一些正面反馈,尤其是那些高敏感孩子,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玻璃心也能练成金刚钻。

在管教孩子时,你会用哪些妙招来面对孩子的玻璃心呢?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爱贝睿联合全球名校的数十位专家联合研发了一个大型儿童早期发展干预计划——未来脑计划。

点个在看,分享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