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熊顿病情加重#买热搜,不是人干的事
发布时间:2020-11-14 12:20:34来源:送你一程
1.
最近,一部电视剧让我十分不爽,它的名字是《向阳而生》。这部剧是根据已故漫画家熊顿生平的经历改编的。
是的,熊顿也就是《滚蛋吧!肿瘤君》漫画的原作者。同名的改编电影也让无数影迷在电影院哭得直岔气儿。
至于熊顿本人,早在2012年,就因为癌症不幸去世了。面对病魔,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精神,鼓舞了无数关注她的人。
可是,最近在微博上,却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条热搜:#熊顿病情加重#
怎么说呢,当我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我恍惚了:熊顿不是已经去世很久了吗?难道我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而当我点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个话题下,大批的营销号都在刷着有关《向阳而生》的片段:
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个热搜肯定是《向阳而生》的宣发人员买的,话题也是他们创建的。
说到这,你是不是也从中闻到一丝“消费死者”的味道了?
2.
首先,无论是对电影《滚蛋吧!肿瘤君》还是这部电视剧《向阳而生》本身,我都没什么意见。我甚至觉得,有影视从业者愿意把熊顿的故事搬上银幕,是好事。
虽然她人已经不在了,但是她的坚强、幽默和乐观应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可是,节目宣发团队的这次操作,我实在是看不懂了。
他们明明有那么多的话题词可以用,那么多的角度可以切入,却偏偏选取了最吸引人眼球、同时也是最没有底线的方式。
对于熊顿的父母来说,虽然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和配合。但是,当他们在微博上突然看到关于女儿的话题时,他们会是什么心情?更何况,这些蹭着她女儿话题的微博中,甚至没有关于她女儿的真实信息。全都是影视剧片段。
对于普通的网友来说,尤其是了解的熊顿生平的人,将“熊顿”在此送上热搜,无非是借着消耗网友的同情心和注意力,为剧集添上几分热度。
这样的做法,当然会招致很多人的愤怒。
知名编剧鹦鹉史航,已经在微博上开火了:
还有很多网友,和我一样,看不过本剧的宣发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剧宣发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要不是因为这个热搜的存在,我根本不知道这部剧。
但是,也正是因为我是通过这种方式,才知道《向阳而生》的,我才觉得十分不爽。毫无疑问,这种热搜和话题,就是在消费死者,消费大众的情感。
相比之下,当年《滚蛋吧!肿瘤君》的女主演白百何,其实做得很好。
直到最近,才陆陆续续有人知道:原来在演完熊顿后,白百何几乎始终与熊顿的父母保持联系。
她会邀请二位老人来北京玩,还曾为他们去美国旅行提供路费。
哪怕在她被曝疑似出轨、负面新闻缠身的时候,她和团队也没有她和熊顿父母的关系做文章,博取众人好感。
可现如今,《向阳而生》却为了收视率,直接把熊顿本人送上了热搜。
3.
我查了查有关这部剧的创作背景。据说,这部剧的导演主创人员,曾经拜访过熊顿的父母,去过熊顿曾经住过的房间,了解过熊顿的生平,也曾深入肿瘤医院采风,力求还原真实的医疗场景。
也许,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者们,还是对熊顿抱有尊重的。只不过,这一波热搜操作下,即便主创人员真的有做过努力,他们的努力也被抹杀掉了。
在对这部剧营销手段不满的同时,我其实也在问自己一个问题:
那些策划出用这样手段上热搜,制造#熊顿病情恶化#话题的人,一定是坏人吗?
我不习惯用“坏”去揣测别人,单单一个话题,没法从全方位论证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人品和道德。
那么,他们很“蠢”吗?虽然有一点,但是并不占主要因素。毕竟,作为影视剧宣发团队的成员,基本的教育应该还是接受过的。
我想说的,其实是数据和流量对人,尤其是从业者的异化。
在当下,一旦你做的生意和”流量“有关,那么,无论你做任何事儿,最终的导向都是流量,而你所谓的“初心”,会慢慢消失。
也许,这部电视剧的宣发团队成员,真的有了解过熊顿的故事,曾经为这个勇敢乐观的姑娘流过泪。
再往好一步想,也许他们在上线这个话题之前,内心也是纠结的?也会为真正的熊顿感到难过呢?
但是,当这个话题最终上线,登上热搜,并获得了本剧开播以来最大的关注度的时候。无论他们对熊顿的故事有多感动,对熊顿本人有多敬佩,都随着蹭蹭上涨的数字消解了。
剩下的,唯有KPI完成的喜悦,关注度上涨的自豪。所有的感情:你的悲伤、焦虑、愤怒、喜悦,到最后都被浓缩在阅读量和点击率里,复杂的情绪随着数据的变化或上或下,变得无比简单。
在这个数据和流量为王的时代,作为一名新媒体的从业者,我只能提醒自己:不要被数据彻底冲昏头脑,在对得起别人关注的同时,也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如果《向阳而生》的宣发团队能看到这篇文章,那么这句话也送给你们。
图/来自网络
今日作者/黑龙寨主
喜欢
请记得点击右下角的“点赞”或者“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