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谦:群像青春,成长是核心 | 专访《亲爱的麻洋街》总制片人
发布时间:2020-11-13 22:20:27来源:剧研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追剧不迷路
文_郭小蝈
一条街,几户人家,一群年龄相仿的青春期少年……
自2015年韩剧《请回答1988》大火后,「1988」模式,成为了青春剧创作的热门模式。这两年,这种模式的青春剧逐渐成为国产青春剧的常态表达,但这也给国内青春剧市场带来一些烦恼,但凡有点年代感,有点家庭味的青春剧,就被拿来与《请回答1988》进行各种对比,有的作品甚至深陷「借鉴」争议,殊不知《请回答1988》也正是借鉴了2009年的《光阴的故事》。
最近,正在热播的《亲爱的麻洋街》(简称《麻洋街》),也是这样一部颇具怀旧元素的青春剧。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抛开所谓的怀旧模式,《亲爱的麻洋街》有自己不一样的青春味道。为了更加了解当前国产青春剧创作的现状,烹小鲜联盟主笔和《亲爱的麻洋街》总制片人兼编剧高铭谦聊了聊「麻洋街」里的青春。
「给青春剧一些家庭和时代的土壤」
谈到大众固有的「年代」认知,高铭谦告诉我们:“《麻洋街》不是一部年代青春剧,从80年代初期到2000年,它的时间跨度近20年,更准确的说是一部时代青春剧。”
从故事呈现来看,《麻洋街》的青春不仅是一个静态年代的呈现,更多了大时代发展的变迁展现。“给青春剧一些家庭和时代的土壤”成为《麻洋街》创作的初衷。
1、多彩「小家」&热心「大家」
80年代的广州已经是一个极度包容的地方。一条街,6户不同人家,有来自上海的,有来自北京的,有来自湖南的,也有自小扎根本土的。在麻洋街上,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汇聚在一起,无论是上海的精致、北京的厚重还是湖湘的麻辣,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这条小小的街道上碰撞融合,国产青春剧多地文化的魅力就已经打上了明显的中国烙印。
邻里之间多彩的相处模式,也成为国产青春剧让观众怀念的味道。有摩擦、有矛盾,但更多的是温暖与热情。一条街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孩子们打打闹闹,浓浓的烟火气成为很多人想念却回不去的曾经。马晓晓爸爸晕倒,一众邻居齐赴医院,轮流送饭、看护,温暖了多少屏幕前的观众。
2、「街巷」缩影&青春告别
“《麻洋街》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时间跨度近20年,麻洋街也成为时代变化的缩影。在剧中欧奶奶的杂货铺其实就是大时代变迁的展现。从最初仅有日常生活用品的小「杂货铺」,到有了不少香港货的「港货铺」,再到汇集了时尚前沿的「小香港」,“那个开在街巷口的铺子,翻新了三次,其实表达了三个时代不同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个浓缩。”
与此同时,「麻洋街」本身又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一方面它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独有的群居性「街巷文化」的代表。街道里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是百姓生活与工作的聚集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城市最为深厚的文化,赋予了一个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这种由居住形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功能,构成了独特的「街巷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像「麻洋街」一样的街巷成为拆迁规划的主要区域。《麻洋街》里学建筑的曾行再度归来,也开启了「街巷文化」的变革。
随着「麻洋街」拆迁的临近,马晓晓、欧小剑、易东东等一群少年也即将与青春告别。因此,「麻洋街」对于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是他们青春记忆里抹不去的符号,这条街承载了他们所有的青春回忆,年轻时的欢笑与泪水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与「麻洋街」告别,也是与自己的青春时光道一声:再见!
群像青春「成长」史核心
“好的创作模式可以借鉴,但好作品的核心是其输出的价值观。”打破现有剧集市场上青春剧常见的主线叙事模式,《亲爱的麻洋街》从第三人视角展开,给观众们呈现出的是一副群像青春图景。
在高铭谦看来,《麻洋街》这类青春群像戏,虽然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结构,有相对模式化的创作逻辑,但是想要制作出一部优质的群像作品,依旧是一个高难度挑战。
挑战一:人物塑造
“群戏最难的就是人物刻画”。
与大多数聚焦男女主故事的非群像剧相比,群像戏涉及的人物多、分量重,“众多人物需要每一个都形态各异,而且还得非常鲜活”,着实难度不小。
熟面孔戏骨云集是《麻洋街》的一大看点。除了年轻一辈流量和演技都在线的演员们,一众实力戏骨家长们成为「麻洋街」上亮眼的存在。饰演牛自莱的陈瑾,是《知否》里的小公爷娘、《都挺好》里的苏母;扮演东东妈的史可,各种最佳女主角拿到手软;出演易胜利的焦刚,更是承包了今夏悬疑片的一众反面角色……
因此,演员选择,就成为群像戏的一个艰巨任务。在谈到演员选择时,身为创作型制片人的高铭谦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他表示:“准确是最重要的,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选择有影响力的演员。”
挑战二:群戏表演
“群戏的创作难度很高。”
不同于聚焦男女主的「真空」戏,群像戏不能只将镜头对准所谓的男女主,更多时候是全景展现。作为集体性表演的作品,同一时空内,每一个角色都不是路人,都需要有符合人物特色的表演,是一群人的热闹。这对于编剧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高铭谦的观念里,群像戏更像话剧,需要有精心编排,卡准戏剧节奏,还需要每一个演员的默契配合。
挑战三:内心成长
“群像戏最核心的就是「成长」,没有「成长」,群像戏就是不成立的。”
一般主线明显的作品,通过外化的强情节性事件推动故事发展,观众看到的是摆在台面上的「明扣」,人物的转变也更加鲜明。与之相比,群像戏线条多,尤其是青春群像作品,它需要挖掘每个人物的内心,而触发每个人物成长的点又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通过各种生活里的细节铺垫、集中性群体事件的积累,才能逐渐凸显出每一个人物内心的成长。这些成长更多是内在逻辑的展现,是隐藏在热闹表象里的「涌动暗流」。
隐晦而细腻的表达,在快餐爽剧时代是吃亏的,它需要观众耐得住平缓、沉得下浮躁,细细咀嚼才能洞见内心的成长。
当然,青春群像戏里成长的不只是天真烂漫的少年们,老一辈们也在与少年们的代际沟通中,打破与重构认知,也在经历着人到中年的内心成长。
「艺术or产品」思维博弈
内容创作走向分众
其实从当前市场反馈来看,与以往高评分的青春剧相比,《亲爱的麻洋街》算是细火慢炖的作品。但作为原创青春群像剧,《麻洋街》更是一部关于艺术思维与产品思维博弈的探索剧作。
口碑、流量双丰收的剧作,是剧集创作者们期待的,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每年上新近300部剧集,能够做到高口碑、又是大众爆款的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当分众成为趋势,内容创作的思维和路径也在发生转变。
从思维层面来看,高铭谦认为:“剧集的创作其实是艺术思维与产品思维的博弈。做好一部剧是艺术思维,做爆一部剧是产品思维。”
“对于怎么做好一部剧,我觉得所谓的规律就是,真的要扎实做剧本,扎扎实实的选角,然后把戏拍好,每一个环节都得控制好,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不能够糊弄,不能逆这个艺术规律而行。”
“做爆款剧,更多时候需要遵循产品思维,作品要明确给什么人看,受众是谁,产品要有清晰的定位。对于剧来说,「爆款」不是玄学,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更多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从当前影视内容创作趋势来看,分众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内容战略层面,高铭谦团队选择了深耕垂直领域,他表示:“青春与女性两类题材是团队的主力方向,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是在一个大类里面去做小众,做垂直的深耕。”
《亲爱的麻洋街》总制片人高铭谦
结语
《亲爱的麻洋街》描绘的群像青春,在国产青春剧的发展史上已然留下痕迹。剧集的结尾,「麻洋街」消失在了时代变革的洪流里,曾经风一样的天真少年们终要和青春挥手告别。
时代与家庭,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的青春成长,而每一代人在时代的变迁中,都必须学会如何做选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