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孩子发脾气时,90%家长第一句话都回应错了!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11-11 18:21:09来源:嘟嘟医生

昨晚,我去闺蜜家找她聊天。

她三岁的孩子康康也在,由于爸爸不在家,没人带孩子,闺蜜就搬出一堆玩具,让康康在角落玩,她好和我说话。

闺蜜正说到兴头上,康康站起来往这边走,嘴里还叫着“妈妈……”

不巧,前面有一块小型积木,康康没有看见,一脚踩了上去,整个人向前摔倒,还踢翻了刚刚搭建好的木头城堡。

康康“哇”地一声哭起来,我和闺蜜急忙起身去看他摔到哪里没有,确认没有摔伤之后,闺蜜责备起来:“走路也不小心看,非要摔一跤才舒服是不是?”

康康带着哭声委屈地说:“妈妈,我想让你看看我搭好的城堡,现在它也垮了……”

闺蜜继续不依不饶:“垮了就重新搭,哭什么哭呢,一个男孩子,真是……”

这下,康康哭得更凶了。刚刚还是抽噎着,现在完全是啕嚎大哭,那哭声里,除了疼痛,还有委屈……

闺蜜眼里满是无奈和生气,我却突然很同情眼前这个“爱哭”的孩子。

有多少家长,最见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第一反应就是制止。

他们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了,就天下太平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1

一味压制孩子的情绪,

只会酿成更大的灾祸

两年前,一个刚成年的少年在美国被抓,警察在他的住所搜出了1600发子弹和手枪。

这件事情,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少年的母亲,是台湾女星狄莺。

为了这个孩子,狄莺可以说付出了全部心血,可为什么会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因为和这样的妈妈在一起,太压抑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狄莺就每天死盯着孩子,甚至孩子吃饭吃了7个小时,她就坐在孩子对面吃了7个小时。

孩子偶尔考试没考好,只考了60分,她就完全没办法接受。

一定要给老师打了电话,确认题目比较难,所有人都考得不好,而不是自己儿子学习下降造成的,才肯罢休。

孩子小学毕业前,连家门口的便利店都没有单独去过,都是妈妈陪着。

就这样,还动不动向孩子诉苦:我为你牺牲了一切,这样照顾你,连朋友都没时间见,你怎么对得起我。

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长大,孩子想反抗,不足为奇。

反抗不了妈妈,就悄悄买了枪支弹药,想发泄一通,最后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正如作家刘娜所说:

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一天养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从来不是一次冲突的问题。

在这个家庭里,孩子一直压抑着自己愤怒的情绪,而母亲全然未觉。

等情绪彻底爆发,像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彻底压不住了,才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败,可惜,已经晚了。

心里咨询师李雪曾经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多少父母以爱为名,控制着孩子的言行,压抑着孩子的情绪。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情绪也一样,如果一直堵在孩子心中,迟早有一天,它会带着摧毁的力量决堤。

毁灭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2

好的父母,能看见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生命力只有一种。

被看见就会变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热情、创造力、爱。

不被看见时就变成黑色的生命力,变成恨、攻击、愤怒和破坏。”

看见孩子的情绪,是亲子关系疗愈的开始。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里有这么一幕:

胡可带着小儿子去体检,可是医院里体检的儿童太多,体检项目又太长,胡可一人分身乏术,所以晚上去接大儿子安吉就迟了很久。

安吉独自等了很久,他一边哭一边打电话给胡可,在电话里大吼:“我不想等你了!你怎么还不来?”

安顿完小儿子自己还来不及休息的胡可匆匆赶到安吉在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蹲下来抱住安吉,真诚地向他道歉。

她没有急着和儿子讲道理,看见儿子嘴角还往下垂着,手里还拿着送给她的礼物,就温和地问安吉:

“为什么给我送个蜗牛呀?是不是因为妈妈来的太慢了,像蜗牛一样慢?”

孩子嘴角不垂了。

“那下次妈妈来快一点,像赛车一样快,好不好?”

安吉的嘴角才上扬起来,也真正原谅了妈妈。

每个孩子不愉快的背后,也许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诉求,一个未被满足的需要。

孩子未被看见的委屈和压抑,像一只蚕一样,蚕食着亲子关系中的亲密和信任。

看见孩子背后的情绪,远比简单地压抑它更有用。

一味压抑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关闭心门,再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英国心理学家布拉夫曼博士在他的书《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得孩子聊聊内心冲突》里说:“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作为父母,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给他包容与拥抱,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被压抑的,能够被理解的,也就不会再伤心、失望了。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好的父母,能看见孩子的情绪,亲子关系也就逐渐得到疗愈。

3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父母该怎么做?

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能够被理解,被支持,才愿意放下戒备,对父母敞开心怀,更能听取父母的谆谆教导。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都希望他能有个好心态,好脾气,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是本性使然,而父母的情绪却会让事情雪上加霜。

例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常常抱着手机不松手。父母和他约定一天只能玩一个小时。

很多孩子到了时间仍然不愿把手机还回来,此时做父母的只需温柔而坚定地让孩子把手机收回,而不必大动干戈地又和孩子吵一架。

作为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需要时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里有几个小方法可以试试:

1.在自己内心从1数到20,等激动的情绪平静了,再和孩子说话;

2.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精力一味地放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多看看孩子做的好的地方;

3.想办法把自己生气的样子录下来,事后看看,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

其次,理解共情孩子,不要一味讲道理。

记得在某次真人秀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乱扔玩具,后来不小心踩到自己扔的玩具,脚立刻疼了起来。

霍思燕跑过来,没有和嗯哼说不能乱扔东西的大道理,而是自己也踩了一下那个玩具,才对嗯哼说:“真的是好痛哦!”

嗯哼看见妈妈的糗样,忍不住笑了,却也从此懂得了,不能乱扔东西的道理。

天下最无用的教育,就是和孩子讲道理,家长不如以身作则,孩子自然能够明白。

当一个家里少了冷冰冰的“讲道理”,亲子间会有更多温情脉脉的互动。

所以下次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如夸张点效仿给孩子看,孩子自然能明白他错在了哪里。

最后,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遇到事情,只会哭闹,其实是正常的,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心爱的东西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孩子回家后委屈地大哭,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引导他去告诉小朋友:“你弄坏了我心爱的玩具,下次不可以这样了哦。”

同时也引导孩子,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合理地把它表达出来给父母听,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增加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用耐心,爱和温柔灌溉出的孩子,不会成为一个情绪化的“熊孩子”。

父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看见和理解孩子的情绪,这个家一定是有温度的家,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点击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哦!

本文系习伴(ID:xiban2020)原创。育儿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自我修行。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心的孩子。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习伴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微信号:kehouban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