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北师大古代汉语教学团队:守护中华文明的文字宝库

发布时间:2020-11-05 19:22:07来源:章黄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教学团队

讲台下,一张张稚嫩青涩的面孔;讲台上,亦是并未沾染沧桑的双眸。看似舒缓闲适的节奏中,一段段话语、一箴箴感悟之间,却已穿越古代汉语经年的历史尘埃。

《说文解字》中用术士来介绍“儒”,术士即为追求古典之道的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这支由资深教授王宁带领的教学团队,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展现着对学术的尊重和景仰。

王宁老师

连续5届斩获有30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4次获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且最终冲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最高级别——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收获了一座一等奖的奖杯。这些教学成绩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却不是津津乐道的,他们追求的是如何苦练教学基本功,围绕中国语言文字学和古代典籍,将难教难懂的古汉语“绝学”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在年轻学子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课堂上的“真金白银”

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冯可然对古代汉语全部的兴趣与热爱,源于大一时的《论语》课。

负责讲授这门课的古汉语研究所教师孟琢从小学、训诂入手,带领学生细读文献、触摸经典。在孟琢的课堂里,冯可然第一次感到自己似乎读懂了《论语》,体悟到了先秦儒者的至诚与博大。

“老师以渊博的学识相约,而我们怀着求知的诚心去赴约,每一次都弥足珍贵。”冯可然说,每一节课都像是一次盛会。

卜师霞老师

古代汉语博大精深,犹如一座宝库,每个汉字都是古圣先贤一代代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面临不小的困难。如何把艰涩难懂的理论、枯燥的知识点以浅显易懂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成为古汉语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

在对课堂教学不断的打磨中,古代汉语研究所的青年教师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幽默风趣是孟琢的标签,他在解释“触”的古今词义差异时,利用古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和现代的“触屏手机”进行对比,以幽默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将知识点讲解清楚。作为“85后”教师,董婧宸平日喜欢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在学生时代,她曾手绘校园地图和四季师大,还为学校研工部设计了研究生毕业衫。如今在讲授汉字时,她也会借助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古文字的构意,让学生们感受到那份生活情趣与岁月静好。

凌丽君老师

“古代汉语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丰富的思想性,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字词的讲解要与古代的文本原典和原典背后的思想结合起来,关照到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顺着这条线索讲,才会引发学生共鸣。”古代汉语研究所教师卜师霞说。

教学不是简单地客观陈述,而是文化传承中的一环。在古代汉语研究所教师凌丽君看来,除了知识的传递,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和汉字的特点与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文化自信,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真金白银的分量。

课堂之外,在学生身上下“笨功夫”也是青年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在他们看来,人文学科的实践性相对较弱,必须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的培养。为了打磨学生的基本功,古汉语研究所教师刘丽群会给学生布置形义分析作业,让每名学生分析十几个不同的汉字。面对100名学生的作业批改和讲评工作量,刘丽群逐一批改,从未懈怠。

刘丽群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古籍的兴趣,即使是带400人的大课,孟琢都会专门请人为学生们设计印制《篆书论语》,亲自制作书签、撰写赠言。他还在课外组织了读书会,从《说文》讲到《庄子》,把大家带入经典的世界。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隆鑫就曾收到过孟琢亲手设计的书签,上面写的是“开心”二字,“现在大三了,我还是会把它放在钱包里,每次难过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就像看到孟老师带着笑容在鼓励我一样”。

孟琢老师

讲台后的学派传承

七八位教师围坐在一起,试讲从下午5点持续到晚上8点,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厌其烦地反复打磨。这是去年获得北师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董婧宸比赛前夕的日常。

一人参加比赛,背后是一支强大的智囊团。

每讲一次,就会进步一点。一轮又一轮的“磨课”过程,是一次次的脱胎换骨。课件的内容,讲课的语速、节奏,乃至教姿、着装,都在智囊团的倾囊相授中得到升华。

比赛的经历多了,赛时状态渐渐转化为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常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化,承担基础主干课教学的教师们平时都会一起讨论备课,集思广益,分享教学设计和备课心得。最后,同一门课程会形成一套课件,每年每位教师都会对其进行修正补充。就这样,课件被当成“传家宝”一代代传了下来,内容也愈加厚重。

“当课件传到我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五个文件夹了,每位老师的准备各有侧重,都可以相互补充。”董婧宸说。

这种属于古代汉语教学团队特有的“传帮带”模式,使他们将历来难教难懂的古汉语课程磨精、钻透。

董婧宸老师

古代汉语的音韵,因晦涩难懂,一度被称为“绝学”。为了讲好《汉语音韵学》,王宁带领五位青年教师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课程建设。每位教师的课,王宁都会坐在下边认真地做笔记,记录下教师们在讲课过程中的不足、整个课堂的设计是否合理、对语言现象的举例是否恰当,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已至耄耋之年的王宁仍然坚持给大一新生讲课,坚持每周给学生和青年教师们开课、开读书会。“我们既然站在讲台上,就一定不能误人子弟”,这句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激励着青年教师敬重讲台,始终不忘育人初心。

“只要一想起王宁老师书房那扇亮着灯的窗,就能让我疲惫的身躯重新注满力量。”孟琢说。

作为章黄学派在当代的重要传承人,从训诂学泰斗陆宗达先生到王宁,再到现在团队内的各位青年教师,对古代汉语学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代代延续。

王宁老师

如今,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了传统文化当代社会的积极传播者,他们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队承担了文化部重点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知识内容文本策划”,创建了汉字字形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平台,参与了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编纂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大型传统文化丛书《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面向社会大众,团队以“章黄国学讲座”为核心,举办了多项大型学术文化讲座。

永无止境的传承与创新

古人是如何大口吃肉的、古人是如何发酵面食的……在“章黄国学”微信公众号,“舌尖上的训诂”栏目用美食讲古汉语,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

“章黄国学”公众号是古代汉语研究所几位青年教师于2015年创办的,创办之初便提出要做“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内容包括“章黄讲堂”“古史趣谈”“说文解字”等栏目,通过幽默的故事、漫画、动画等形式,让国学的前世今生扣上了年轻人的兴趣点。

章黄国学公众号

作为“章黄国学”公众号主编,孟琢深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把传统文化知识与当代社会紧密关联,才能深入人心。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章黄国学”公众号适时推出《唱一曲摇滚版〈黄鹤楼〉,为武汉加油!》一文。在这群青年教师看来,摇滚乐坚挺有力,与诗里的“盛唐气象”意境相通。

“真正的创新恰好是在历史底蕴之上。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应该比谁都了解‘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王宁说。

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教学形式,也成为古代汉语教学团队的重要目标。

教学场所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王宁和四位青年教师开设了网络慕课——《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从汉字出发,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广袤无垠的大自然,纵览人类文明的宏阔进程。开课两周,吸引了近万人参与学习。

慕课《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在北师大古代汉语研究所,团队教师们开发了一系列文理交叉课程,将传统文化与信息科学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跨学科的文理交叉高端人才。近年来,团队协同北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合打造了学科交叉重点研究平台——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在汉字研究的科学化、信息化、数据化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接轨的道路上,这群追梦人正在用一次次尝试与创新,以梦为马,驰骋向前。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谢琰董京尘

责任编辑:冯可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