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义伟首场外访及其对华外交方向
发布时间:2020-10-30 11:22:29来源:华语智库
作者:刘迪(日本杏林大学教授、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10月18-21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访问越南及印尼。他的这次外访,虽然仅及两个国家,但正如《日本经济新闻》10月21日的社论所说,这次访问“向日本内外宣示了日本外交的方向性”。或者可说,我们通过这4天访问“一斑”,亦可窥及当前日本对华外交战略。
这是菅义伟担任首相后的初次外访,关于其目的,如《每日新闻》在10月21日社论中所说,这次访问背景,恰在日美澳印四国外长东京会议之后,具有“牵制中国的考虑”。确如日本媒体指出,四国外长东京会议目的,在于构筑“中国包围网”。美国务卿蓬佩奥在访问东京期间,曾建议美日印澳四国设立正式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亚版北约”。而此次日本首相外访,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与合作,表明他在践行日本既定对华外交、亚洲外交的轨道。
目前日本对华战略形成于两年前。2017年11月特朗普访日,特氏与安倍在东京会谈并共同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这个印太战略,其核心是价值观同盟,也是对华意识形态包围网。而菅义伟此次东盟之旅,向外界传达了日本将继续贯彻推进这个构想的意图。
关于这次外访,《读卖新闻》在10月21日社论中呼吁,“日本必须与美国及有关国家密切合作,坚持不懈不断要求中国自制”。《日本经济新闻》在前述社论中说,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安全保障一体化的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而日本则与美、澳一起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为此,日本需要争取东盟支持,而东盟国家之中,越南、印尼两国最为重要。这是因为,东盟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节点,加深与东盟的关系,对日本安全保障意义重大。
在越南访问期间,菅义伟曾表示不能容忍无视国际规则,持续推动霸权主义行为。尽管菅义伟避免指名中国,但任何人都清楚他的所指。在印尼访问期间,菅义伟称,“印太战略”不针对特定国家,也没有构筑蓬氏所唱“亚版北约”之意。但是,菅义伟的这次外访,其行动已经显露其对华政策征兆。
不久即将揭晓的美国大选不论结果如何,未来美国对华遏制,包围态势将不会改变。在美国看来,遏制中国崛起,将关系到美国霸权生死存亡。特朗普的对华遏制已然从经济领域扩展至全方位,美国政府把这场对华围堵定性为意识形态之战。
如何看待菅义伟内阁的对华“牵制”战略?首先,印太战略并非菅义伟的“发明”,而是其前任安倍与特朗普共同打造的遏华战略。作为一个“继承型”首相,他尚缺乏能力创造自己的外交理念与实践。因此,这次菅义伟的东盟访问,更多反映出美国对日压力以及安倍特朗普的预设轨道制约。
那么,我们最关心的是作为“实务派型政治家”,菅义伟如何诠释日美“印太战略”。笔者认为,目前日本外交理念正从上世纪8、90年代的“大国外交”向“中等国家外交”转变,不可能高举旗帜,全力围堵中国。但另外,日本却希望以“巧实力”,借助美国,联合海洋国家,构筑一个遏制中国的多层次而广泛的包围网。
但是,日本的这个意图,受到几种因素制约,首先是日本国力相对下降,国内经济政治议题更加严峻,因此今后可能将对“印太战略”无法一以贯之。其次,日本经济与中国存在广泛而深入的相互依存关系,遏制中国,在许多时候将可能受到各种掣肘,将会常常力不从心。更为重要的是,今天已经不是冷战时代,东盟各国对以“新冷战”包围中国并无共鸣。这点日本媒体也已经看出。例如《朝日新闻》在10月22日社论中指出,越南、印尼都不希望与中国发生根本性对立,因为“东盟的政治体制,文化多种多样,与中国的距离也不一样。在美中争霸日益激化之时,如果被逼选边,该地域可能出现分裂“。这篇社论还说,东盟在保持统一的同时,应该发挥地域稳定与繁荣的中心作用。而支持东盟,应是日本的目标”。同样,《读卖新闻》在10月21日的社论中也指出,东盟各国均与中国存在紧密经济关系,它们担心被夹在美中对抗之间。因此建议日本政府“应考虑各国实际情况,以行动支持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健全发展”。
事实上,对于美国构筑中国包围网的举措,东盟国家已在抵制。例如美高官曾在今年7、8月分别要求印尼提供基地,但遭印尼总统拒绝。在美日国力相对下降的时代,其推进“印太战略”,未来将遇到更多的力不从心。未来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无法将一个“亚版北约”强加给东盟。这是因为,发展经济以及维护国内政治稳定以及扩大地域经济合作,是该地区国家的共同要求。日本知道如以构筑“亚版北约”为号召,必定吓跑多数东盟国家。亚洲各国与中国并无根本利害冲突,它们的安全、发展,均需要与中国合作。如果美国、日本强力推行“亚版北约”,各国恐将避之不及,这是日本对华外交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
这次菅义伟首次外访,各种日本媒体尽力宣传其牵制,包围中国的目的,但这种“树敌政治”非常不智。这虽然暗合当前日本社会的对华氛围,但不一定是菅义伟本人的思考。至于菅义伟将如何处理“牵制中国”思考,如何推进“印太战略”,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近期热文:
华语智库
更多专家解读和深度分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专家|深度|权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