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何这些经典战争题材作品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10-29 10:19:59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柴雅欣报道近日,影片《金刚川》在全国院线上映,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过桥”故事。

  片中惨烈的战争场景和激烈的战斗情节令人难忘,高炮班的顽强抵抗、工兵连的建桥速度震撼人心。然而,电影呈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热血光影之外还有很多值得回味思考的地方:这座桥因何而守?战士们为何而战,因何而胜?舍生忘死的钢铁意志背后,是怎样的信念与力量?

  树被打光了,石头被炸碎了,桥却还立在那儿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一位老兵的回忆,拉开了整部影片的大幕。

  金刚川发源于朝韩交界处的金刚山附近,是汉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宽处可达60米。《金刚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金城反击战前夜。金城反击战,又称金城战役,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刚川,则是横在增援部队和后勤物资通往金城战役主战场路上的一条湍急河流。

  金刚川上的桥正处在志愿军前线部队的生命线、运输线上,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据史料记载,这座桥的原型是岩里桥,1953年5月,志愿军工兵10团派出3个连队,分别在岩里、新村、光丽山三个渡口担负桥梁抢建和修复任务。其中,位于金刚川岩里渡口的岩里桥(后被命名为“英雄战斗桥”),曾连续遭遇敌机轰炸,又被志愿军工兵10团1营3连连续7次抢修成功,保障了通向前沿阵地军用道路的畅通。

  影片中,为保证大部队在凌晨5点前到达金城投入战役,志愿军们排除万难跨川过桥,敌军则不断从空中投弹轰炸,阻止过桥。电影《金刚川》从士兵、敌军、高炮班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刻画了这座桥在半天内连续3次遭美军战机轰炸,又经志愿军战士舍命抢修的英勇历程。

  张振智是志愿军工兵10团1营3连连长,也是影片中工兵连士兵原型之一。1953年金城反击战打响后,张振智奉命带领3连,在岩里渡口架一座载重桥,并保证它畅通无阻。

  与片中的木桥、“人桥”不同,历史上的岩里桥是一座可以走卡车、走坦克的载重桥。当3连赶到岩里时,发现金刚川上原先的大桥和一座人行便桥被炸得不见踪影。在平均每天落弹300多枚的情况下,根据战斗要求,8天内在60米宽的江面上架起一座载重桥,任务万分艰巨。

  敌人日夜不停地轰炸,炸得泥土焦黑,弹坑连着弹坑。工兵们给木排披着伪装,通过水路运到建桥点。经过7天7夜的奋战,桥提前一天架成。

  但是,次日下午4点左右,敌军投弹,炮震山谷,7孔桥被炸掉了5孔。当参谋长问张振智6点40分能不能完成修桥任务时,他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5点。他点了点头。

  在张振智的指挥下,战士们马不停蹄开始架桥。敌机在空中盘旋,炸弹在附近爆炸,平时十几个人抬的材料,当时六个人抬起来就跑。全连上下憋着劲干,最后提前一刻钟完成了任务。

  据张振智回忆,“桥周围的200米内,敌人共投下炸弹350多枚,炮弹2400多发,树被打光了,石头被炸碎了,桥却还立在那儿。”

  为何而战、因何而胜,影片主题值得深入挖掘

  抗美援朝战争中,敌我力量悬殊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明显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何还要毅然出征?为何还能把敌军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

  第一个问题,事关“为何而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里的那句歌词——“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那启明感同身受。“我的家乡凤城市蓝旗镇距离鸭绿江50多公里,一旦朝鲜被吞并,敌人将直接威胁我的父老乡亲。”手中比划着地理位置,那启明回忆说。

  尽管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但“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抗美援朝战争,不是军队对军队、士兵对士兵的“江湖决斗”,更不是个体间的“快意恩仇”,而是一场保家卫国、反抗侵略、保卫和平的正义之战。

  正因为正义之战,志愿军战士们才会冲锋向前、拼命护桥;正因为“我们吃雪,就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的朴素信念,他们才会有愈战愈勇的高昂士气,创造出一个个战争奇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军事科学院特聘首席专家何雷说。

  第二个问题,事关“因何而胜”。

  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美国佬有两个长处,装备好、有制空权,貌似强大、内里空虚,钢多气不足,怕近战、怕夜战、怕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2岁高龄的志愿军一级英雄李延年说,我们胜利靠的就是保家卫国的一口气,一股不服输、视死如归的英雄气。

  在战士们舍生忘死的背后,是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的拥护支持、高明的战略战术。

  在空降兵某部“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室里,陈列着两张发黄的信纸。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第15军党委写给坚守上甘岭前沿坑道党支部的一封信——

  “10月14日敌人向我五圣山前沿阵地发动进攻以来……在二十余昼夜的血战中,全体同志发挥了高度的战斗性……特别是坚守坑道作战的部队,表现得更坚强更突出……”

  1952年10月,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金化攻势”。驻守上甘岭主峰阵地的45师134团3营8连先后打退敌人13次冲锋,歼敌650人,连队自身也遭受巨大伤亡。仅剩的15人转入坑道后,与4连剩下的16人一起接替了全营阵地。

  15军党委得知坑道情况后,派134团2营教导员李安德带着军党委给坑道各党支部的一封信,以及军警卫连79人和7连的17人借着夜色掩护潜入一号坑道。为实现军党委坚守坑道的作战决心,他们将一号坑道里的部队全部编入8连,并成立坑道临时党支部,由8连连长李宝成统一指挥。

  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8连官兵在断粮缺水的绝境中坚守坑道作战14昼夜,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

  “成立‘坑道临时党支部’,使党的领导、党组织扎根在作战第一线,驻守坑道部队形成坚强战斗堡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李庆刚说。

  在这场事关整个朝鲜战局走向的血战中,共产党员背炸药包、当敢死队、进尖刀班,用鲜血诠释了誓言。

  孙占元突击时双腿被敌人的炮弹炸断。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当敌军涌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7岁。

  蒋诚在1952年6月入党。4个月后,他和所在的12军即投入上甘岭战役。在右腹部肠子被炸出体外的情况下,蒋诚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并且奇迹般地用机枪击落敌机一架。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总结道,“不管这支(中国)军队如何惨败,损失如何严重,或者近期根本看不见胜利的前景,他们总能从暂时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只要他们的党组织还保持完好,他们就有抵御能力,避免在肉体和精神上陷入崩溃”。

  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些都是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可以挖掘的深沉主题。

  战争题材热度不减,观众期待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四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恢弘的战争场面。这首《英雄赞歌》出自1964年上映的电影《英雄儿女》。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在《英雄儿女》中,士兵王成在战地上喊出这句话后壮烈牺牲的画面,感动了几代人,也刻印在无数人心中。不仅是《英雄儿女》,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用心、用情、用智慧,创作了《上甘岭》《奇袭白虎团》等一批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我们能透过光影,回望那段激情燃烧、保家卫国的壮丽岁月。

  制作手段也许并不先进,表现手法也有瑕疵,为何时至今日,那些经典战争题材作品仍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些好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有共通点,那就是扎根历史,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家国情怀、正义之战等精神内核。”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讲师苏米尔认为,电影技术先进、画面精美、创作模式丰富固然好,但扎实的调研基础、充分的背景掌握和立得住的基本史实逻辑同样重要,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好的战争题材作品不会过时,还会在新技术加持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60多年前,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岭》上映,成为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故事片。影片主题歌《我的祖国》也被传唱至今。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完成了该片4K精致修复,使其再现荧幕。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小光介绍称,已完成4K修复的电影《上甘岭》是目前观众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近年来,战争题材影片热度持续升温,不少作品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好的战争题材作品一定会有一个主题,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战胜敌人那么简单。”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好的战争片不仅让你觉得过瘾、有战胜敌人的成就感,更应唤起对和平的守护、对人的尊重。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非正义就是为满足个人或者一个集团的利益而不顾及别人的生命权利,而正义战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保护最多的生命不受到伤害。”尹鸿说。

  一场战争、一次战役,往往很难在一部影片中得到全景式的展现,因此视角选取很重要。尹鸿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工业化制作水准有很大的提高,倾向于选择微小视角、塑造普通人物身上英雄气概的战争片也越来越多。“战争题材作品对故事性的要求比较高,观众希望在情节展开和细节塑造的过程中看到人物、走进人物,这样的好作品需要时间打磨,精益求精的道路同样适用于战争片的创作。”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是评判战争题材影片创作的重要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党强大的号召力与凝聚力集结起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这既是历史史实,也是托举起中国战争片核心思想的支柱。”苏米尔告诉记者,要表现好这一点,就要处理好政治性与艺术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宏大叙事与历史探微三对关系。

  “最近我在贵州调研采风,详细了解了在黎平会议时,当地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和当年长征红军的鱼水深情。”苏米尔说,革命战争类型电影蕴含的红色革命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那段不远的历史中,还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源有待发掘,这些都是我们日后创作的源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新版上线

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