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一支中国部队神秘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0-10-28 22:23:16来源:央视军事
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志愿军部队分批次撤回国内
其中,有一支部队神秘消失了
……
8年后
1966年10月27日
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戈壁滩上
我国成功用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
加装核弹头进行了“两弹结合”试验
成功实现核爆炸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活着烂在肚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
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志愿军部队分批次撤回国内。1958年元旦刚过,正在朝鲜西海岸驻防的志愿军第20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突然接到志愿军总部杨勇司令员的急电,让他立即回国受领新任务。
是什么任务如此紧急?和孙继先同时受领任务的还有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他们的任务是:在寸草不生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搞出中国的导弹试验靶场。
1958年3月6日,志愿军第20兵团机关及直属部队秘密撤离朝鲜。与此同时,志愿军第19兵团、志愿军工程指挥部、铁道兵第10师也秘密向中国西北集结。列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一路向西。
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指令:不准对任何人讲起去哪里、做什么,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活着烂在肚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
艰苦的环境、原始的工具
进行最尖端的武器试验设施建设
内蒙古额济纳旗青山头地区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戈壁滩,从朝鲜战场下来的近十万大军征尘未洗,在这里扎下了营盘,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防尖端科技工程大会战就此打响。
“沙尘刮得昏天黑地,谁都看不到谁,两个人见面,就是站在一块儿,也看不着,只有什么时候张开嘴、露了白牙,才知道是谁。”
“里面出汗,外面下雪,棉衣湿透,连着三天衣服干不了,就穿着潮棉衣。”
他们住帐篷,睡地窝,饮苦水,吃干菜,顶风冒沙,战天斗地,用最原始的工具,进行最尖端的武器试验设施建设。
两年零六个月后,中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终于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矗立起来。
“从此以后
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
1960年9月10日,在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的主持下,苏制P-2导弹完成全部测试工作,转运至发射阵地。7时42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苏制P-2导弹缓缓升空,向着预定目标飞去。
1960年9月10日,是一个值得共和国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的第一页。这一天,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征程正式开启,从此,中国航天人在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50多天后的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02分,我国第一代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主持发射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
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
他们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
半个多世纪以来
他们扎根大漠铸就中国人的底气
致敬
来源:CCTV-7《军事报道》
推荐阅读
监制|刘一鸣
主编|白晨任泽兵
记者|常艳玲巩丑兰王晓坤
编辑|侯碧丹
©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