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BMW:现世下摇滚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0-10-27 09:20:25来源:汽扯扒谈

摇滚乐是什么模样?

电影《摩托日记》中,23岁还是医学院学生的切格瓦拉,骑着一台摩托车和好友穿行美洲大陆,至此看遍世间疾苦,点燃了内心革命的火焰。这部电影豆瓣热评的第一条:“当他们决心上路,整片美洲大陆都是属于他们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一无所有。”就是从这次穿行开始,切格瓦拉把革命从美洲一步步输送到全世界,那张著名的照片也成为了摇滚乐和共产主义者的信仰。

痛仰乐队的《再见杰克》中传递的力量,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著长篇小说《在路上》。二战结束,美国迷惘的一代人选择上路寻找自己,一路上高谈豪饮,奔向乌托邦。“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也激励了几代人。在路上,永远是最具摇滚精神的事情。

在美国反越战的时代,由4个年轻人宣扬着“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策划的伍德斯托音乐节,成为了至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乌托邦。Makelove,notwar是那个时代摇滚乐的符号,反抗就是摇滚乐的基因之一。

随后已经功成名就的约翰列侬站了出来,成为旗帜鲜明的反战斗士,让摇滚乐冲在了反战的第一线上。直至美国从越南退出,这一次摇滚乐改变了世界。斯蒂夫乔布斯说:也许因为约翰列侬,这个世上理想主义曾经出现过。

在那个上世纪80年代被理想主义氛围的包裹里,摇滚乐在中国萌生。90年代国摇百花齐放,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的演出,一战成名成就了国摇的最高峰。而后资本的逃出,让摇滚乐在中国渐渐走入地下,像是一个被流行文化遗弃的孩子。但是摇滚乐仍然感染了一批“无法自拔”的孩子。

直到去年夏天《乐队的夏天》横空出世,讲述了国摇乐队这些年艰难困苦的生活。多数乐队都没办法全职做音乐,更有不少乐手生活困苦撂倒。大部分人都是在用一个全职或兼职的工作去供养摇滚乐,一直在这默默无闻的十几年里坚持着。终于熬到了19年的夏天,让断了一代的年轻人重新认识了摇滚乐。也给在消费主义横行下无数迷茫的人,找到了精神偶像。

这也是这个节目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其他面向年轻人的综艺节目的主角都是年轻小鲜肉,95后甚至00后。但是在《乐队的夏天》里,那些在年轻人群体中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很多都是80后甚至70后。

后来偶然在宝马摩托的官网主页上看到了R18这款车型的slogan:唯灵魂不可征服。这可能就是当下时代的摇滚精神。

在《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宝马也成为了《乐队的夏天》的行业赞助商。也有不少声音质疑,摇滚乐是不是该走向综艺,走向商业化。甚至不少乐队还是非常抗拒这档节目。

但现实是《乐队的夏天》出现确实拯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国摇,如果没有这档节目的出现,或许再过十年,就没有孩子去学吉他贝斯和鼓了,就更谈不上摇滚精神的传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乐队的夏天》和BMW等等这些品牌,在延续国摇的香火,甚至要把它推向红磡之后的另一个高潮。

如果说真的论品牌文化的话,宝马或许是最契合摇滚乐精神的品牌之一。真正的RockStar是要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摩托车是代表了自由与灵魂的交通工具,是人类力量的延伸,所谓四轮承载肉体,两轮承载灵魂。现在还有摩托车业务的汽车品牌,都值得让人尊敬。不少摇滚乐手都是摩托车的狂热爱好者,包括唐朝乐队的张炬、超载乐队的高旗等等。

台湾曾有一条大众银行的广告片《梦骑士》。这条广告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一群老人年轻的时候曾经集体骑摩托车出游,后来他们一直有一个梦想:再一起骑一次摩托车。但是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

某一天,他们中的一位去世了。于是这群平均年龄八十一岁的老人,在罹患癌症、心脏病,不愉快地活着的时候,开始为梦想努力。他们进行辛苦的集体体能训练,然后骑着摩托车,载着爱妻和好友遗照,骑行13天,挑战了1139公里的环岛路程。

这也是摇滚的精神与力量。

至于这次宝马通过《乐队的夏天》推向年轻人的X2,在摩托车政策十分不友好的中国,就是现世下最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入门门槛很低的产品。这也是年轻人最好入手感受宝马精神的产品。

就像每一代宝马M3都是无数Bimmer心中的圣经一样,宝马就是这样一个在当下市场,能够坚持坚守驾驶精神百年如一日的品牌。这对于一个全世界畅销的豪华品牌,就是现世下摇滚的模样。

所以如果说真要把摇滚乐的模样在汽车品牌中找到一个对照的话,那一定是B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