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想吃热腾腾的手打鱼丸汤,弹来弹去会 biu 汁!
发布时间:2020-10-19 08:22:18来源:艾格吃饱了
在长江边吃鱼宴
没有广告软文的公众号
以下是没事干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请放心食用
都说武汉是早饭之都、宵夜之城,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吃鱼。
比如用刀一层层刮取鱼茸,手工搅打挤成鱼丸后,和鱼骨熬成一锅浓汤,极鲜。
鱼身做鱼丸,鱼头就用来红烧,咸鲜带甜,脸颊肉格外嫩。
富余的汤汁来拌个米饭,嗷嗷嗷可以吃三大碗!
鱼泡可卤可烤,鱼籽用来烧豆腐,甚至鱼皮和香菜拌一拌,就是一道下酒好菜:
吃鱼不见鱼则是最高境界,鱼鲜浓缩在汤底里,底下是滑韧的米粉,配一个刚炸好的油条。
每一条鱼在武汉都死得其所
武汉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不仅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还拥有中国最大城中湖汤逊湖,被称作百湖之市。
也就适合养殖水产。
换句话说,对于如何吃鱼这件事,武汉人极有发言权。
清蒸红烧煮鱼汤,这等家常做法自不必说,鱼的每个部位,也能拆分下来单独成菜。
坚决秉承「能进嘴的就绝不浪费」的吃鱼原则。
本武汉人今天就来现身说法
告诉你武汉的鱼有多好吃
也许你没去过武汉,但一定听过描写武昌鱼的诗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里说的就是它。
最常见的做法是清蒸,也是武汉人吃宴席时的压轴菜。
盖些许葱姜辣椒丝,蒸熟后淋上滚油和生抽,品尝武昌鱼最原始的鲜美。
武昌鱼刺少,随便挑都是一块可以直接吃的肉,加上腹部脂肪高,吃起来有淡淡的油脂香气。
可以在嘴里轻轻抿开,嫩,甜。
武昌鱼盛名在外,实际在武汉人的餐桌上,刁子鱼更为常见。一道「干煸大白刁」,下酒又下饭:
也叫翘嘴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对生活水质要求极高,离水后又容易死掉,所以得「刁子鱼」这一江湖诨名。
盐腌到外皮脱水,下热锅半煎半炸,再撒葱姜辣椒花椒爆香。灵魂在于临出锅前绕圈撒一勺水,刺啦一声,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香气达到顶峰。
外皮焦黄,内里也浸足了汁水。
拨开重重辣椒,夹一筷鱼肉,焦韧外皮丝丝拉断,露出底下泛着红油的鱼肉:
啧,看来腌得非常到位。
得益于之前的脱水处理,鱼肉紧实,但不失细嫩,咸香滋味更是浓郁,每一处都入了味。
喜欢边戳小块鱼肉,边嘬小酒,刁子鱼逐渐放冷,吃不出腥味,反而鲜甜更加明显。
说起下酒,武汉人更喜欢手指长短的小刁子鱼,炸到肉脆骨酥,越嚼越香,可惜这次没有吃到。
还吃到一道家烧小鳜鱼:
鳜鱼也是武汉人常吃的鱼种,但价格稍贵,据说以前都是用来招待上门吃饭的姑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hhhh
鱼小肉嫩,蘸一点汁儿,又香又甜,加了黑胡椒,非常提鲜。
喜头鱼,也就是小鲫鱼,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不是餐桌,而是烧烤摊上。
夹在铁夹板中,放在炭火上炙烤,外酥里嫩,非常香。
刺非常多,但架不住肉嫩且甜,放在嘴里慢慢抿,对爱喝酒的武汉拐子来说,颇是一番美味。
拐子,在武汉话中是兄弟的意思。
作为一个合格的武汉「鱼猫子」
凡是能吃的部位,都不会被浪费
降温天里,武汉人最想念的莫过于一锅浓油赤酱的红烧鱼头。
一般用胖头鱼的鱼头,肥大肉多,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烧出来的汤汁格外浓郁。
噗噜噗噜的声音,仿佛一直在说,快来吃我呀快来吃我呀~
吃之前在汤汁里滚两圈,恰到好处的咸,带出鲜味和丝丝津甜,滚烫下肚,仿佛什么寒冷夜都不难熬了。
脸颊肉细嫩,最是精华:
把鱼头吃干抹净后,才迎来这道菜的高潮:泡饭。
电饭煲煮出的米饭松软弹牙,直接舀进鱼汤里,边煮边拌。
米香伴着鱼香,寻常米饭瞬间变得闪闪发光:
沉在锅底的细碎鱼肉也不能浪费!
我更喜欢单独舀出鱼汤,和米饭在碗里拌开,又是另一种体验。
米饭变得更糯更粘,胶质感更重,咀嚼中仿佛能在嘴里跳舞!不知不觉吃掉好几碗...
罪恶又快乐QAQ
吃鱼头泡饭,我一般还会喝个鱼丸汤。
也就是胖头鱼的一鱼三吃:鱼头红烧,鱼身做丸子,鱼骨炖汤。
现打鱼肉做出来的丸子,胖乎乎的,非常弹,
胖头鱼的肉比较细嫩,做出来的鱼丸也是洁白细腻,几乎吃不到刺。
做鱼丸极考验厨师功底,鱼要去皮剔骨,然后用刀一遍遍把肉刮下来再剁成泥。做得不好的鱼丸,里面会有很多碎刺,口感差。
盛一碗鲜汤过喉,浓郁但味清,正好冲散了鱼头的厚重。
喝得浑身暖和,好舒服。
其实鱼丸还能烤着吃,咬开会biu汁水噢!
在武汉,鱼皮也能另成一道凉菜,没想到吧!
用的是草鱼的皮,和香菜泡椒花生米同拌,爽脆酸辣,咬在嘴里咯吱作响,野得很!
菜场摊主处理鱼后剩下的鱼泡也是好东西,可卤可烤,毫无腥味。
卤着吃比较脆,烤着吃则是外焦里糯,会溢出浓厚胶质,很有趣的口感。
糍粑鱼块,武汉人非常有感情的一道家常菜,每家调味略有不同。
是的,糍粑鱼里没有糍粑,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取名糍粑鱼,不过是因为煎鱼的过程就像武汉人常吃的煎糍粑。
草鱼只取鱼身,斩段,盐腌数天,再风干晾晒,最后下油锅煎,加多多的辣椒和花椒增香调味。
草鱼便宜但腥味重,妈妈则会做成糍粑鱼,给爸爸下酒,给孩子下饭。
有厚度的脆壳,包裹住多汁鱼肉,麻辣咸香,有回甜。
老武汉人能就着糍粑鱼,一个人眯掉小半斤白酒。
剩下的草鱼鱼尾,就用来烧烤了:
这个部位是尾巴上端的位置,只有一根主刺,两边薄薄的鱼肉烤出了焦脆的壳。
内里充满汁水,味道鲜甜,适量的孜然和糖更是吊出了鲜味。
最高境界——吃鱼不见鱼
没有什么能比鲜鱼糊粉,更能体现武汉人对吃鱼的极大耐心和热情。
用几十条新鲜小鲫鱼熬制鱼汤,直到骨肉分离,然后倒入米浆勾芡,不停用长勺搅拌,极其费工夫。
鱼汤浓郁醇厚,加了大量黑胡椒,非常香,配滑韧弹牙的细米粉,多吸两口,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有鲜鱼糊粉的地方,一定能看到老板有另外准备油条
不要犹豫,去买一根,浸着汤吃。
脆,润,有鲫鱼的鲜美,辛辣黑胡椒更是增添了一丝码头人民的泼辣风味。
叮~
在武汉可以去这几家吃鱼
最喜欢这家「渔痴鱼醉」,一家专门吃鱼的家常菜馆,我们去的是江滩店。
出门就能看到汉口江滩公园的大门,吃完了可以去散散步,很舒服的。
家烧小鳜鱼、鱼头泡饭、鱼丸汤都是在他家吃的,鱼是现点现杀,非常之活泼。
还吃到一道黄辣丁炖汤,有山药红枣和小肉丸,有种浓缩后的鲜和醇,非常好喝。
「盼盼烧烤」,在拦江路地铁站附近。场子很大,认准旁边有个小房间,很多赤裸上身的小兄弟在烧烤就是了hhhh
以前写的时候也有这家,时隔一年再去吃,一如既往的优秀。
对烤制的火候和时间把握极准,似乎都烤出了一层焦焦的脆皮,咬开里面是食材本味,很有趣。
可以随便点,最喜欢他家的牛油、鸡爪、鱼泡、猪蹄,凉菜和绿豆汤也很好吃。
「志成美食」,在台北路上,开了十几年,一家很地道的小馆子,食材都从附近的菜场买。
除开吃鱼,干煸藕丝、泡藕带炒猪肚、排骨莲藕汤之类的武汉经典菜,都能在这里吃到。
不过他家的招牌土匪鱼,不太建议点,味道很奇怪。
另外,附近还有家小胡子烧烤,是武汉烧烤家族里的龙头老大,中午就开始营业,不吃真的可惜!
以致于让上海研究员吃过之后,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中华路的「蓝精灵饺子馆」,其实是一家深夜卤菜店,标配绿豆稀饭,喝完酒后去喝一碗,妥帖啊~
卤鱼泡来自这家,脆脆的,一点都不腥。
「汪记鲜鱼糊汤粉」,在中山大道上,是很典型的武汉小店,环境不咋样,味道很正。
附近居民都是拿自家碗过来打包。
店家自己做油条是加分项,配浓稠的鲜鱼糊粉很棒,单吃也OK。
很多店为了方便,油条找别的地方买,口感就没有现炸的好。
题外
时隔一年再回武汉,中间还经历了疫情,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以致于再次踏入这个城市,着实感慨。
门店倒闭很多,生意大不如前,但阻挡不住武汉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期盼。
探店过程中,路人和店主听说我们是外地游客,几乎给出了相同的反应,「欢迎啊,欢迎来武汉玩!」
武汉已经重启如常,欢迎大家来玩呀!
想知道更多吃货情报?快扫码添加研究员,来社群和小伙伴们抱团吃(zhang)吃(pang)吃吧~
「金牌手拆蟹粉」不能错过的江南时令风味!
江南这个时节最矜贵的风味,不惜成本就想让你尝尝。每袋用足4斤清水大闸蟹,活蟹手工现拆,蟹油增香,鲜甜香醇。
作为江南菜顶级原料,色香味俱全,简单配拉面,就能还原贵餐厅级的大碗黄金蟹粉面,还有更多!
死磕了2个月研发出的重点新品,极鲜极香,诚意满满,戳图可以去瞧瞧
本文的研究员
安妮
食物是我和焦虑各退一步的妥协。
武汉籍研究员,永远和碳水相爱相杀,不吃香菜。
阿兔
是不吃兔兔的阿兔。
拿铁与啤酒爱好者。
摄影风格在浓油赤酱与清新爽口间徘徊。
更多好吃的研究成果
10W+热文回顾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baoji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