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中国人距离DIY自己的住宅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0-10-19 13:21:10来源:南周知道

今日话题

字数:2700阅读时间:5min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里,DIY自己的房子正成为一种时尚。而对于号称自住住房拥有率世界第一的中国,让房子真正越来越接近家的理想生活,也许在明天成为一种可能。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DIY房子是怎么回事。

(ICphoto/图)

你到底把房子当成什么?

一种投资,最保值的储蓄;一个临时居所,不管你是租的还是买的;或者,一个温馨的家?

什么样的房子最像家?拥有产权,正在居住,或者你亲身参与了装修设计;还有,它陪伴了你人生中某个重要阶段……

事实上,家的理想型可以有一万种生活的可能。那么,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家?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房子里住着的已经不一定是制式化的夫、妻与儿的三口之家,也可能是单身男女、丁克、同性恋、单亲家庭、独居老人....那么,一间夫妻住的主卧,一间给孩子住的次卧,再加上一间给父母临时过来照顾孩子时住的客房,这样三房两厅格局的屋子就足够满足家的设想了吗?

再展开想象的小翅膀飞一下,被建筑师设定好的空间能否理解你做室内健身的大汗淋漓,深夜煲剧的强忍笑声,或上网打怪的彻夜不眠....对于爱家的人来说,10㎡的空间都会有数不清的可能:新手爸妈的杂物室,都市白领的衣帽间,文艺青年的照片墙,烹饪达人的大厨房....

此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成员会发生改变与调整,那作为“家”的房子是不是也应该为这些不同的人而设计,或者,就像很多人正在进行的那样,“卖(退)了重新换(租)一套”。

当代人的家,因为科技的进步,不经意间堕入了某种模块化的陷阱。这种模块本来是二战后为了快速让人们有比帐篷好的房子才出现的。后来因为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迅猛增加,这种住宅逐渐成了针对人口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

但是由于被过度地应用,不仅城市的面貌变得单调无趣,各种各样的家庭也被强迫着去适应这种格式化的住宅,影响了“家”原本的存在方式。

打碎格式化的家

其实,早就有人尝试着改变这种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家”的模式。1990年代,“个人化住宅”的理念破壳而出。它可不是参与室内装修,砸几面墙那么简单,它提倡的是你全程参与自己住房的设计,并且随时可以改变它。下面,就让我们选几个典型。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日本的NEXT21。1993年完工的NEXT21位于大阪市中心区天王寺区清水谷町,由大阪煤气公司赞助建造。这座建筑将13位建筑师设计的18个不同的居住单元融合在一栋楼中,它被称为“未来型实验住宅”。其中革命性的突破除了能源供给系统与节能设计、与环境共生的生活,立体街道规划,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可改造的住宅设计。

NEXT21采用建筑主体与住户装修分离的方式建成,所以当根据不同结构的家庭、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改变住宅内部的装修与设备时,不必担心破坏建筑物的结构,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物理寿命和社会寿命,减少了资源、能源的浪费。

在这座可变性住宅中,可变更的住户分户墙有利于住户规模的增减、可移动的间壁减少了住户改造时的废弃物、而可移动的用水设备与配管的设计,则可以满足房子里不同居住者不同生活习惯的需求。从1990年代初期至今,NEXT21已在能源、绿化、住宅改造等方面进行了15年的居住实验。

但这还不够,这个设计虽然给住户内部格局调整的自由,但整个建筑的外观还是受到限制。因为建筑师担心住户在做大变动的时候,控制得不好,可能会让整个建筑变得杂乱无章。

德国著名建筑师弗雷·奥托(FreiOtto)把“个人化住宅”的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奥托是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他曾说:“一个设计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人类学家。他应该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很好的辅助作用。建造房屋,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住所,更是在辅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重心。”

他的理念在生态住宅(OkohausHouse)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几个让住户参与设计的建筑之一。这个作品与Next21相同的是它们都不是由一个建筑师设计的,每个住户自己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师,而弗雷?奥托则是像交响乐的指挥者,指挥整个设计过程。

可能你会觉得,这两个例子都是在低层住宅中进行尝试,如果是现代化大都市中的高层住宅,这种“出格”的想法还有可能实现吗?答案是可能的!早在十几年前,荷兰名城多德雷赫特(Dordrecht)有一个住宅小区由于周边单调乏味,居民纷纷离开,最后变成外籍移民和毒贩的聚集地。政府无可奈何,为了重建只好将这个小区的重建方案以比赛的方式推出,最后被一个比利时建筑师LucienKroll赢得。他重建方法不是大动干戈,而是与居民耐心协商,共同规划,一起设计。这使翻新计划得以成功完成。这种做法在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很常见,但在建筑中,却是非常罕见。这也说明了,这个房子里住的人或将要住进去的人的需求,住宅设计是多么重要。

(ICphoto/图)

当DIY房子成为一种时尚?

也许你会认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在建筑师的协助下,自己DIY房子,岂不是麻烦之余又浪费时间?还不如买现成的商品房来得简单省力?至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里,DIY自己的房子正成为一种时尚。而对于号称自住住房拥有率世界第一的中国,让房子真正越来越接近家的理想生活,也许在明天成为一种可能。

一千人有一千种生活方式。虽然一般的商品房很多也在设计上关注到人性化的重要性,但建筑师无论如何也只能以他自己的经验,从他自己的角度来为住户考虑,设计出他们的观念中最符合人性的居住方案。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理解并满足住户的要求。

中国房地产企业万科的住宅设计理念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他们根据每个城市的特性,为每个城市的居民不断深化定制出最优住宅方案,并以这个在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方案来为居民设计“梦想家”。

但以城市来为居民设计住宅方案难免还是会陷入标签化的窠臼,以深圳为例,万科假设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一个典型的家庭就是年轻的夫妇,一到两个小孩,加上从外地来深圳为儿女带孙子的老父母,并为这一类人群设计出最符合他们需求的住宅,大到小区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小到浴室里方便儿童浴盆进出的三叠门都一一考虑周到。但他们追求的是经济与高效,住宅只为城市中最大众化的住户所设计,虽然在满足住户需求方面已经是一种进步,但与国外的例子相比却差距甚远。至少,这样的房子仍然很难有让人心甘情愿住一生的愉悦。

在荷兰的例子中,很多建筑师提出了他们认为最好的设计方案最后却宣告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每个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LucienKroll的方案之所以吸引了当地的居民,是因为由居民亲自参与设计的住宅可以让每个人在其中找到归属感。而在弗雷?奥托主导设计的房子里,很多住户都在那里住了一生。

相关文章推荐

买房是当代人的头等大事,当你好不容易晋升为房奴之后,却会发现,在通往宜居的道路上还有重重关卡——最难得一关莫过于跟你爸妈讨论装修风格。

这届年轻人对爸妈槽点满满。父辈们的室内风,大多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装潢观念里蜕变而出,跟年轻人差之千里的隔阂,是对审美的不同理解。

↓点击阅读↓

·南周知道出品·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但是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点一下,知识的储备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