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观察 | 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发布 《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11 20:22:33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据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ITIF)官网8月31日消息,ITIF发布《与中国竞争:战略框架》报告。该报告对中美当前及未来10年的竞争态势进行了详尽分析,并从美国立场出发就如何适应和应对中国崛起提出了战略竞争建议。该报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未来联合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联合遏制的整体思路,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对策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在中美竞争总体态势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将成为2020年代最大的商业领域颠覆者,并且中国对美国造成的挑战比早前美苏、美日竞争时期的挑战更加复杂多维。报告提出,国家经济竞争主要围绕4大要素,即“市场、竞争者、供应商和地缘政治对手”。
在美苏、美日竞争的历史上,苏联曾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和意识形态对手,但从来不是全球主要市场和主要供应商;日本曾在供应链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未成为西方企业的主要市场,也从未成为有力的地缘政治对手。因此,苏、日两国都不是“全面的挑战者”,也没有在经济上与西方深度融合。这种“非全面性”给了美国更大的政策空间,如美国可以轻易地对苏联施行广泛的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可以军事保护为筹码要求日本在半导体、汽车、汇率等方面做出让步。然而,中国却在上述四大要素均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在追求全面领先。例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钢铁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供应商;带领中国人民全面摆脱贫困的经济成就为全球贡献了新的经济和社会模式等。因此,中国对美国和西方盟友具有复杂的“多维影响力”,这种“多维影响力”与西方国家/大公司的利益深度绑定,使得西方国家难以对中国采取协调一致的强有力措施。
报告认为,中国在四大要素方面的发展势头已经难以遏制,因此基于四大要素建立了分析模型,推演了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走向。一是如果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那么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几乎所有关键领域的最大市场,这将使中国对全球经济规范、规则、标准和联盟组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二是如果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供应商,那么意味着全球都将更加依赖中国的制造业和技术供给,权力的东移将会加速。三是如果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在IT技术上全面超越硅谷,在清洁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全面领先,那将对全球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四是如果中国成为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那么许多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都将倾向于支持中国强大的中央政府模式,以及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国家控制。这种挑战当前已经显现,如关于中国对港新政,有53个国家宣布支持,只有27个国家(主要是欧洲和五眼联盟国家)表示反对。一旦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够与美国相抗衡,这种分歧将会加剧。
在详尽分析中美竞争态势和中国发展潜力的基础上,该报告应用“否认、愤怒、沮丧、讨价还价和接受”的“悲伤5阶段经典模型”分析了美国将如何看待与中国的竞争,指出美国当前对华正处于“愤怒”阶段。
(点击查看大图)
一是否认阶段。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所有西方国家都认为中国在人民的开放和自由方面将向西方靠拢,并将长期专注于低价值的基础商品生产供应。然而,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按照西方预想的路线前进,因此美国否认中国发展的合法性,认为中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欺骗、抄袭和侵犯人权。二是愤怒阶段。数十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的人权、审查制度、贸易政策和环境问题严重担忧,但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美国不论是真心认为中国是疫情的罪魁祸首、抑或是为了寻找替罪羊,都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愤怒。目前尚不清楚这一愤怒阶段将如何进行,但是可以明显看到双方关系正在急剧恶化。三是沮丧阶段。如果未来的事态发展让美国领导人不得不承认,美国不再是经济、军事、科学和媒体的主导力量,硅谷也不再是全球的科技领导者,那将对美国产生压倒性的政治和文化冲击,使美国感到抑郁。四是讨价还价阶段。如果美国进入了第三阶段,那么美国将会尝试通过各种形式的“讨价还价”来定义新的目标和任务。例如,让步中国的势力范围、接受创新的第二阵地、与其他志趣相投的国家谈判新的贸易条款等。五是接受阶段。正如英国和欧盟已经适应了自身不再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引擎和技术领导者一样,美国也将开始接受自身不再是全球领导者的现实。
该报告从重新平衡全球供应链、增强西方国家竞争力、适应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以及巩固西方社会模式吸引力4个方面分别为西方国家的政府、企业等提供了共20条具体建议。
(点击查看大图)
在重新平衡供应链方面,报告提出:一是要求提高透明度,即要求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公司公布其在中国的业务信息,包括收入、进口产品价值、技术转移活动、关键依赖、投资、合作等,以便随时追踪相关变化。二是对企业提供激励以减少对华依赖,即通过拨款或税收减免等直接经济激励措施加速跨国公司减少对华依赖的进程。这些措施一旦起到效果,将促使在中国的公司回归美国或搬向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国家,有效削弱中国的实力。三是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力量,通过突出“中国制造”或“中国新疆制造”等标签,使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做出“自觉的选择”。报告提出,在当前中国极力推动华为、小米、海尔、TikTok走向全球的背景下,这类措施非常重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作用很大。四是推进重点领域自主生产,充分吸取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在药品、稀土等重要领域积极支持本土企业,以推动自给自足。同时,美国还应在研发、技能、资本财货(capitalgoods)方面予以更慷慨的税收优惠,并加强与盟国的合作,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性、自足性。五是谨慎使用有针对性的关税和国内成分要求措施,因为这类直接干预措施很容易引起争议并引发报复,就如当前美国对中国生产的中间品征收高关税严重提高了美国生产成本、要求“购买美国货”的政策引起其他多个国家不满等。
在增强西方国家竞争力方面,报告提出:一是优先考虑技术领导力,通过制度设计确保美国公司、大学、政府机构和国防公司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太空、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能够进行持续研发,这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二是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加大力度吸引外国优秀STEM人才,以弥补自身STEM人才缺口。当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筛选中国留学生。三是与印度加强合作,因为印度能够给美国提供充足的人才和市场,甚至可能超越中国。同时,许多美国公司可能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因此美印加强联盟合作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此外,报告还指出当前没有比美印更重要的关系了,由于印度的全球软件和服务技能全球领先,一旦印度偏离西方与中国靠近,那就会给美国硅谷带来毁灭性的竞争危机。四是弥补美国的成本劣势,一方面要着手降低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要通过投资和税收优惠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自动化,以提高生产效率。五是培养价值链(ValueChain)思维模式。报告提出,美国公司常常忽略从原材料到组件、子系统、物流和相关生态系统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美国政府对特定行业的价值链也知之甚少,仅拥有过时的数据和报告程序。因此,美国联邦经济和商业统计系统的全面现代化迫在眉睫。
在适应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方面,报告提出:一是扩大市场。尽管中国终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仍仅占全球GDP的15%左右,因此美国应引导世界各国避免过度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以稀释中国的GDP占比)。此外,美国应推进美洲内部的深度贸易一体化、强有力的美印自贸协定以及美欧贸易协定等。二是利用英语优势。英语国家的GDP比中国高得多,在未来几十年内汉语几乎没有能力替代英语成为全球语言。因此在媒体、娱乐、软件、法律、教育和其他语言密集型领域,美国应在外交等层面充分利用英语优势。三是追求先进的技术使用。报告提出,如果西方企业在各自行业应用的技术都保持领先地位,中国便很难将其成功拓展至实体贸易之外。然而,中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公司得到了中国政府在税收和投资方面的巨大支持,但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没有做到这点,甚至民众在隐私、伦理等方面还存在巨大担忧。因此,美国应通过税收、投资、监管政策和政治言论等方面引导针对高技术的投入。四是重新审视互惠关系,强化美国与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的互惠关系,以共同阻滞中国寻求全球市场准入。五是集体发声,西方国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时必定要按照中国的规则行事,然而这些规则往往并不公平,因此企业应通过商业圆桌会议、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更多的集体发声,而不应保持缄默。
在巩固西方社会模式吸引力方面,报告提出:一是尊重中国取得的成就,尊重中国政府为广大人民付出的巨大努力,不应仅仅因为国家补贴、知识产权盗窃、环境恶化等原因就忽略了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教育体系建设、企业家精神、消除贫困、政府计划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二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用户。美国政府应当成为相关技术产业的终端用户,因为政府在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内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保持人才吸引力。尽管中国在吸引人才方面花费了巨资,但大多数高级人才的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仍是英语,他们仍偏向于居住在英语国家。因此,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印度等国家在人才吸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当充分培育和加以利用,加强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人才吸引。四是加强与盟友合作。虽然中国与别国的商业利益很多,但自然盟友很少,因此西方国家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特别是在“强迫技术转让”等敏感的中国议题上,美国应与盟友共同发声。五是争取时间。中国的人口数量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巅峰,然后到2040年代将出现极其严峻的人口挑战。然而美国和印度的人口仍在保持增长且相对年轻,因此西方国家应当充分利用未来10年到20年的时间对中国进行遏制,确保一个被中国统治的世纪不会到来。
作者简介
肖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战略部,副主任
研究方向:科技战略、人才安全、生物安全
联系方式:xiaoyao@drciite.org
相关原创文章:
作者丨肖尧
编辑丨刘瑾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