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著名歌唱家任桂珍去世,她的歌声迷住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人

发布时间:2020-10-10 19:20:51来源:中国艺术报

任桂珍祖忠人摄

任桂珍:她的歌声迷住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代人

越声

10月10日早上7点16分,著名歌唱家、歌剧《江姐》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任桂珍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88岁。任桂珍是上世纪最著名的歌唱家之一,主演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天门岛》《红霞》《红珊瑚》《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几十部歌剧,她所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谁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等经典歌曲脍炙人口,她的歌声迷住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人。

任桂珍

缘起《谁不说俺家乡好》

写任桂珍,是因为前几天我和上海歌剧院的几位朋友疫情后的第一次聚会,谈及任老师最近因为年纪大了,不太出门,但还算健康。我不禁想起了当年认识任老师和去沂蒙山采访的往事。有一年,我前往沂蒙山采风和采访,当地宣传部门特意安排了一位导游陪同我,当说到家喻户晓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原唱者时,导游脱口而出一位歌唱家的名字,但我觉得不对,可又说不出具体谁是原唱,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更没有百度,心中的不解也只有回到上海找曲作者吕其明求证。

巧得很,那时吕其明正在为电影《焦裕禄》创作音乐,正希望我第一时间报道,他回答了我的疑惑: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摄制于1963年的战争影片《红日》的插曲,也是一首有着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歌曲,“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当时,任桂珍的嗓音正处于“黄金时期”,清丽、柔美。还因为她是山东人,因此对歌曲风格掌握得非常好,一试唱,她那清纯、甜美的歌声如春风扑面般,立刻征服了整个剧组。

不用说,电影《红日》在全国上映后,《谁不说俺家乡好》也立即红遍全国。经过任桂珍的演唱,这首曲子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她也被誉为“北有郭兰英,南有任桂珍”。

年轻时的任桂珍

为了观众,高烧39.8度也要唱

有一次,任桂珍在苏州演出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由于她高烧不断,前两场演出只能放弃。在第三场开演前,慕名前来看她表演的观众纷纷要求退票,她听说以后立即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坚持要求参加演出。两个同事扶着她走到舞台口,当她走上舞台,面对台下热情的观众时,任桂珍立即精神抖擞,浑身热血澎湃,仿佛什么病都没有了。唱完一段回到后台,她只能躺在一张大的兵乓球台上暂时休息。她用比往日还要激昂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她热爱的角色中,她深情的演唱和表演让观众为之沸腾,她说:“我不会倒在舞台上,我会一直唱下去。”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这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含着眼泪跑到台上给任桂珍送鲜花、水果和食物,激动的任桂珍也和大家一起流泪。想到这段故事,任老师动情地说:“我这一路走来真的太感谢这些支持我的观众,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当时就在想,只要是为了观众,就算昏在台上我也心甘情愿。”

歌剧《江姐》剧照

五代“江姐”同唱《红梅赞》祖忠人摄

任桂珍爱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可以说是到了痴迷和疯狂的地步。她深知自己是党培养出来的歌者,应该为党、为人民唱歌。她曾主演过几百场歌剧《江姐》,而这一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千万人民的记忆里。“我们那时候演江姐,看到国旗是真的激动到流泪,观众也因此深受感染。”作为上海歌剧院的第一代江姐,任老师一直提醒后来者“要演好江姐,首先要做好人。要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对歌唱心无旁骛,演江姐,就要让自己真正成为‘江姐’”。

2017年,任桂珍举办个人演唱会祖忠人摄

任桂珍(中)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左)、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任桂珍丈夫)同台演出祖忠人摄

从北京赶来的郭淑珍祝贺任桂珍演出成功祖忠人摄

教周总理唱《洪湖水浪打浪》

1933年,任桂珍出生于山东临沂,从小就喜欢听父亲哼唱京剧选段。1948年10月,任桂珍的家乡山东济南解放了,那年她15岁,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小歌手。

济南举办迎接解放军的活动,任桂珍唱《南泥湾》,演《兄妹开荒》《全家光荣》。就这样,她被南下部队发现了,希望她能参军加入文工团。少女的热血沸腾起来,她不顾母亲的阻拦,在地下党的父亲掩护下,冲出家门,报名参加革大文工团。就这样,任桂珍踏上了南下革命的路。行军途中,她和战友们一起唱歌来鼓舞战士们的士气,风餐露宿,虱子、疥疮、饥饿都没有把这个山东小妞击垮。

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任桂珍自豪地说,“我是打着腰鼓进上海的”。当年冬天,文工团在海军司令部排演《白毛女》、解放区秧歌剧《兄妹开荒》,上海市民和解放军战士都来看,场面异常激动人心,“《白毛女》演到剧情高潮时,观众群情激奋,演员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喊,每次演完我的汗水都能接一脸盆”。

到了1956年,任桂珍所在的革大文工团与南京文工团、红旗歌舞团等合并,成立了上海歌剧院。任桂珍先是被送到北京跟郭兰英学习了半年,之后便在《小二黑结婚》中出演“小芹”。这是任桂珍歌剧道路上的第一个角色,而紧接着的,《红霞》更是让她彻底“火”了一把。剧组从上海沿着长江一路演到武汉。“那时,一天演三场《红霞》,晚上吃两毛钱阳春面,浑身充满干劲。”青春年代的激情激励着任桂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红霞》的成功促使我下定决心,要为中国歌剧干一辈子。”

“更难忘的是,我还曾教周恩来总理唱《洪湖水浪打浪》。”那是总理来上海开会,住在花园饭店。“总理一边打拍子,一边跟着我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还说:‘任桂珍,你是我的老师啊。’”

听任桂珍谈歌剧

多年来,关于中国原创歌剧褒贬不一。作为民族歌剧发展的见证者,任桂珍始终如一的关心和爱护中国原创歌剧,她认为,“中国原创歌剧是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的”。

任桂珍清晰地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郭兰英所在的中国歌剧院排演了一部由马可作曲、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原创歌剧《小二黑结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上海实验歌剧院也想把此剧搬到上海的舞台,于是,先把遴选出的主要演员派到北京观摩此剧,然后再去故事的发生地山西省左权县丈八村体验生活。

作为主演的任桂珍初来乍到,就被这里的山山水水迷住了。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曲径通幽,许多姑娘和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好一派剧中歌里唱到的画面。在三个多月的体验生活中,任桂珍与剧中主角小芹的原型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感受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饮食也很不习惯,但为了演好未来舞台上的人物,任桂珍乐此不疲,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在回上海的排演中,她得心应手,许多高难度的唱段和表演,都能举重若轻。

歌舞剧《十送红军》剧照

任桂珍曾说,这么多年来,关于中国原创歌剧的争论一直不断,褒贬不一。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的歌剧只是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对白、表演、唱段而成的一种话剧样式而已。但任桂珍却认为,中国原创歌剧是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的。自延安时期诞生《白毛女》后,中国的原创歌剧一直沿着这条为工农兵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不断发展前行。

到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涌现了《刘胡兰》《红珊瑚》《红霞》《洪湖赤卫队》和《江姐》等一大批题材好、音乐美的经典原创歌剧。其中,许多唱段流传甚广、久唱不衰,成为几代国人心中的永恒和挥之不去的记忆。

遗憾的是,在这段辉煌期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原创歌剧。究其原因,就是一些曲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风失之偏颇。因为贪大求洋、闭门造车甚至妄自菲薄,致使那些花费巨资被冠以中国原创歌剧的剧目因为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只能匆匆上演几场后,就偃旗息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连好听的歌曲都没有留下。

有些创作者还误以为只要题材好、人物高大全、作曲技巧高,作品就一定成功。其实不然,上述的要素固然重要,但那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已,是远远不够的。作品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感人,音乐旋律的优美和朗朗上口,更至关重要。诚然,西洋经典歌剧的科学性应该学习和借鉴,但我们自己的创作之根,是一定要深植于民族沃土的。

任桂珍坚信,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音乐工作者只要耐得住寂寞,不为物欲所动,能怀揣一颗赤诚之心,深入生活、融入民间,去感悟火热的时代,那么中国原创歌剧的又一春一定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