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榜样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榜样塑造

发布时间:2020-10-07 14:21:49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什么是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各个时代通过榜样这一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赢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同,促使民众效仿践行。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通过塑造榜样的作用完成了民众认同的养成。

“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雕塑)

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前,在不同时期分别塑造过不一样的典型或榜样,如1939年的典型——白求恩。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又如,1942年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吴满有。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一则人物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作者莫艾),得到朱德的称赞。吴满有被称为全边区的“劳动英雄”。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号召全体边区农民开展“吴满有运动”“向吴满有看齐”,大力开荒生产,提出了“吴满有方向”。农业上的“吴满有方向”与工业上的“开展赵占魁运动”一起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再如,1944年的典型——张思德。为了悼念张思德,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由此看来,树立榜样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历史传统。

榜样不是凭空生成的,它一方面来自日常生活,同普通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大众可以从中找寻到自己熟悉的影子。另一方面来自民间,这样就消减了刻板印象,榜样来自基层,同时又代表基层,同普通老百姓想法一致、经历一致、情感一致。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让周围的群众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榜样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艰苦创业、刻苦耐劳成为时代最强音,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缔造了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感召的全民榜样教育时期。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致辞,高度赞扬这些典型,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这一时期的榜样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在全社会树立起道德风向标。他们的道德行为主要反映在政治道德与职业道德,其品质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毛泽东在论及榜样时,认为他们是积极分子和先锋队的成员,并指出:“这种先锋分子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他们是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他们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直前的;他们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起着向导的作用。”

“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并成为这一时期榜样的突出标志。同时,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行政组织渠道和报纸、广播等宣传载体,使此时期每一个榜样的出现都造成了全民性的影响,被称为榜样教育的“黄金时期”,普通老百姓也深受感染。此时期中国出现的“六亿神州尽舜尧”一方面是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是各行各业的榜样和典型在其中的垂范作用。

纵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看到许多在海外工作的知识分子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城市的工人为支援内地建设举家搬迁到边远山区工作;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加了修路、筑堤的大量义务劳动;大批青年学生以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无上光荣等等。现在来看,依然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毛泽东对榜样塑造给予了极大热情,他不仅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特别注重在民众中通过榜样和典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数次主张通过典型引路、群众参与的方式,在全体民众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精神风貌。毛泽东曾数次为典型人物题词写文,如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张思德题词“为人民服务”并号召全党学习。不仅如此,他还指示新闻媒体要注意揭发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1953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上批示“在开展反坏人坏事的广泛斗争达到了一个适当阶段的时候,就应将各地典型的好人好事加以调查分析和表扬,使全党都向这些好的典型看齐,发扬正气,压倒邪气。”毛泽东曾说,“无证民不信,不信民不从”,搞典型才有证据,才能说服人。此外,毛泽东曾专门阐述论及劳动模范有三种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要求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教育大多数人。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

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也树立了全新的典型和榜样。例如“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鞍钢炼铁厂副厂长孟泰、率先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走在时间前面”的鞍山市工业特等劳动模范王崇伦、“铁人”王进喜等等。

“铁人”王进喜

榜样塑造的缘由

首先是当时国家的现状、一穷二白的底子,导致刚刚执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自身无法完成多重任务,需要来自底层的支持,通过动员来凝聚力量,即外在环境的险恶和建设任务的艰巨需要民众在榜样的示范下广泛参与。其次是数千年以来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整合性严重不足,“中心-边陲”模式使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榜样的作用快速开展国家政权建设。在一个国家或政治体的发展过程中,从来都存在着“中心-边陲”的二元对立,此意是指无论政权如何下沉到基层,囿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的困境,中央政令也不可能直接第一时间没有任何偏差地渗透到基层具体实践中。换言之,在一个成型的国家政权中,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始终存在,如影随形,彼此有着不同的话语空间。如何搭建二者之间的桥梁?树立榜样不失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其三是我国民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客观需要一种软实力的存在,榜样就是这种存在,在不经意间对普通民众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进而引导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其四是当时普通民众在认知甚少、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很难毫无障碍地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因此,这时则需要完成政策理论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树立榜样便是很好的途径。

此外,还要提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榜样塑造,与苏联塑造英模的工作方法有着密切关系。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英模塑造和勋奖制度等形式,表彰和纪念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为民众提供了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列宁非常注重彰显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第一次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应该成为而且一定会成为‘辅导者、教师和促进者’”,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榜样。“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共有5种勋章、7种奖章。随着苏联勋奖制度的发展,苏联产生了众多英雄模范和榜样代表,激励苏联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提供精神力量,也为新中国运用树典型的工作方式提供了经验借鉴,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利用榜样模范来引领和激励民众。

新中国成立初期,既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又是一个奋力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了显著进步,人们成了真正意义上国家的主人。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榜样力量的支持和推动。

榜样塑造的启示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段来说,通过榜样的树立,使各种新鲜的政策和主张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得以传播,极大地缩短了政策被理解和认知的时间。要知道,这一阶段,民众普通文化水平是极低的,而新词汇、新话语、新风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蔚然成风,榜样和典型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

榜样的塑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榜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都展现出其精神力量,对社会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榜样力量的彰显,传承时代精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等评选活动的开展,都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为民众塑造了榜样代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具体化、生动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高度总结,榜样典型不仅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同时还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概念和内涵,使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点滴生活中得以丰富和具体。因此,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更需要倡导榜样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团结报)

作者:文红玉

编辑:

鲍家树孙靖琪

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除了带给您优质黔货

更希望我们能带您

去了解贵州深山里的故事

敬请关注

博爱扶贫云商城

那家网/苏宁易购

黔货出山,我们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