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还是留下?当前国际环境下,你还会考虑将来把孩子送出国吗?
发布时间:2020-10-07 16:21:34来源:父母堂
关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
妈咪Jane说
我在贵阳的研学路上,遇到了王碧蓉老师。她的传奇经历吸引了我,让我立马有了一股冲动,想邀约王老师来为我的公号和“格局养育研习社”微信群中的家长朋友们分享她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海外从师的宝贵经验。
我和王碧蓉老师都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后来又带着孩子回国学习中文,这份相似的经历让我们一见如故。
她年轻时在中山大学读哲学,出国赴澳大利亚墨尔本攻读心理专业和博物馆专业,学识和阅历渊博,又身兼多重职业身份,曾在墨尔本的一所国际学校学生福利部担任驻校心理辅导教师,并兼任周末中文学校校长。
▲2008年,墨尔本的《新金山教育周报》采用王老师的照片制作了封面,下方图片是王老师所在中文学校的学生合影。
说到现时的留学趋势,王碧蓉老师不无感慨地说,现在送孩子留学的国际环境和孩子们的自我心理状态,与我们当初八九十年代的境况相比较,已经大不相同了。
是什么变得不同了呢?这也引发了我的兴趣和思考。现在的父母还会考虑把孩子送出国门去学习吗?是留学还是留下的问题,必须在孩子小年龄的时候就要考虑缜密,因为这两个教育方向将给孩子和父母带来的教育体制是非常不同的。
由于王老师在澳洲的国际学校心理教师的特殊经历,让我回到上海后又再次与她连线,一晚上足足聊了3个小时。现在,我把与王老师的谈话主要内容整理出来:
●留学是逃过高考的捷径,但也可能是你家孩子的“陷阱”。
●父母希望孩子出国,“剃头挑子一头热”有用吗?
●孩子与寄宿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为何无法调和?
●封闭自我,不社交和不沟通是小留学生最大的生存问题。
●留学还是留下?先解决父母的疑问,再评估孩子的能力。
王碧蓉老师
浙江宁波慈溪人,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哲学讲师,民盟中央《群言》杂志的资深记者、编辑,采访并聆听过梁漱溟、费孝通、周有光等当代大家的教诲;1990年起旅居澳洲,先后就读于蒙那西大学艺术系博物馆学和澳大利亚心理咨询师专家学院。2011年回到北京,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外文版主编,多年来综合哲学、历史、艺术、教育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关联,著有《百年袁家》。现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特聘顾问。
▲王碧蓉老师
1
捷径还是陷阱?
小留学生最常见的3大问题
妈咪Jane:在国际学校做心理辅导,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中国留学生,我很好奇王老师每一天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中国留学生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王老师:在墨尔本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全职工作是在一个国际学校的学生福利部工作,确切地说,是负责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他们更多的是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我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包括新的学校、新的住宿家庭、新的学习科目等。
因为是小留学生,出门在外求学肯定会发生很多家长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说出勤率,所在寄宿家庭的适应问题等等,所以特别需要一个心理辅导老师跟学生沟通,跟身在中国的父母沟通,跟校方和老师们沟通。
因为这是我的工作,要进行心理辅导,所以我遇见的基本就是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孩子们。我觉得自己像个“树洞”,承接和吸纳着来自三方面的负面情绪,并把它们转化为正向的能量。
当然,今天我把这些孩子和家庭的情况分享出来,也就是为了可以从这些问题孩子身上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
问题一:逃学
我遇到中国留学生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逃学。在墨尔本,如果成绩不好,学校还不会轻易劝退学生,但是如果出勤率到不到80%,校方就会给学生发三次警告信,如果警告无效,学校就会通知移民局取消学生签证。所以,早上不起床造成的缺勤让孩子在中国的父母们非常紧张。
而我每天絮絮叨叨地提醒督促学生们起床,准时到校上课,要不然他们就会收到警告信,甚至被学校取消COE,要不然就会收到学校发出的notice20,这会让孩子们必须去移民局做解释。
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要不然”,我自己都感觉好像是在“威胁”这些孩子,他们离开家长一人在异国他乡,变得我行我素惯了。我讲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解释清楚学生签证的条件和学校给出的要求条例。
面对孩子的不自觉和严厉的留学规定,许多中国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缺勤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家长在国内定好了闹钟,隔着时差,拨打越洋电话,每天来叫孩子起床。
▲蒙那西大学,王老师曾经读书的大学,也是中国留学生人数很多的大学。
问题二:酗酒甚至吸毒
留学的孩子年龄小,正确的三观尚未形成,又特别善于模仿和盲从,所以比较容易沾染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习气,这也是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的严峻问题。
问题三:心理问题
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无法承担来自精神、学业和财务上的压力,也可能产生偏执、封闭、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有的心理问题表现明显,但许多心理问题却潜藏得很深,不易被家长或老师发现。
我认识一位就读于墨尔本非常好的一所私立女校的孩子,她看起来特别阳光。可是,在她高中毕业的冬天,回北京看望同学,不小心突发感冒,一连发烧了7天,没有及时去治疗,结果丧失了部分记忆,或者选择性失忆,心理学上称“心因性失忆症”,把澳大利亚那段留学经历从脑海中完全抹去了,当然她也自然无法回到澳洲继续读大学了。
后来,她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猜想,女孩留学时感到压力非常大,可能身体和精神严重透支,健康亮起了红灯;还有,也许她下意识里真的是想忘记在海外留学的那段生活阴影吧。
1
孩子愿意出国吗?
父母不要“剃头挑子一头热”
说到国外文化,家长们其实是有点“墙外看墙内”的感觉,父母在孩子小小年纪的时候送他到国外去学习,自认为给孩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但其实家长们遇到了很大的一个难题:在家时孩子们没有养成独立学习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到了海外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孩子的弱势立即显现出来,其实父母的愿望和留学的现实是有矛盾和脱节的。
王老师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家长的心理:典型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和“望子成龙”。
王老师:我对学生张某印象比较深刻,他的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张同学从小生长在优越的环境,爷爷是老革命,爸爸是国家干部,妈妈又在科研单位工作;平时爷爷奶奶很宠他,什么家务活都不让他碰一下;张同学从小成绩不错,可是到了中考阶段就渐渐掉了下来,特别是数理化方面。
妈妈就担心他会考不上重点高中,这意味着上不了好的大学;后来妈妈发现孩子迷上了网吧,从此与家长的交流常常发生冲突,他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于是全家商量后决定,与其让他这样发展下去,还不如送他到国外去吃点苦,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预想孩子在国外拿个学位,然后再回国参加工作。关于张同学的故事,稍后会有详细的描述。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许多中国父母的内心想法,既然在国内达不到预期的学业高度,那就去国外拿文凭和学位吧。但父母“逼迫”孩子出国学习的想法是否可行,主要还是要看孩子发展的轨迹:
▲墨尔本大学是中国留学生首选的大学,校园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新旧结合得很好。
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一致吗?
很多的时候,父母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父母为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制定学习计划和人生发展方向;渐渐地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于是父母发现自己的愿望往往与孩子的行为背道而驰;孩子的生命的根本动力是要做自己,但发现家长总想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到自己的身上,这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激烈冲突。
通常,一个人对自己越重要,自己越想强加和掌控这个人。所以,亲人间的彼此伤害常常是最大最深的伤害,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伤害,连父母自己都无法觉察。
孩子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
即使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愿望相符合,是否证明你的孩子就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呢?
许多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也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主动顺从了父母的意志,按照父母的意志去活,甚至再也意识不到做自己的动力了。结果,身体就表达出这种动力,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假若没有发展到身体疾病的地步,而是用心理来表达,那就是种种的心理问题。
3
孩子3大不适应
和寄宿家庭的矛盾无法调和
许多留学的孩子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晓的因素,就是孩子和寄宿家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否相融合。一个中国孩子从集千宠万爱于一身的独生子,一下子被放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的环境里,能很好地适应吗?
王老师:留学生大致是通过两种渠道进入寄宿家庭,一是留学中介的提前安排;二是由学校出面指定。其实让孩子快速适应寄宿家庭是挺难为孩子的一件事。
生活上的不适应
我前面提及到的张同学,看上去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有礼貌又很腼腆。我们把他安排在一家比较典型的澳洲人家庭,寄宿家庭的爸爸是全职工程师,寄宿家庭的妈妈是全职母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对中国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海外学生的照顾也很有经验。
可张同学就是无法适应,首先,他觉得住在别人家就是寄人篱下,寄宿家庭有种种的规定和限制,比如洗澡只能用3分钟,10点后必须熄灯,不能网上下载资料等;其次,没法习惯寄宿家庭的饮食习惯,从早到晚吃一些硬邦邦的面包和无味的蔬菜;第三,学校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学校的教学楼远远没有国内的气派,墨尔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和热闹。
心理上的不适应
张同学为何无法适应墨尔本的吃住行呢?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无论寄宿家庭多么好,也不可能替代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致体贴的照顾。
这里牵涉到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张同学的父母管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相信别人家的父母就能替自己管教好孩子?如果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每一个“被留学”的孩子都需要具备一种面对异国他乡的勇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1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去国外做2-3个星期的交换学生,体会一下不同的文化家庭经验,然而一旦超过一个月或长期住在西方的寄宿家庭里,是违背孩子心理的发展需求的。所以,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不支持以借住在寄宿家庭这种方式来出国留学。
我自己的孩子在墨尔本读书、以及后来回到国内读中高时,都没有选择寄宿。因此,我每天都能跟儿子有一个交流的时间,及时了解他的想法;而且孩子也喜欢这种走读的形式,虽然每天早出晚归搭乘地铁上下学很辛苦,但也是对他自律和时间观的培养,这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躲进角落封闭自我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模式和无形的约定俗成,因此一个初来咋到的小留学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融入寄宿家庭的氛围中去的。
于是,孩子从一开始的寄人篱下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到被遗弃感,他的心里没有温暖,只有孤独和寂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寄宿家庭里干脆闭门不出,不交流,不听不闻。
还有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到了国外英语自然而然就能听能说了,其实很多孩子的手机、手提电脑里全部装的是中文软件,我把他们称为“拒绝融入”的一代。
事实就是,孩子们心理脆弱,难以承受内心的孤寂和压力,由此退避三舍地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留学当然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但付出和收获必须是相等的。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孩子没有提前培养好独立和自律的能力,那么家长和孩子都可能会感到失望,并对未来变得消极起来。
留学还是留下
你和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究竟是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学习?王老师对此呼吁:
-不要那么早地送幼龄孩子出国留学!
-如果在孩子年幼时即送孩子出国留学,也要等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做好准备;并要多方衡量好坏优劣,周全考虑问题。
黄老师建立了
“格局养育研习社”微信群,
家长们围绕不同的主题
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困惑,
黄老师也会挑选
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复。
如果你也想加入研习社,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号:
“Janeassistance”
共同交流学习!
“点赞”“在看”和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