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曾国藩:说话要“软”,做事要“硬”

发布时间:2020-10-06 22:22:07来源:老板手记

请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本文经授权转载

生命是一段旅程,人生是一场修行。

修行的境界,直接表现在你的说话和做事上。

同时,说话与做事也不能分割,不管在哪里,跟谁打交道,说话办事都是必备的技能,缺一不可。

说话时,和颜悦色,和风细雨,让人如沐春风,自然让人更易接受,沟通效果更好。

做事时,当断则断,刚毅果决,不搞阴谋小动作,该表现的时候一鸣惊人,自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说话和做事的技巧,归结起来就是:说话要“软”,做事要“硬”。刚柔并济,才能所向披靡。

1

说话如水,要“软”

说话要软,首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如果语气不对的话,说什么话都白费。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个善于说话的人。一张会说话的嘴,夏日里如凉风习习,令人清爽;冬日里若暖阳高挂,令人舒泰。

生活中,有很多人本是好心,但话一出口就变了味,惹人生气,这就是说话的语气出了问题。

早年的曾国藩就是个例子。

曾国藩年轻时脾气并不好,其在京任职期间与不少人发生过争执,也得罪过不少人。

他与两位同乡郑小珊、金藻都曾发生过口角,所为的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结果是,“肆口谩骂,几于忘身及亲”。

在京期间,曾国藩还“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以至于好多人见到他就躲开,更不敢同席吃饭。

最要命的一次,曾国藩还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在咸丰皇帝刚登基时,曾国藩不仅写了一个题为《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的奏折痛批皇帝,还在上朝时当着满朝文武,将自己痛批咸丰的折子大声背出来。

下不了台的咸丰帝,连呼十几声“狂悖”之后,让军机大臣给曾国藩定罪。

后来,还是靠着其他一些忠臣以“主圣臣直”规劝,咸丰皇帝才平息了下怒火,没有治曾国藩的罪。

曾国藩也多次反思自己:“龃龉之后,我反悍然不近人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所以说,说话要留后路,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把话说太绝对。

硬话也可以软说,拒绝别人也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留有回旋的余地,不能一句话噎死一个人。

再者,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

所谓有分寸,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相应调整语句的长短、语速的快慢,措辞的深浅,做到点到为止。

曹操曾为立嗣之事犹豫不决,儿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还不错,按长幼顺序应立他为太子,但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所以思来想去,不知道到底该让哪个儿子继承王位。

当曹操征求贾诩酌意见时,他却站着一声不吭。曹操有些生气了,说:“我问你话,你为什么不回答呢?”

贾诩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所以才没理你。”曹操问“你想什么呢,说来听听。”

这时贾诩才回答道“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诩的言外之意,后立曹丕为太子。

上述情境中,贾诩要是回答说立曹丕为嗣,曹操肯定会想,贾诩是因为和曹丕关系好,甚至还有营私结党之嫌。但贾诩又不能不回答曹操的问题。

但贾诩聪明就聪明在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语言的分寸,只用一句话就很巧妙地回答了曹操,不仅回避了曹操对他立场的怀疑,并且把说服重点放到了长幼有序,立谁为王关系到国家兴亡上。

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轻重有度,点到为止,贾翊这样避免了正面回答问题有可能招致的杀身之祸,也给了曹操一个满意的答案。

修身养性,非一日之功。先把这张嘴修好,才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2

做事如山,要“硬”

做事要硬,硬在扎实。

曾国藩读书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但曾国藩却有自己的法子:“一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读书扎扎实实,打仗亦是如此。

太平军因为擅长野战,善用奇谋,清朝廷多次派军围剿不利。

然而太平军遇到曾国藩,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曾国藩只喜欢“结硬寨,打呆仗”。

湘军每攻打一个城市,并不急着跟太平军开战,而是修墙挖壕。墙要修一尺厚八尺高,用来防止火炮攻击。

壕要挖一尺深,再在壕沟外埋种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并要设置两三层,用来防止马队攻击。

第二日,往前推进一段路程后,又修墙挖壕。如同巨蟒缠人,用一道一道壕沟把城市困死。就是靠这样一种方法,缠的太平军毫无应对之策,以致最后兵败。

做事不扎实的人,总是试图寻找捷径,遇到困难想方设法跳过这一步。但那就像建一座大厦一样,重要环节松松垮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坍塌下来。

做事扎实的人,从不投机取巧,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建起自己的高楼。

做事硬,也硬在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曾国藩,在官场如鱼得水,但他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他始终秉持规则的底线。

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醇亲王奕譞(xuān)托曾国藩的好友朱学勤转来一封信,信中对曾国藩大加恭维,意图结好。

醇亲王是慈禧的亲妹夫,一般人对这样的核心亲贵,主动奉迎唯恐不及,曾国藩却没有给他复信。

醇亲王不甘罢休,又托曾国藩的另一好友黄倬转寄诗文,希望曾国藩应和,但曾国藩仍然峻拒。

此时的曾国藩早已不是原来的愤青,而是寓清于浊,处世圆融,所以曾国藩此举令身边人费解。

曾国藩解释道:此为“避内外交通之嫌”。

不管有多少名利诱惑,也不违背亲王与外藩之间禁止私下交通的政治原则,此乃曾国藩坚守的原则。

做事如山,就是不做违背良心、为人不齿的事,面对大是大非,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对于小事琐事,高风亮节,大智若愚。

怕事躲事,畏首畏尾,一生没出息。谋事干事,勤勉做事,终能成大器。

延伸阅读(点击链接可读):

1、

2、

3、

4、

你若喜欢,为我们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