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大吃大喝,肠胃最受累!这些解腻清肠方法,值得一看!
发布时间:2020-10-06 23:21:08来源: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长假期间,家人团聚吃吃喝喝是重头戏。值得注意的事,大鱼大肉吃得多,肠胃就要遭殃受累。那么,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可让胃肠道尽快减负,恢复正常“工作”呢?此外,又有何解腻清肠的小妙招呢?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几大食疗方给胃肠减减负
山楂芒果核水解油腻——节日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鸡鸭鱼等大鱼大肉,很多菜肴都经过油炸的工序,吃多了易腹胀呕吐,食欲下降,并出现油腻“上火”症状。可用山楂芒果核煮水当茶饮,能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尤长于消肉积,开胃降脂。如果食得过杂,可加二个鸡内金煲水饮;若食滞便秘,可以加莱菔子15克煲水饮,消滞通便。
红糖姜水消酒气——古代养生喝酒喝的是温酒。现代喝酒不管是白酒还是啤酒,都是冷酒。既伤胃又伤肝。对爱喝酒的人来说,酒量再好,酒喝多了难免伤肝,而醉酒到呕吐则会大伤元气。葛根花煲水是传统的解酒良方,如果偶尔喝大了,可取葛根花15~30克煲水当茶饮,以加速体内乙醇的分解和排出。喝酒前或喝酒后都喝一点红糖姜水,既暖胃又护肝。或者在喝酒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喝一杯真正的酸奶(自制),或葡萄糖水,或是蜜糖水,增加一点肝糖元的储备,是可以起到一点护肝的作用的。但喝酒还是要节制一点好。
小米怀山粥消面食积滞——饺子、各式风味面食,以及各类巧果、油角、蛋散、年糕、发糕等假日期间在人们的肠胃里也占据了不少“分量”。面食吃多了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面食难消可经常喝点小米怀山粥养胃。小米怀山粥素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胡椒陈皮祛寒凉——在水果中,寒性水果还是占了大多数,如果不根据自己的体质需要,进食过量水果,就会令脾胃受寒,出现口淡,食欲下降,腹泻呕吐,腹痛喜温喜按等明显脾胃虚寒的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可在小米怀山粥里加一些胡椒粉,或者在粥里加上陈皮生姜一起煲。十分适合过食水果使脾胃受寒的人饮用。
推荐几个解腻小妙招
洋葱木耳爽口解腻
木耳泡发,洗净后撕成小朵,洋葱切成细丝。将木耳用开水焯一下,沥干水分,和洋葱放在盘子里,加点盐、醋和香油等调味即可。
为了减轻辣味,建议用外表白色或略带绿色的洋葱。也可以将洋葱提前在冰箱里冷藏几个小时,或在水里稍微泡一会儿。
洋葱营养丰富,其中的含硫化合物有杀菌作用,而且还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硒。木耳对肠道和血脂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棒粥配水果萝卜
棒粥配水果萝卜是不错的搭配,水果萝卜味道不辣,而且水分大,很爽口。切片当小凉菜吃,解腻又清爽,还可以来点不太咸的小咸菜。
榨果汁时加点果醋
水果可不能放太久。直接吃是首选,实在吃不完,建议大家榨汁喝。
为了避免维生素和多种抗氧化物质的损失,榨汁前在接汁的杯中倒入一些果醋,其中的酸能抑制一些氧化酶的活性。而且,果醋中的有机酸也有解腻开胃的作用。
凉拌酸辣蕨根粉
取蕨根粉100克,生抽1汤匙,米醋3汤匙,白糖2茶匙,盐1/2茶匙,大蒜2瓣,青红椒各1根,红油1汤匙,油炸花生米20粒。
将汤锅中的水烧开,用手握住蕨根粉的一端轻轻散开,立即用筷子搅拌,使蕨根粉全部被水浸泡。将火调至中火,煮4分钟,直到蕨根粉变软,中间没有硬芯,用筷子掐断。用漏勺捞出,放在清水中过凉。用筷子轻挑几下,防止蕨根粉粘连。大蒜去皮压成末,青红椒切成小片,取小碗放入酱油、醋、白糖、盐,搅拌均匀。将凉透的蕨根粉捞出沥干水分,放入调料碗中拌匀,最后加上蒜末、青红椒、炸花生米,淋入红油即可。
中医清肠有“三宝”
中医里的清肠方法大致分为运动清肠法、按摩清肠法和饮食清肠法。
运动清肠法是在全身运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腰腹部的拉伸和扭转,例如弯腰深俯、走猫步等。
按摩清肠法,即摩腹法,具体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自然呼吸,双手叠掌置于脐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50圈,然后起身散步片刻。同时,配合按摩天枢穴(肚脐左右两边旁开三横指处)效果更好。可用食指和中指按摩该穴,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放松,10次左右为一组,可做两三组。
饮食清肠法可以分别选用淡盐水、红小豆或醋泡黑豆等。按照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早晨5点~7点,手阳明大肠经气血最为旺盛,在这个时段温服淡盐水(200毫升左右)最有清肠效果。红小豆的功能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现代研究发现,红小豆含有大量缓解便秘的纤维及利尿的钾元素,因此具有解毒的效果。大家平时可以用红小豆煮水或者熬粥。醋泡黑豆自古就被视为一种清肠养生法。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黑豆煮醋,滋胃肾,小便癃闭。”具体做法是:选取适量黑豆放入炒锅中,用中火干炒,待豆皮爆开后,改小火再炒五分钟,盛出后在通风处晾凉,然后倒入足以没过豆子的陈醋,待黑豆把醋全部吸收了,加上蜂蜜,拌匀即可,每天吃3~6颗。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