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丨日本为何签下这个“屈辱”协议?
发布时间:2020-09-22 11:19:59来源:央视网
1985年9月20日,东京,成田机场附近。大藏相竹下登安排了一场高尔夫球活动。
他收拾好球鞋和球杆,放在后备箱,驾车来到高尔夫球场。在慢悠悠地打了九个洞后,他便小心翼翼地离开,直奔机场,穿着球衣坐上泛美航班客机,飞往纽约,避免被日本其他官员和媒体发现。
竹下登将参加一场重大会议,目前,他还需要保密。作为日本的大藏相,竹下登出国需要获得内阁批准才行,国会期间甚至要取得国会批准。首相中曾根康弘和他商议以打球掩人耳目。
纽约中央公园对面,一座文艺复兴式样的“城堡”酒店,是著名的广场饭店。
22日中午11点,G5集团(美、日、英、德、法)的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一堂,讨论各国汇率和全球贸易平衡事宜。特别是,美方希望日元升值个百分之几,多做点贡献。
竹下登说:“可以升值20%,OK的。”
美国很是吃惊,没想到谨慎的日本人会这么大方。下午4点30分,会议结束,五国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公告,其中最重要的一章是关于美元有序贬值,其他国家对美元升值——这份公告史称“广场协议”。
记者提问:“为什么能容忍日元升值?”
竹下登答:“因为我的名字里有‘登’啊。”(日语中“登”与“升”相近)
图:广场协议合影,右一为竹下登
未来7天里,9月23日至10月1日,G5集团共卖出了27亿美元,日本干预力度最大,卖出12.5亿,日元升值11.8%。
其实,竹下登这么干有着自己的盘算。要想把游戏玩下去,不打贸易战,避免与美国硬扛,当时最优的策略就是日元升值。这就好比日本的商品整体对美国涨一次价,日本少出口点,而美国的商品整体对日本打一次折,美国多出口点,由此减少逆差。
但事情没有向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到了1986年3月,出口受阻的日本企业活不下去了,产业界弥漫着不满的情绪,认为广场协议是个错误甚至是失败。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因此遭到猛烈的抨击,他俩写信给里根和财长贝克,请求他们帮助终止日元进一步升值。
但里根拒绝了,回复称“国会里保护主义太强啊,无法再次做出改变汇率的政策。”
日本无可奈何,坐看日元继续升值。
升级的贸易战
我们将时间线向前推移一下,以便更清晰地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超速增长的经济势头,日本资本疯狂扩张,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
到80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五巨头NEC、东芝、日立、富士通和三菱生产的DRAM席卷世界,占据了全球市场80%的份额。甚至,富士通要收购“硅谷老祖宗”仙童半导体公司,震惊美国。
到1985年,强大的英特尔公司都只好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制造中退出,这一领域在当时被称为“产业中枢”。而自1971年英特尔发明DRAM起,到江山易主,不过15年。
备受威胁的美国半导体公司们,迅速成立行业协会,积极游说联邦政府,要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施加压力。这一时期,美国半导体产业损失了约20亿美元和2.7万就业岗位。
于是,1985年7月,里根总统下令,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301调查”,对日本的电脑、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征收100%关税。
日美贸易战掀起高潮。
至此,美国已经对日本进行了六轮产业层面的贸易制裁,它们是:纺织贸易战、钢铁贸易战、彩电贸易战、汽车贸易战、通信贸易战和半导体贸易战。1981年,美国还拥有1410亿美元的海外债权,到了1985年净负债就达到1110亿美元,日本占了三分之一。
然而美国发现,六大贸易战没有解决问题,对日逆差越来越大。美日两国开始把贸易失衡的关注点从实体投向了金融领域——
汇率。
这才有了广场协议的一幕。
虎!虎!虎!
汇率升值,其实是把双刃剑。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上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强大的日元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损失,日元升值让日本人的购买力暴崩,日本人干出了震惊世界的事情:
第一件,全球买、买、买。
1986年之前,日本人从来没有买过大的美国地产。在1989年的巅峰之作中,日本三菱土地公司以8.4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还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
当时,《Newsweek》杂志封面印有“穿和服的自由女神”,更有报纸刊登整版漫画:丰田汽车从天而降,名字叫“虎、虎、虎”!这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投弹的暗语。
在日本国内,奢侈品消费占了全球总数的50%,90%以上的日本女性拥有LV和Gucci,60%的人有Prada,超过50%的人有Chanel……
第二件,空前大牛市。
广场协议前一天,美元兑日元是1:238,到了1988年则为1:128,日元升值一倍。
为了对冲出口影响,日本选择了货币宽松政策,下调利率,释放了大量流动性,热钱如同脱缰的野马,进入了房地产和股市。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GDP增长率达到5%左右,日本开启了长达5年的“平成景气”。
第三件,日本可以说不。
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出版了著名的《日本可以说不》(1989),他说:“日本必须学会在它批评者面前说不,因为这是超级大国的气势。”这大大助推了日本国民的自信心。
如此玄幻的盛世,日本人都迷失了自我。
为抑制泡沫,日本又反手激进地去杠杆,在1989年6月至1990年8月期间,日本央行连续5次加息,这一措施,击溃了股市楼市,无数人套牢。日本进入了所谓“失去的二十年”。
然而,包括竹下登在内的日本人,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从这里也看出,“广场协议”后错误的货币政策,而不是“广场协议”本身让日本经济神话破灭。
“失去的二十年”:衰而不退
小野二郎是竹下登的同龄人,被誉为“日本寿司之神”,他一辈子只捏寿司,70年如一日。
每一个寿司的误差不差过4粒米饭、给章鱼按摩40-50分钟让肉质变软,一个学徒煎玉子烧要练十年……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小野二郎的这份执着近似迂腐。
“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至善”,像小野二郎这样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的做法,被称为“工匠精神”。
有人说泡沫破灭之后,进入低欲望社会的日本,恰恰给工匠精神提供了土壤,有充分的时间去打磨一份工艺。也有人总结,正是工匠精神的副作用,让日本陷入一门技艺不能自拔,而错失了“摩尔定律”下半导体行业的高速迭代升级,更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技术应用的爆发。
这种遗憾,与“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问题,“断舍离”的生活态度,构成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图景。
真的是这样吗?可能本末倒置了。
仍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正如在寿司上的精进,日本在半导体产业上游的材料领域,从极为苛刻的原料提纯,到数十年材料配方的试错,所掌握的成果依然压制着美国,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19年日企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份额达到66%,硅片、光刻胶、电子特气和掩膜胶这四大核心材料领域占70%以上。最新的EUV光刻领域,日企更拥有行业80%以上的专利。
磨刀不误砍柴工。
更为可怕的是,21世纪以来,日本人18年摘走18个诺贝尔奖,这离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奖”计划,超过了一半。强大的基础科学,为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二十年”阴霾以及在半导体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微观支撑。
回过头来看一组宏观数据,“广场协议”后美国对日的贸易逆差改善了吗?没有!
美日贸易战对贸易逆差的影响来自:万得,恒大研究院
“广场协议”之后,美日贸易逆差仍然呈现趋势性扩大,体现了日本产品竞争力依然较强。随着日本的产业结构继续向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升级,又产生了相对优势,产品在美国照样好卖。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小野二郎说。
今天,日本经济的总量水平仍然很高,是世界第三,人均GDP早已超过四万美元。在商业领域,松下从家电,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东芝完全退出白色家电,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业务领域;夏普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汽车、空气安全技术领域;丰田开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在特斯拉引导的电动汽车热潮中独树一帜……
“失落”是相对当年的超高增速而言,确切地说,日本经济是衰而不退。
【参考资料】
《时运变迁》,保罗·沃尔克、行天丰雄
《失去的制造业》,汤之上隆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任泽平,罗志恒
《寿司之神》纪录片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
编辑:吴明泽
责任编辑:孟夏
来源:央视网《煮酒》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