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煮酒丨他,导演了“九一八”事变

发布时间:2020-09-18 11:19:57来源:央视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

这是著名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甚至全国人民的悲愤之情,尤其高潮部分那呼天喊地的旋律令人有一种肝肠寸断之感,更警示后辈子孙,要永远铭记那段耻辱的历史与惨痛的教训。

今天,“九一八”事变八十九周年,我们希望通过关于这一事件一些特殊的细节与人物,重新回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东北,去寻找昨日与今朝的血肉联系。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偶然中的必然。

占领东北进而全面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具体到“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却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它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军事行动,积极策划并推动事变的是日本关东军的一部分少壮派军官,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时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的石原莞尔。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九一八”事变的策划人和主导者。

1918年,石原莞尔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日本当时最好的军校:陆军大学,在中国短暂工作后回到陆大任教官,之后又留学德国。

多年的军事教育和留学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拓展了他的战略视野,逐渐形成了一套“石原构想”。

这是一种特别的理念。石原莞尔认为,日本和美国分别是人类文明的两支代表,将来必有一场“文明的冲突”。日本必须先拿下满蒙,进而征服整个中国,才能拥有足够的战略资源“以战养战”,最终以赢得这场人类的“终极之战”。

石原莞尔的这套理论在日本右翼年轻军官中颇有市场,拥有一大批“石粉”,有“鬼才”“智囊”之称。

由此可见,与那些只会喊打喊杀的军国主义激进分子不同,这是一位有谋略、有心机的人物。

1928年10月,石原莞尔被派到关东军任参谋。他立刻开始了行动,实施“扭转国运之根本国策在于解决满蒙问题”的方案。

石原到达沈阳后的第二个月即着手制定《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为此,在两年间,他先后组织了四次所谓的“参谋旅行”,秘密潜入长春、哈尔滨、海拉尔、洮南、山海关、锦州等地侦察,研究攻城和防御的战术以及占领后的统治问题。

之后,石原开始进一步军事行动的准备,包括对东北军北大营的军事演习、向军部申请重炮以轰击沈阳的城墙、令满洲铁路的军事运输服从关东军指挥、和驻朝鲜的日军协商战争爆发后的增援问题,等等。

当然,一个作战部的主任参谋是不可能单独完成这样的大行动的,尤其在内阁和军部都不支持的背景下,他需要帮手。

板垣征四郎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身为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中国扎根多年,是资深的“中国通”,也是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和石原可谓“志同道合”。不止如此,两人还有同学之谊,这让他们成为铁杆搭档。

在板垣的串联下,土肥原贤二、花谷正、河本末守等一帮当时的中下级军官加入进来。

1931年6月底,石原等人制定并完善了精心密谋的“柳条沟计划”。它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爆破地点选择在距沈阳2.5公里处的柳条沟(亦称柳条湖),这里比较偏僻,便于行事,距北大营只有几百米远,如果中国军队听到爆炸声出来察看,正好可以说成是中国军队的军事出动,并将其作为日军反击的理由。

二是时间安排在9月28日,那时庄稼已经割倒,大地裸露,便于作战。

三是以铁路爆炸声为暗号,开始炮轰北大营,发起全面攻击,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城。

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

九月,石原一伙的密谋被日本外务部门侦察到,并迅速向上级做了报告。日本高层震惊,军部计划委派一名军衔为少将的特使赴沈阳,阻止这一“鲁莽的行动”。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此做一下解释。

在占领东北和全面侵华的大战略上,日本军部上下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操作尤其是行动时间上是有分歧的。

军部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在尚不明确列强尤其是苏联态度的背景下,日本不能贸然出兵。另外,从当时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对比观察,日本军队处于绝对劣势,因此至少还需要“一年的军事忍耐”。

但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们显然等不了了,石原认为,列强们正处于经济危机中,无暇顾及东方,中国国内还在内战,战机不可错过。

因此,当东京的内线将特使将赴沈阳的消息泄露给板垣征四郎后,石原一伙当即决定“先斩后奏”,将柳条沟计划的行动从9月28日提前到9月18日,以“既成事实”倒逼关东军司令部和军部高层。

9月18日夜间10时许,东北军北大营西南柳条沟方向的南满铁路上,突然传出一声巨响。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

整个过程无需赘言,历史课本中有详细的介绍。今天我们只讲其中的一个细节。

爆炸炸毁的铁路线总长度只有80厘米,也就是两根枕木在铁轨外侧的部分被炸坏,其余均完好无损。

这背后体现了极为周密的策划和极高的专业技术,既造成了铁路被炸的事实,又不影响日军利用铁路进行军事运输。

爆炸的实施者就是前文提到的关东军中尉:河本末守。

当晚,关东军以此为借口,攻击东北军北大营,同时向东大营发动袭击。

在箭已离弦的情势下,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下令,进攻沈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下面,我们将镜头对准东北军的军政要员们,看一下“九一八”的晚上,他们在做什么?

大病初愈的少帅张学良携夫人和赵四小姐在北平前门戏院的包间里,正悠然地欣赏梅兰芳的京剧《宇宙锋》;

黑龙江省主席、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万福麟也在北平,黑龙江省军政大权由其子万国宾代理,当时他最关心的是尽快将眷属家财由齐齐哈尔再转天津;

吉林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张作相,正在锦州为父亲守灵,为了显示“孝道”,这场丧礼极为隆重,停灵整整49天;

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正在给父亲办寿,在接到报告后,他第一次联系张学良没有成功,想起张之前不与日本人发生冲突的指令,这位当时在沈阳的最高军事长官就给混乱的北大营官兵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后来得知消息的张学良下达了那个著名的“不抵抗”命令。

于是,沈阳、长春、齐齐哈尔……一个又一个城市陷入敌手,日本如入无人之境,在短短几个月就占领了东北。

关东军包括日本军部、内阁都没有想到,进攻会如此顺利,很多准备的军事方案甚至都没用上。

张学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当年判断错误。那时他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的利益,日本政府是不会赞成出兵入侵中国的,事件仅为日本军部和关东军的一部分野心家所为。

基于这个判断,张学良认为日本政府必会约束关东军的侵略行径;若他属下的东北军不抵抗,避免冲突,则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实证明,张学良错了。

在看到关东军巨大的战果后,日本高层事后“追认”了石原等军官们的行动。主谋石原莞尔甚至获得了日本天皇授予的“金鸡勋章”,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这些军官更是从此飞黄腾达,官运亨通。

因此,不想打仗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准备打仗,更不能束手待毙,甘为刀俎下的鱼肉。

之后,面对国民党政府的一再“忍让”,日本不但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变本加厉。

1932年,在关东军的策划下,以溥仪为傀儡皇帝,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日本攻占热河。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

1937年,日本再次自导自演,发动“卢沟桥事变”。

……

一味地屈从于人,不但不能成为谈判桌上与对手讨价还价的砝码,反而会诱发对手得寸进尺的贪婪。

人弱受欺辱,国弱任宰割。

后记

对每个中国人而言,“九一八”事变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

尽管自1840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史,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海战……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败仗,签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九一八”带给中国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20余万军队面对万余日军不战而退,将白山黑水的大好河山拱手于人,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堪为军人之耻、国家之辱、民族之殇。

但,我们也在这种危亡时刻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纷纷而起,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一批抗日英雄,坚持游击战争长达十四年。

可以说,正是从“九一八”开始,中国人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序幕,这也是一个民族全面觉醒的开端。

【参考资料】

常钺饶胜文:《九一八》

常征:《“九一八”事变的具体策划者:石原莞尔》

俞辛焞:《“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与蒋介石》

何立波:《石原莞尔:“九一八”事变的元凶》

水野明:《石原莞尔和“九一八”事变》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

编辑:吴明泽

责任编辑:寒冬

来源:央视网《煮酒》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