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顾新冠确诊超500万,仍与邻国在高原拼消耗,将被拖垮?
发布时间:2020-09-17 08:23:16来源:海外探客
印度以惊人的速度接近一项“桂冠”。据印方9月16日的数据,该国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00万例,成为继美国之后第2个确诊数超过500万的国家。如今,印度连续多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都超过9万,已经是美国和巴西单日新增量的2倍多。
在危机面前,印度朝野对保持“战时状态”形成了高度的共识。但不可救药的是,印度眼里的危机并不是火烧眉毛的疫情,而是在实控线附近印军的侵略蚕食和冒进所导致的紧张形势。 9月15日,新德里召开新一届下议院大会,实控线附近的对峙成为焦点。印度防长辛格做出强硬表态:印度在2020年4月就已经警告对方,印军已经做好应对任何状况的准备。而莫迪则在不久前声称“国家乃军队坚强后盾”,呼吁各党派团结一致积极备战。 1、比照印巴边境,在实控线一侧布置同等级的防务态势 印方吃了秤砣铁了心,不顾冬季恶劣天气,也要继续对峙。据说印度数月来已经向前方运送了近15万吨物资,包括弹药、燃料、食物、帐篷等。如今距离高原的第一场雪到来还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印方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要在封路之前再向前方运送5万吨物资。
不过,如果以为有20万吨物资就能让印度驻扎在实控线附近的近10万军队“平安过冬”,依然还是个笑话。这些物资,也仅仅够印度驻扎在拉达克的第14军5万人使用。而为了撑场面和恐吓邻国,印方加派的至少5万大军依然至少需要20万吨物资。如果想靠前压迫式部署和发动攻势,那么所需物资更多。当然,真发生战争,那么物资的消耗速度十分惊人,以印度的补给能力来看,前方大军恐怕迟早变成瓮中的鳖。 解套的方法不是没有,那就是立即开战,在封冻前取得胜利。问题是,印度敢铤而走险吗?有这个实力吗?印度在1962年无法支撑一场与大国之间的战争,2020年依旧如此。 2、印度在实控线附近与邻国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竞赛 印度防长辛格在9月15日宣布,将把实控线印方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增加100%,以加强重要桥梁和道路的建设。他强调,邻国数十年来都在偏远山区建设基础设施,而印度正在弥补这种差距。 通过改善道路和机场条件,印军希望能够迅速向拉达克地区投送大量兵力。印度之所以一改拖拖拉拉的低效作风,主要还是因为邻国的带动。如今印方发现对面已经建设5G网络。 尽管印度批准为“边境警察部队”采购无人机、雷达和观测系统,并启动了大规模的监视设备和配件改造计划,甚至宣称可以窥探对方境内30公里的目标,但缺乏大容量、高速、低延时的5G技术,就无法更精准的操控各种智能武器系统。基础设施的差距,往往就意味着战力的差距。 3、印度认为手中还握有“王牌” 印度在班公湖南部的行动主要动用的就是“特种边境部队”(SFF),而这支武装力量的重要构成就是当地的藏人。新德里或许在用这种方式提醒邻国,它手里依然握有一张“王牌”。
通过这颗棋子,印方有人在幻想可以迫使邻国就范。但问题是,如果新德里胆敢打出这张牌,那么就将丧失所有信誉,这无疑在向邻国发出“可以不择手段”的讯息。印方放弃承诺的结果就是自己吃亏更多。 一旦没有了底线,那么就进入了“自由开火”状态。印度可以欺压南亚诸多小国,但在北方强邻眼里,印度就是个小国。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有明白人,譬如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就指出:不宜在实控线部署过多印军,因为对方无意升级局势。而且一旦开战,那么印军的指挥、控制和后勤中心将被导弹摧毁,战争不会以大规模的地面冲突开始。必须考虑高科技战争的巨大风险。 印度现在是不敢打,又不能走,现在处境尴尬。印军在8月29日到30日凌晨侵占了班公湖南岸的几个“关键高地”,局势进一步升级。同时又发生了大约4轮鸣枪事件。如今印方的最大目标恐怕就是想在巩固之前侵略和蚕食“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和解”,但现实却给印方上了一课。既然印度摆出好战的架势,那么邻国就不在乎比拼内力,看看到底是谁先被拖垮。 二季度GDP下滑近24%,还把宝贵的资源都用于无谓的军事消耗,那么可用于恢复经济的动能将进一步减少。如此,印度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疫情越是严重,越是好战,越是好战,疫情就越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经济也继续失血,最终将重创军力。
话说回来,让印度恢复冷静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其切身意识到与邻国的悬殊差距,而方式就是一次令所有印度人都能铭记至少60年的惨败。促使新德里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尤其是防疫。这对普通印度人而言是个福音,如果稍有头脑,他们应该感谢并期盼印军战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