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有心病的孩子,先要关注生病的家庭!
发布时间:2020-09-16 15:22:22来源:辽宁掌上健康
每年9月、10月既是秋季新学期开始的时节,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关注精神健康的日子集中的时节。
伴随留学低龄化、全日制住校低龄化、在校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等现象,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也逐步增多。当9月“开学恐惧症”遇上“秋季抑郁症”,近期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增加。怎样能及时发现和科学解决孩子学习问题、性格问题和生活问题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先要警惕家庭环境是否出了问题,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开始。
典型病例1:
一开学“小豆包”就病倒了
竟是跟学前压力过大有关
不久前,一位一年级“小豆包”的母亲走进了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王永柏教授的诊室。这位母亲说,为了让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她在假期里早早对儿子进行了各项训练,没想到这才开学没多久,孩子就发烧、腹泻起来,每天还喊着头疼,根本没法上学,把家长给急坏了。母亲带孩子去医院查了一圈,也没查出什么具体问题,医生建议她带孩子到心理门诊咨询一下。
原来,这位母亲不但提前数月开始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而且在家也要求儿子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起居。这名家长表示:“我对儿子要求也不高呀,至少乘法表得倒背如流吧,英语课本上的单词得全都认识吧,语文的那些诗词、成语肯定得背呀,这些不都是现在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吗?”
专家解析
学龄期儿童面对开学期的过大压力,可能出现“开学恐惧症”,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王永柏建议,家长首先应该对开学抱乐观的态度,多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不少家长自己本身对孩子上学存在焦虑,害怕孩子不适应新环境,害怕孩子学习跟不上等等,这种焦虑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不要把老师描绘成严厉凶狠的人,也不要把学校描绘成痛苦难受的地方,应给孩子以幸福感,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期待上学。家长还可多给孩子介绍一些学校里的有趣事情,适当减轻孩子的思想负担,并及时向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共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典型病例2:
留学生居家上网课
变成“手机控”拒绝实习和社交
受到疫情影响,原本应该出国留学的小陈(化名)近半年来一直留在家里上网课。每天能看到儿子原本是令父母高兴的事,可小陈的妈妈刘女士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刘女士表示,小陈的留学生涯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可是赶上疫情根本没法好好找工作,愁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连头发都大把地往下掉。因为孩子的事,刘女士和丈夫也时常争吵,儿子从小到大每次夫妻俩谈起教育问题几乎都要吵架。
“最愁的是,我一跟孩子提学习、找工作之类的事,孩子就跟我生气,根本没法谈。”刘女士说,小陈在家里说是上网课,可她总觉得儿子每天根本没好好学习,整天就捧着手机玩游戏或者“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家长说他几句,他马上就发火,甚至不由分说开始摔东西、用头撞墙,吓得家长不敢再多说。
不久前,刘女士想方设法帮小陈联系了一家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如果实习期表现优异还有可能直接解决工作问题。可没想到小陈说什么都不肯去,非说自己毕业之后还要继续考研,没打算工作。刘女士表示:“他每天压根没在学习,考什么研?整天喊他吃饭也不动,半夜也不睡觉一直玩手机。我约了朋友一起带孩子吃饭、聚会,他从来不肯参加。我周围的朋友全都知道他考上了国外的大学,都等着听他毕业找工作的好消息呢,结果他在家待了半年变成这个样子!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我的脸还往哪放?”
专家解析
王永柏认为,留学生的家长容易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就是“出国比留在国内好”,容易在留学生身上倾注过高的期望,还容易与留在国内读大学的同龄人对比,如果没有比同龄人更好,就认为是人生的失败。这种不正确的认知更容易使孩子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家有留学生的家长首先要扭转这样的认知。
作为辽宁省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大一院精神医学科王哲教授也提醒家长,青少年拒绝和恐惧毕业进入社会,拒绝正常的社交,放弃学习但又不积极寻找工作,与从小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竞争教育”有一定关系。孩子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不用管,没考到第一名就是考得不好,物质上的溺爱加上心灵上的忽视,破坏了孩子的独立和自信,让他们容易产生逃避、胆怯心理,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严重时甚至以自残、自杀或伤害父母来解决问题。
提醒:
12-18岁是心理变化“暴风骤雨期”
需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
王哲表示,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这一时期,尤其是12-18岁这个阶段,是心理变化的“暴风骤雨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有许多新的心理需求,远远多于学龄前、小学前期等阶段。这其中包括对友谊、爱、自尊等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都需要家长、老师等成年人关注。特别是中高考等人生关键时期,巨大的压力和生活上的变化可能给孩子心理带来更多负担。如果此时家长本身焦虑、烦躁,或者家庭中存在父母失和等不和谐因素,就可能让孩子更为困扰。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关注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很常见,家长、老师和孩子都不要大惊小怪,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正视这一问题。”王哲提醒,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有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的能力。首先,从外观行为上观察,孩子是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是否有睡不着觉、一天不吃饭也不饿等身体异常现象;第二,从交流方式上观察,孩子是否拒绝与父母交流学习情况,不愿跟父母讲心里话,拒绝跟父母一起吃饭,常把自己锁在屋里等等。“有的孩子还可能突然问家长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妈妈,人为什么非得考大学?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家长应该谨慎对待这些现象,及时发现孩子潜在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要讳疾忌医。当孩子身上的问题你弄不明白的时候,及时寻求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帮助。医生会对孩子进行一些思维、情绪方面的评估,对孩子的状况给予恰当的处理方案。坦率地寻求专业帮助是很有必要的。”王哲说。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唐子匀
小编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QQ号:455919213,或拨打电话:2269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