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母亲“诅咒”、被中科院劝退的13岁神童……17年后,现在怎样了?
发布时间:2020-09-14 23:22:29来源:十万个小妙招
十万个小妙招
我是你的生活贴心小棉袄~
01
世上最可惜的,莫过于“天才陨落”。
1996年,一个叫“魏永康”的13岁少年,以602分的成绩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轰动全国,被誉为“东方神童”。
幼年开挂般的人生
魏永康1岁3个月时就开始学习,两岁时,已经掌握了一千多个汉字。
在他的日记本上记者看到,上面记载了永康用打油诗形式记下的日记。“妈妈已下班,眼睛到处望。见我在看书,不住的夸奖。”曾雪梅说,写这篇日记时的永康只有4岁。
1987年,4岁的魏永康几乎提前学完了小学6年的课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妈妈觉得应当让他上学接受正规教育,于是4岁的魏永康被送到华容最好的小学———华容县实验小学。
华容县实验小学的胡环秀老师曾教过魏永康数学课。胡老师说,看到魏永康聪明过人,有一天我们办公室里的五六个老师就决定用难题考考他。我们考他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刚一报出数字,他的结果马上就出来了。我们用笔一算,一个数都不差,从那时起,我们知道魏永康的确“很神”。
8岁的永康上中学在当年的华容县是一件轰动性大事,为了能让年幼的永康顺利开始中学生活,一中甚至提出要把他们一家都接来。
华容一中前任副校长易三祥,在永康念高三的时候正好担任年级负责人。易三祥说,魏永康既是天才,又是怪才,他的性格、智力、天赋都表现得和一般人不同。易三祥认为,魏永康天才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什么东西他一看就明白。有的甚至看也没看,比如一堂课45分钟,他最多听5分钟。至于“怪”,就是尽管他智力超群,但却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交流。
魏永康上中学时,曾学梅一边要到百货公司继续上班,一边又要到一中去照顾永康,给儿子的喂饭一直持续到高三。在曾学梅看来,这些本应永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读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两地的不停穿梭之中,曾学梅盼到了儿子中学毕业,而她自己却也下了岗。
下岗之后,曾学梅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儿子身上,而永康也不负众望,2000年,年仅13岁的魏永康以592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的物理专业。此时,曾学梅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到湘潭去,继续陪读。
怪才的副作用逐渐显现
湘潭大学对于13岁少年大学生的到来给予了充分重视,当时校领导亲自主持欢迎魏永康入学,校党委宣传部还安排曾学梅在学校做勤杂工以补贴家用,而且在学校住房本已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据悉,在魏永康大学4年学习期间,有3年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即使到了第4年魏永康搬到了学生宿舍,妈妈仍然形影不离。大学3年间,魏永康还像初中生一样,生活自理问题都由母亲一手包办。曾学梅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
魏永康大学时的班主任黎培德教授认为,尽管13岁就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位天才少年各方面的机能却非常短缺。黎培德说:“大一寒假时我曾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我说你做两件事,第一件是练练钢笔字,你的钢笔字写得跟小学生差不多;第二件是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一遍。寒假之后我问他,你看了没有?他说妈妈不让读。好像学习就是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这种学习太狭隘了。”
梦在瞬间崩塌
十七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这样烫金的履历拿给谁看都会亮瞎眼。但大多数人只是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优秀的魏永康在20岁的时候被中科院劝退了。不是魏永康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不是魏永康做了什么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这种不可原谅的事情。
主要是魏永康不会生活。
这样的理由似乎很可笑,都20岁的人了,还能说不会生活。但是魏永康就是一个生活很难自理的人,甚至连冷热该穿什么衣服都不太清楚。
北京的冬天,魏永康居然只穿着单薄的衣服,脚下就趿拉着一双拖鞋就在天安门广场上转了一圈。当时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傻子,因为那么冷,这个男生却似乎不明白该穿什么。而平时,他也不修边幅,不和同学交流,甚至连考试和毕业论文都会忘记写。
当然,魏永康不只是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还因为他学了很多东西却不能融会贯通,他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不符合当时中科大的研究生的。
很多年的学习让魏永康变成了一个“书呆子”,只会读书而不能照顾自己,甚至连社交也很困难,而他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却不能代表他的实际能力。
所以20岁的魏永康没有拿到自己的硕士证书就被劝退了。
他的母亲来到学校说了一句令人大跌眼镜的话“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还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他去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他亲妈。
母亲的反思和救赎
还好曾学梅及时的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带着魏永康重新开始。
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教他照顾瘫痪的父亲。
为了让儿子“走出去”,她请同龄孩子来家里做客,教儿子如何待客、与人交流。
在母亲的引导下,魏永康慢慢走出了封闭的小世界,逐渐融入社会生活。
学会了享受生活的魏永康不再每天只知道拿着书籍,他也会和别人在ktv唱歌,会享受音乐,会和朋友一起玩耍,甚至当时自己主动追了现在的老婆。他过了一段很普通的生活,拿着一个不高不低的工资,干着不是很累,但是又不是很能体现他能力的工作。
2009年初,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凭借他的智商,其实让人感觉很正常。反而是他原来的平庸经历,让人吃惊。
他被捧上过神坛,又被粗暴地拉了下来,从天才到凡人,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令人唏嘘。
02
生活中,不止一个“魏永康”,更不止一个“魏永康的母亲”。
五年前,有一则新闻震惊网络:一位留美双料女博士,因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极度缺乏,被企业辞退后无法继续申请签证延期,最终沦落街头。
被遣返回京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片。
这位来自大西北的女孩,是一名妥妥的学霸,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北大毕业后又一路读到博士后。
面对询问,女孩反复说着一句话:“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
其父母也坦言,从不曾让女儿做过任何家务。
现实是残酷的,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与人交际的成年人,即便是天才学霸,也不会被社会接纳。
每一个无法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双不愿离开的手。
去年,日本一位56岁的男子,在父母去世10年后,活活饿死在家中,令人咋舌。
男子年轻时因考试失利无法顺利升学,找工作也是四处碰壁,后来干脆待在家中,成为一名“啃老族”。
随着时间流逝,父母患病相继离世,他则靠着微薄的社会救济生存。
而他啃老的30年间,从不和外人有过多的接触,甚至不懂得如何向人求助。
父亲日记里的一句话,让人悲怮:“我要是动不了了,这个家会怎么样呢?”
网上看过一个短视频:
鸟儿在角落里发现一只虫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鸟追到虫子跟前,张大着嘴巴,仿佛静止一般杵在那儿,好像等着虫子自己爬进它的嘴巴里。
评论里说:那样子,像极了被父母溺爱的孩子。
被喂惯的小鸟,以为张嘴就能得到食物。
被溺爱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便茫然失措。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你不知道的自己》中写道:
人对独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过近的距离,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
他总结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关系过近的危害:
爱和控制成正比例增长,爱得越多,控制得越厉害。
丧失独立性,只习惯跟人的近距离关系。
没有界限感,不容易建立跟他人的关系。
假爱之名,过度包办、过度掌控,将孩子的人生牢牢圈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你以为是爱,其实是害。
03
最近,广州一个6岁小男孩打包卤菜的视频火了。
有一位家长在知乎上发帖求助:
14岁孩子说,“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我该如何回应?
有位网友的回答,堪称经典:
“舍不得用孩子,是父母给孩子最残忍的礼物。
越舍不得用孩子,孩子越不中用。”
良言逆耳,却一语道破真相。
很多父母的惯有逻辑
把孩子当作娇嫩的花朵,万般呵护。
放学,帮孩子背书包。
水果、甜点一到家亲自送到孩子手上,甚至喂到孩子嘴里。
孩子的一切琐事杂物都由父母代劳。
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并且习惯了坐享其成,当然同时也失去了自立的能力。
引用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如果我们要拟定一项育儿原则的话,那么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前几天,广州一个6岁小男孩帮妈妈打包卤菜的视频,火爆全网。
炎热的夏天,穿着背心的小男孩头发已被汗水打湿。
忙了一中午,刚吃进嘴里几根面条,顾客来了。
立刻把面条放一边,帮妈妈打包。
扣盖子,装袋,放筷子,递给顾客,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妈妈说,儿子放学写完作业就会主动来帮忙,在家也很勤快。
网友纷纷柠檬:
“6岁就知道帮家里分担家务,太令人敬佩,长大一定会大有作为。”
其实,做父母,最需要给孩子的两样东西,是根和翅膀。
无独有偶,甘肃11岁男孩石培昊的暑假生活,也引发了全网称赞。
暑假期间,正是瓜果丰收季,由于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石培昊便主动要求到地里帮忙。
他把地里的瓜摘下,运出瓜田,或者在路边接瓜,帮忙装车,每天顶着烈日劳动8个小时。
这项农活,他从七八岁做到现在,可是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乡下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
如此有担当的小男子汉,被网友称赞为“最强后浪”。
只有让孩子扎根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明白责任担当,孩子才能真正自由飞翔。
越舍不得用孩子,孩子越没用。
害怕养废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舍不得用孩子,是隐藏最深的捧杀。
而成长,则意味着孩子必将经历一段痛苦的过程。
趋甜避苦,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子女将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
网上有一句话:“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这几天,27岁刚刚博士毕业的张霁,因为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并拿到最高档年薪201万,受到全网瞩目。
可是纵观张霁的成长履历,他其实并非“天生奇才”。
他就读的本科院校,原本是一所三本大学,还是一所民办高校。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还是他高三复读了一年的结果。
正如张霁回应媒体时所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型选手,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己后天的努力,也和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影响息息相关。
张霁说,从懂事起,父母就特别尊重他的选择,从来不会替他做任何决定,而是全力支持他,经常鼓励引导他。
如果张霁需要买一个什么东西,父母不会一下子让他轻易得到:“比如,有个东西100元,爸爸会出95元,另外5元让我自己去赚。”
父母的尊重和放手,让他成为了独立有主见的人,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最终不负众望脱颖而出。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性格和灵魂的独立,才是一个孩子行走世间,最大的实力。
04
《小别离》中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新学期幼儿园的门口,那一幕幕“惨烈”的离别大戏,曾经看哭了无数人。
被送进幼儿园的孩子,哭天抢地,死死扒着妈妈的衣服,一声声“妈妈……”叫得撕心裂肺。
狠心放手的妈妈,上一秒故作坚强笑看孩子走进教室,下一秒转身,就捂着嘴巴哭了出来。还有不少父母久久徘徊在教室外面,对着玻璃窗望眼欲穿:
孩子会好好吃饭吗?
睡觉找妈妈怎么办?
会不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
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会面向老师对答如流,会站在舞台展露自信,我们终究明白:
蚌只有经历磨砺才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雄鹰只有在一次次被扔下悬崖的绝境后才能展翅高飞。
孩子就在分离的那一刻,长大了,勇敢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这三件事清晰地划分了我们与人相处时应保持的界限。
/每日好货分享/
都是大牌原单货原厂货海关货
分享给你们性价比最高的
大牌好货
扫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