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首次证实轰-6H高原驻训:可一击摧毁敌方工事
发布时间:2020-09-09 20:22:41来源:演兵场
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官方微博账号@中部战区发布刊登了一组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奉命参加高原驻训的组图,透露出重要讯息。
图片说明:轰-6高原驻训@中部战区
演兵场发现,该场站在驻训时负责轰-6轰炸机的维保工作,这也是解放军首次公开证实轰-6H轰炸机在高原地区驻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解放军公布轰-6高原驻训的时机也颇耐人寻味。昨日深夜,中国西部战区发言人发出一份声明,称印度军队星期一非法越线进入班公湖南岸,并向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45年来,中印边境没有一声枪响的局面,被印度人单方面打破了。
资料图:7月6日,喀什机场上的解放军战机
随着今年5月以来中印边境纠纷的不断持续,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地区不断成为头条新闻,中印两国的兵力调动也成为了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例如,美国分析人士分析欧洲航天局哨兵2号地球观测卫星7月6日的开源图像得出,距离边境纠纷仅仅五六百公里的新疆喀什机场,解放军至少部署了6架轰-6轰炸机。
轰-6轰炸机是中国空军除伊尔-76平台和运-20平台之外体积最大的飞机,仅自重就达37吨,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打击能力。加之其比较好的改装潜力,此前已经有轰-6D、轰-6G、轰-6H、轰-6K、轰-6N和轰-6G等型号面世,构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六姑娘”家族。
资料图:轰-6是中国战略空军的要素之一
而“六姑娘”家族的不断迭代升级,标志着解放军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各型轰-6的不断面世,不仅意味着我军武器装备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得到稳步提升,也是解放军轰炸机部队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步骤。
图片说明:两个重挂架+黑色鼓包@中部战区
从中部战区公布的图片来看,此次高原驻训的轰-6轰炸机机头为开放式结构,翼下有两个重挂架,机尾腹部有黑色鼓包,大概率为轰-6H轰炸机。该型轰-6于1993年5月正式开始研制,1998年12月2日完成首飞,2000年5月完成定型试飞,2005年1月14日设计定型。
国庆60周年阅兵式时,以3个3机楔队的队形飞越天安门的就是轰-6H。当然,轰-6H在“六姑娘”家族中不算“年轻”,远远不如轰-6K、轰-6N和轰-6G这些“后辈”。但如果放眼2009年,凭借5000多公里的飞行距离,轰-6H绝对中国所有作战飞机中航程最远的。
资料图:K/AKD-63空地导弹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轰-6H可以使用的一款重器——K/AKD-63防区外空地导弹(下文简称KD-63)。2005年中俄“和平使命”演习时,解放军轰-6轰炸机曾经距离目标60公里外发射二枚KD-63并准确命中,使得“轰-6+KD-63”这一对组合名声大噪。
KD-63导弹于上世纪90年代立项,于2000年靶试成功,2002年定型投产并装备部队,让人民空军首次拥有中远程防区外火力投射的武器,大大提高了空军对地打击能力。
资料图:地勤人员为轰-6安装KD-63B
基础款KD-63采用电视制导,升级款KD-63B改了红外制导,进一步提升了精确打击的能力。该型导弹采用腹部进气,布局和小型飞机类似,拥有一对翼展超过两米的机翼,在空射导弹中绝对是个“大个子”。由于“三围”实在太大,KD-63目前几乎成了轰-6“专用武器”。
KD-63最为人津津乐道是其重达半吨的战斗部,足以保证其能有效摧毁受到岩石和钢筋水泥保护的战略目标。不久前,在东部战区“红旗师”宣传片中,该部队的轰-6轰炸机实弹训练,两座混凝土靶标一前一后被KD-63击中,被剧烈爆炸瞬间粉碎,场面极为震撼。
资料图:KD-63将目标小楼抹平
凭借500公斤的超大弹头加持,“轰-6+KD-63”组合可以对敌方的重要工事产生很大的威慑力。央视曾播出过轰-6H投掷KD-63空地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画面,导弹不仅精准命中目标,一座5层大楼被一枚KD-63导弹炸得粉碎。
今年2月9日,解放军东部战区曾组织海空兵力实施战备巡航,成体系出动驱护舰、轰炸机、歼击机和预警机等多种武器装备,空中兵力经巴士海峡、宫古海峡绕台巡航飞行。而在当时,空中编队的两架轰-6K各自携带了两枚KD-63空地导弹,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少岛内媒体的高度关注。
然而,KD-63并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初中期的制导过程也会让轰-6K陷入十分危险。也就是说,轰-6挂载KD-63导弹执行作战任务,往往会选择在有明显制空优势的区域进行。
图片说明:@中部战区
无论如何,轰-6H挂载KD-63导弹依旧极具威慑力,从发射到攻击完毕仅需4分钟,精确度最高能达到半米之内,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空中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