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顾佳有离婚的勇气,我没有” | 现代人离不了婚的4个原因

发布时间:2020-08-13 14:20:27来源:医知袋鼠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作者|三木水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三十而已》,关于30+女性的话题,最近频繁出现在大众视角里。

《三十而已》中,钟晓芹和顾佳先后离婚,让人感慨,女性想要追求幸福,到底有多难。

看着大家迈入婚姻后一地鸡毛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连离婚的理由,都不带重样的。

从生活琐碎,到家庭大事;

从误会重重,到三观不和;

从无话可说,到出轨背叛。

但是,我们没有活在电视剧里。

电视剧里,钟晓芹和顾佳可以说离就离;而现实里,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

即便婚姻千疮百孔,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将就”下去。

总有来访者向我诉说婚姻和感情中的种种遭遇和不满。但是,话锋一转,他们会告诉我:

离婚,从来不是一个选择。

他们找我咨询,的确不是为了离婚,而是为了如何能在这样的婚姻中,更好地支撑下去。

不仅仅是我的来访者,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这样。

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告诉你很多现实原因,比如经济、孩子问题等等。

今天,我们不妨看看,除了这些信手拈来的种种现实原因,到底,还有什么原因阻碍我们。

在我看来,离不了婚的背后,藏着4个心理模式。

01

模式一:婚姻是一段离不开的共生关系

讲到无法离婚,经常有人会说:我离不开这个家庭。

一想到离婚,就觉得一切空空的,找不到其他生活的支点和依靠。

其实背后讲的是一种状态:共生。

共生在中国家庭中很常见,在这样的家庭中,每个人的情绪和成长,都在互相绑定和牵扯。

有的孩子长大结婚后,还是会因父母的情绪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有的父母一辈子都在替孩子承担人生责任,百般无奈但还是无法撒手不管;

有的夫妻经常吵架,互相限制彼此的独立和发展,一方的情绪波动总能激起另一方的脾气......

但即便很痛苦,每个人却不具备离开的能力。

因为他们不曾在成长中学会分离。

大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生出一个分离的动力,但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来完成分离。

这个外力,最好是来自父母。

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祝福和推动,我们就能越走越远,最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没有父母最开始的“推一把”,我们可能难以走出原生家庭,并且很容易习惯共生的模式。

深度共生的人,根本离不开原生家庭;而自我功能比较好的人,成年之后往往会借助婚姻,离开原生家庭。

就像许多来访者说的:我结婚,是为了摆脱原生家庭。

但尽管离开了原生家庭,“共生”依旧是我们习惯的关系状态。

我们尚且不具备明确边界、清晰自我、独立自主的能力,一定要与一个人共生在一起,才可以活。

所以在我们离开原生家庭的共生关系、走进婚姻的一瞬间,我们就与我们的另一半深度绑定了共生关系,各种情感和发展都绑定在了一起。

此时婚姻成为了一个共生基地,那么,婚姻的破裂,就直接可能导致共生中个体的凋零。

02

模式二: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一部分,以此完善自己

婚姻中,我们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

一方对另一方持续地抱怨和不满,但是,婚姻却可以一直稳定存续。

比如,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老公对她几乎百依百顺,但是,她对老公仍然不满意。

虽然,她理性上也知道老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她就是忍不住对老公有莫名的火气,并且,总是嫌弃对方为什么没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得更合自己心意。

事实上,这类婚姻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式是:一个人被当作另一个人的“自体客体”。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将另一个人,当作了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用来拓展和完善自己的功能。

上文说的这位来访者,她会肆意“使用”老公。

比如:

她会把她的想法,强加给老公,让老公听从;

她会安排家庭的所有事情,包括度假,让老公执行;

她的所有快递,都是寄到老公公司,由老公带回家;

如果她周末加班,也要老公调时间配合她一起加班;

在她有需要的任何时候,老公都应该在;

如果她不高兴,老公应该懂,否则她会非常生气;

老公需要随叫随到……

诸如此类。

就好像:她老公是她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老公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为什么她还会这么不满呢?

事实上,越是这样,她对老公就越会有诸多不满。

因为,当她“肆意使用”老公的时候,老公就被当做了她自己的一部分,但事实上,他们不是一个人,没有人可以像她想象中那样,完全满足她。

可是尽管不满,她也不会离婚。因为:

第一,对方已经成了她的一部分,离婚意味着切掉和失去这个部分,所以她不会轻易尝试;

第二,她潜意识中似乎知道,离婚之后,需要再找到一个可以配合她的人。但是,这个概率很小。

这样的婚姻,无关爱情。

而是对方是不是足够“配合”,足够受我们的“支配”,愿意成为我们的“手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此时离婚,就是砍掉手脚。

太痛苦,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03

模式三:把婚姻当成了安全的容器

第三个让我们无法离婚的原因是:

我们看重婚姻的容器功能,用它来承载我们最基础的需求。

例如生活的稳定感、满足社会的期待等。

这时候,爱不爱都没关系,只要婚姻存在就足够了。

我的一个朋友,他和他太太经常吵架,各忙各的,各玩各的,把离婚挂在嘴边上,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一定不会离婚。

他告诉我的原因是,后方稳定了,他才能放开手脚去打拼事业。

他的太太也是事业型的女人,所以,这一点对于他的太太而言,同样适用。

对于他们的婚姻而言,两个人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充分尊重各自的自由,但是,婚是不会离的。

他们把这个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似乎,婚姻在,他们就很安定,心里感觉踏实了,觉得安全、稳定。

稳定之后,基本安全感的需求被满足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才能发展出来,自己也才可以能量饱满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生活就是五彩缤纷的。

而如果,婚姻不在,那么首先被触发的,就是安全感的焦虑。

在这种焦虑下,那些更高的关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关于生活中更多五彩缤纷的需求,似乎都没有心思触及。

显然,婚姻在他们生命中的意义,也早已不是“爱情”这么单一。

婚姻存在,才有精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婚姻一旦不存在,人生的底层就开始崩塌。

这个时候,婚姻作为容器,对彼此的涵容和支撑的作用就非常大。

所以尽管没有了爱,还是离不开。

04

模式四:我不配拥有一段更好的关系

这个模式,也经常出现在离不了婚的人身上。

意识上,我们在追求幸福,而潜意识上,我们往往在追求痛苦。

很多婚姻的存在,不过是我们选择一段婚姻,让我们去体验曾经熟悉的痛苦。

婚姻中的潜意识重复,当我们从对一个人心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

以前习惯被抛弃,在婚姻里也形成了被忽视的模式;

以前习惯被控制,在婚姻里也经常受限制。

因为这些痛苦,让我们感到熟悉和安全。

体验痛苦时,我们往往也有隐秘的快感。

这就是潜意识的重复。

而重复的背后,是那些过去的创伤和防御,它们附着在内心里,没有真正离开过。

不止一位来访者,满怀忧虑地告诉过我,许多文章里都写那么多人经历了一个“点石成金”、“醍醐灌顶”的过程,为什么自己没有。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因为,有些创伤的形成,坚如磐石,历时弥久;

而有些防御,层层叠叠,又太过于牢固而隐蔽。

心理咨询就是那个剥洋葱的过程,并不舒服,也少有捷径。

需要一次次的察觉、哀悼和探索,才有机会告别痛苦的旧模式。

许多人希望的婚姻是美好和谐的,但真正这样的婚姻摆在面前,我们却又感觉不适应。

这背后,还是潜意识的重复在作祟。

它带着我们习惯的痛苦模式,一次次告诉我们:

我们不配。

因此,也没有力气和勇气去完成真正的分离。

05

最后,无论离婚与否,试着从一片废墟中站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婚姻,和爱情无关。

也许最开始会披着爱情的外衣,但是,一旦走进婚姻,就渐渐失去了爱情。

这些婚姻,不是为了有多爱,而是为了能安全地生活下去。

无论是把婚姻过成共生关系,还是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无论是把婚姻当作容器的存在,还是潜意识中我们不配拥有更好的关系,都是我们自己身上曾经出现了创伤和缺憾。

而这些过去的影子,显然还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看清影子,这才是打破重复,全新的开始。

所以,虽然现在大家提倡离婚可以脱离痛苦,但如果你没做好准备也无妨。

也许需要长期的探索才能拥抱一段更好的关系,也许我们可以接受另一种形式的婚姻。

无论如何,不用逼着自己学习顾佳离婚。

而是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往和惯性,看清曾经的哪些创伤,还在影响今天的自己。

作者:三木水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带你从心理学看透世间万象。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医知袋鼠

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商务合作

可添加袋鼠麻麻微信哦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