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入取通知书 和你家孩子距离只差个体育老师
发布时间:2020-08-08 14:22:03来源:掌上运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推荐公众号:顶尖运动员
属于专业运动员的公众号
听说运动健将都在关注哦
●扫码关注我们
还记得去年7月3日,“我的事业我的祖国”2019年清华大学毕业长跑暨千人合唱活动在清华校园举行,3000余名清华研究生毕业生展开围绕校园的毕业长跑。正所谓“无体育,不清华”清华学子开学第一课是“体育”,最后一课还是体育。
2020,8月6日上午11点,随着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饱含祝福与期待的录取通知书封装好交给中国邮政快递员,清华大学2020级本科录取通知书发放工作正式启动。
乾坤全在内页里,新版通知书的设计灵感源于清华校歌里一句:“水木清华众秀钟”。
“众秀”不仅包含了荷塘、二校门、大礼堂等体现清华历史底蕴的风景、建筑物,通过各种意象,传达清华的育人理念,收藏价值与纪念价值俱佳。
右侧录取通知的底纹,采用小紫荆花造型组合铺开,文书边框取自“无穷∞”概念,代表清华学子凝聚一处,未来宽广无限可能。
融合了校园美景和人文底蕴的横开本录取通知书,插画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最惊艳通知书”预定!
这波操作,又忍不住让人想起,清华以往连续2年靠着酷炫精致霸占热搜的立体校门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之难考众所周知,但你知道清华对体育有多重视吗?
不要以为你只是学习比不过学霸,其实体育也比不过,清华的体育措施:新生“第一堂体育课”、20公里野营拉练、本科四年体育课、下午四点半强迫运动”、每年测试3000米(女生1500米)、每周参加2次阳光长跑、“赤足”运动会、人生启航毕业长跑、自主招生增加体测、建3000米步道、足球MOOC课程、校园马拉松、体育冬令营、新生必测游泳……。
清华起始于大清体校,在延续了百余年传统熏陶下,体育早已成为清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所大学,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应该有自己的办学行为。
在大家都在谈论中考、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的政策时,清华大学曾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方案”,对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除了国家规定的招生优惠政策外,还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清华大学每年自主招生自主认定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60分,对自愿参加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对一个个体而言,这相当于8%~50%的优惠幅度。
在1分就能挤掉成千上万人的高考独木桥上,拿出5分的优惠,堪比周末大甩卖了,更何况还是清华大学!
不仅如此,在具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200多所所高校中,清华大学的招生项目是最多的,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健美操、射击、击剑等8个项目。
清华大学是什么样的学校?那可是无数家长从胎教开始就给孩子树立的远大目标,如今,不但跑的快、跳的高、掷的远,而且足球踢得好、篮球打得好、游泳游得快、健美操跳得好,就能享受他们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优惠政策,这得让多少家长“悔不该当初”啊!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坦言:“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一种拼搏的气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施一公喜欢运动,当年是校田径队的成员,竞走记录的保持者,也是清华长跑原纪录保持者。
“奶茶妹妹”章泽天在高一时获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亚军,并顺利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章泽天成绩优秀,曾考入年级文科前十名。她凭借聪慧和毅力,在高三学业水平测试中全A成绩,后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
考清华大学有多难
知乎上曾有人问,高考考上清华大学有多难?
迷糊说,“到了高三才知道,全市高考裸分能去清华的,这几年从来没超过三个人。
陈才源说,“老实说在高考完之前我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考上清华,我其实就是一个好运的人而已。我的高中母校也是省重点,是个县一中,11年就我一个考上,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也一直没有等来学弟学妹。我们县58万人。”
你和清华学霸的距离,也许就差一个体育老师!
运动能提高学习成绩
美国“零点体育计划”有一个实验清楚地证明了运动跟学习的关系。
芝加哥附近某所中学,实施零点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结果发现体育课后,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
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
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从研究结果看来,每个学生都得运动,学生更需要每天运动。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才看得进去书;另一方面增加大脑血液的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读书才有效。运动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对学习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打球、游泳,做各种运动。
清华历史上的体育锻炼
一则清华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游泳、否则不能毕业的新闻,引起众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其实,正如学校体育部负责人所回应的,这个要求并非新举措,清华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过。清华大学对外证实,从2017级开始,该校学生必须通过游泳测试,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有特殊情况除外。清华大学认为,体育也是一种能力。事实上,重视体育是清华悠久的传统,体育锻炼蔚成风气贯穿了清华的百年历史。
建校初期的“强迫运动”
早期的清华,曾以“三好学校”著称,这三好指的是校舍好、英文好、体育好。1911年2月拟订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把“体育手工类”列为学堂的十类学科之一。当时,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强迫运动”。1931年出版的《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曾刊载《清华二十年来之体育》,其中记载:
清华由宣统三年至民国七年期间,虽无体育正课,但实行强迫运动。其法:即于每日下午四时后,将全校各处寝室、自修室,以及图书馆、食品部等处之大门一律关锁,使全体学生到户外运动场,投其所好,从事运动。……此法行至民七体育馆已落成,体育课改为正课后为止,是为清华强迫运动时期。
1921年,《清华周刊》本校十周年纪念号介绍学校体育教育情况。
那时校园面积已有数百亩,而学生只有四百余人,所以要在绿树成荫、荒丘小溪比比皆是的清华园,找个地方“躲”起来读书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当时担任体育部助教的马约翰一到锻炼时间,就拿着小本子,四处寻找学生,说服那些躲避运动的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为什么如此强调体育锻炼呢?
马约翰曾深有感触地对校长周诒春说:“清华每年要送出一百名学生到美国去,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不能送出‘东亚病夫’
为了督促学生锻炼、检查运动效果,学校提出了具体标准。1919年《清华一览》在“体育课程”篇章中,阐述了“体育实效试验法”,并规定试验注重的几点内容:甲、康健;乙、灵敏;丙、泅水术;丁、自卫术;戊、运动比赛时具有同曹互助之精神并能公正自持不求徼幸。1927年,《清华周刊》刊登教务主任梅贻琦的文章《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其中就体育讲到:
凡在校诸生,每学期皆为必修,学分固不算在学分总数之内,然非体育及格者,不得与毕业考试。
近代体育教育家、时任清华体育部教师的郝更生也在1927年撰写了《十五年来清华之体育》的长文,其中同样谈到:“高级生赴美游学时,皆须经过以下两种试验,不及格者,即不能毕业”。两种试验,一是灵敏试验,二是游泳20码。
马约翰先生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著名学者吴宓和梁实秋,都曾因体育测试不过关而补考,吴宓还因此延迟了毕业和留洋。清华体育从来就不“温柔”。梁实秋后来在《清华八年》一文中,生动地回忆了强迫运动的经历和补考游泳的经过,并不无惋惜地说:“……可惜到了高等科就不再强迫了。经常运动有助于健康,不,是健康之绝对的必需的条件。”
“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保持了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学校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劳卫制,即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这一年全校参加劳卫制锻炼的同学达95%以上,只有病弱同学未参加。年末举行劳卫制验收,80%以上的同学达到及格标准,有25%的同学达到优良标准。1955年2月,《新清华》公布各年级男女生劳卫制测验计划,内容有体操、跑步、跳、掷、爬绳、游泳、引体向上、俯卧推伸等。
“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
清华重视体育运动,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运动技能,而在于爱国,在于全人格的培养。马约翰先生常说:“体育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2001年初,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体委主任陈希在全国高校体育工作研讨会上讲话,指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真正体现‘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指导思想,必然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的价值体系中,要坚持‘育人至上’的原则,即培养人是学校体育的最高价值。”清华大学做到了将体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其实,清华大学这些所作所为只是给了体育在教育中本应有的地位,体育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人们现在之所以认为清华大学重视体育这种行为是特立独行,还在于人们误解了体育,没有用现代观念看待体育。体育是什么?体育是强身健体,体育是精神意志,体育是与智商、情商一起构成现代人完整人格的动商。
王宗平也认为:清华大学体育部这么牛,就是站在了智商、情商、动商三商一体的现代人才培养的高度。除了执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和要求外,清华大学还有许多自己的“学校体育行为”,可圈可点,难能可贵!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
推荐公众号:运动冠军
扫码关注我们
听说百万运动健将都在关注哦
推荐公众号:泳匠联盟
一起分享游泳点滴!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ID:go-swimmer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泳匠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