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从高考后填志愿说起谈职业生涯规划

发布时间:2020-08-07 08:22:11来源:大唐财富智库

就中国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言,大部分的人都是从中小学毕业就踏入社会工作。在农村当农民、到城市当学徒学一技之长、到工厂当工人或到商店当店员。1980年以前大学每年录取28万人,录取率都在5-10%之间,大学可以说是真正的窄门。

这些少数的大学生毕业以后由国家针对专业分配工作,毕业后的就业完全不是问题。为了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提升内需与高端人才发展的需要,当年大学生录取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接下来录取人数迅速扩展,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工作制度。

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人,估计的录取人数915万人,以政策上提出高职院校继续扩招200万人来计算,今年的录取人数将会达到1000万人左右,考虑缺考的情况,录取率高达94.4%。

高中或高职毕业生想要念书的人不愁没有学校可以念,这种情况在台湾地区20年前就发生过,由于大量专科学校转为大学学院,大学招生人数比报考人数还多10%,6科总分18分也进得了大学。

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如上一代没有大学可念必须提早工作的情况,但也面临着上大学后没有分配工作的机会,与高校毕业后找工作不易的压力,因此事业规划的抉择要从大专院校入学时选择志愿开始。

高考制度2015年以后各省多改为先考试再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方式,收到高考成绩后,填志愿时的三个因素,选城市、选校、选系,应考虑的重点如下:

1.选城市

大学毕业后,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地域就业倾向性。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要么选择学校所在地,要么选择户口所在地。因为外商企业与大公司招聘基本上只会去全国或全省最好的几所高校招聘,其他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本地企业消化。

本省考生在报考当地院校时,往往会容易被录取,不仅招生名额多,而且分数会低一点,报考外省院校相对来说录取分数会高一些。如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利于拓宽自己的视野与人际交往。

一线城市的平均薪酬高,但相对的生活支出水平尤其是房租也高,选择一线城市的普通高校者应有心里准备。如果你的高考分数一般,还是要优先考虑与未来的就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

大四有机会实习的时候,学生找工作也会优先选择当地的企业。有些城市的高校在某个专业领域特别强,与在地的相关产业有建教合作,有些城市大学生落户的条件特别优惠,也是考虑的因素。

2.选学校

中国薪酬网公布了“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985和211名校的薪资水平远远高于普通高校,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985和211名校的毕业生薪资优势更明显,平均薪酬可达1万元以上。

二本大学的平均薪资只有名校的一半,专科毕业生只有三分之一。能上那一种等级的学校取决于录取分数线,分类或分批,每个省市不一样,文科一般会高于理科。

由于学校排名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差距大,中国的平均高考复读率高达25%以上,跟其他国家比起来都算高的。有些学生本身的成绩不差、为追求更高层次名校而主动选择复读的“高分复读生”占了不小比例。

尤其是来自小城镇或农村的学生,以前能上大学就是地方上的荣誉,现在要考取“名校”才能成为向上流动翻身的机会。

3.选专业

就未来的就业机会与待遇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吃香,毕业后薪资差距可达两成以上。“3+1+2”新高考模式下,除了国英数基本科目以外,文科考历史,理科考物理,再选两科考试科目直接与最后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关。因此把专业的选择时点又推前到选择考试科目之时。

虽然这些高中刚毕业,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可能还未能掌握自己真正的志趣;但现在先考试后填志愿的方式,一些大城市会举办大学招生博览会,各大学的特色宣传、各科系的学习内容及出路展望,辅以可测试能力的性向测验,可提供准大学生选校选系的参考。

准大学生若能勤于搜集相关资料并参考亲友或学长的意见,衡量自己的特殊才能与兴趣来做抉择。专业选择是职业定位,不仅关系到在大学学什么,更关系到今后干什么。

学业规划是生涯规划的起步,而生涯规划攸关一生的收入流量变化,是个人理财上累积财富的源头活水,因此准大学生应慎重的踏出这个第一步。虽然以后的谋职不见得与所念的系所有关,但若能学有专长且学有所用,科班出身的身份在很多注重专才的理工或财经领域行业还是比较吃得开的。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可以上一个排名高的学校冷门或不是你理想的专业,也可以上排名低的学校热门或者是你更有兴趣的专业,应该如何选呢?

根据2018年台湾地区人力银行调查,有62.7%上班族透露,当初在选填大学志愿时,主要“选系不选校”;其余37.3%才是“选校不选系”。进一步观察两者薪资水平发现,“选系不选校”的薪资还高出17%。这个结果可供大陆地区准大学生们填写志愿时的参考。

名气、兴趣、性向与未来出路,是准大学生选择志愿的主要考虑因素。有悠久历史、毕业校友活跃于政商舞台的名校,自然会受到青睐。在往后漫漫生涯路中,出身同校的情谊使得长辈校友热于提携后进,也是事业成功因素之一。

但是新的学校聘用刚学成归国的教授讲师,可学到最新的观念,亦有可取之处。兴趣与性向是选择专业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兴趣源自于成长阶段中培养出来对某些科目的特殊爱好,性向则显示个人学习能力与天赋的特质取向。可以性向测验显示自己的潜能那些较突显,选对科系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发展,比较能够得心应手。

未来出路是一个很现实的考虑。即使有些大学以建教合作计划来保证毕业后的首次就业,也不能保证往后职场生涯一帆风顺。大学各系招生的名额,应要考虑近几年就业趋势的变化。

准大学生在理想色彩背后,多少也要顾虑到所读科系对未来就业的助益。从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中、从《院校招生章程》中、从各院校网站上,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修业年限、毕业后授予的学位及就业具体流向等事宜,才能“慧眼识真金”,迅速地揭开专业面纱,将专业内涵了解透彻,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

电子资讯与金融服务业是目前的热门行业,但有志深造者也可以在大学先念理学院或法学院,经由严格的思考逻辑训练打好理论基础,在研究所阶段再念应用导向的资讯工程或管理科学,可让自己有较大的弹性因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满街都是,已成为进入白领阶级的最基本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希望更高的学历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

有的选择念国内研究所,有的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也有很多人先累积了两、三年工作经验与积蓄后再出国深造,这些都算是对自己“人”这个资源的加强投资,在同样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高学历通常还是可以多几千元的底薪,不过若仅止于此,在往后的表现不能高于学历较低者时,此部份的优势会很快耗尽,当初牺牲可工作的期间来深造学费与机会成本也都没办法回收。

学有专长并学有所用,是人力投资的目标。但在学历之外,掌握机会的眼光与人际关系的经营,在迈向管理阶层的路途中可能更为重要。大学毕业只是起步,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之下,社会大学的历练是永远学不完的。

最后还是要提到,毕业后才觉得所学的专业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业怎么办?首先还是要去尝试自己专业的工作。毕竟是大学读了4年的专业,里面有着4年的时间成本在里面。

尝试自己专业的工作最好是到这个行业最好的公司去体验看看,如果确实不喜欢或力不从心,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可以幻想的空间,可设法在1-2年的就职期间培养自己比较有兴趣的其他专长,考取相关证照后,再果断转行。

如果你从事这个专业觉得不快乐或难以胜任,觉得用大学四年时间学习了这个专业,如果不从事这个专业会很浪费,那么如果你从事了,你将会是浪费了一辈子。

虽然前面我们一直强调选择专业在事业起步时的重要性,学有所用是理想,然而“学非所用”也是全球普遍现象,职场的竞争是现实的,应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强化调整本身专长或培养第二专长,才能在每次转职求职的面试过程中脱颖而出。

中年以后的高阶转职,注重的是管理领导能力、沟通谈判技巧,国际观的视野与经营方向的判断。唯有力求精进,建立行业内的知名度,让自己炙手可热,才能成为生涯转换的常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