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看不懂”的满分作文该戳中谁的痛处?

发布时间:2020-08-06 08:22:32来源:知著网

「什么时候好的应试文章就是好文章,好文章就是好的应试文章,这样的“严格”才会在真正意义上走下竞技场,让文字与文字单独去做斗争。」

最近,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高考满分作文引发了一场大范围讨论。这篇刊登于浙江教学月刊公众号的文章,是“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系列稿件的第一篇,却也极有可能受舆论的影响成为该系列的最后一篇。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一篇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无论是在行文风格还是在观点论述上,都呈现出了少见的“晦涩难懂”:如文章开头第一句便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论述以及使用了“嚆矢”一词,这种不常见的词汇加大量哲学家的搭配,撑起了整篇文章的风格基调。

▲《生活在树上》文章第一句

这也是为何这篇文章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阅评组与大众对上述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是矛盾的。

从推送中附加的阅评组意见中可以看到,阅评组老师认为文章虽然晦涩,但是好在“思维深刻”且“稳当”,除此之外还“逻辑严谨”、“没有多余的废话”,材料的引用也并非一般的“充门面“,体现出考生拥有较多的阅读量,整体上来看是具有突破性的“个性化写作”。

▲阅评组意见

但在许多人眼中,这种充满“高级感”的华丽的辞藻和大量引用不过是为了迎合应试规则的另一种“八股”,文章的“难阅读”正是文笔差的体现。

▲网友评论

相关的讨论焦点也一直在变:有针对这篇文章本身好与坏的讨论,有对于应试作文的讨论,还有对于何为好文章的文学性讨论。那么当我们讨论这篇文章时,我们究竟该讨论些什么呢?

晦涩or平实:被模糊的焦点

从普通的观众到各专业领域的学者,我们在用不同的目光对这篇作文进行审视时,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命题:这篇作文是一篇好文章吗?

争论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论是应试还是不应试,好文章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高考作文就应该放在应试的框架里来判断。

那么这篇文章究竟是好是坏呢?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那些较为常见的语文素材积累:没有今年的感动人物或者其他名人事迹,西方哲学家的论断反而频频出现。从海德格尔、尼采、麦金泰尔韦伯到达达主义,唯一让读者感觉到“接地气”的论据可能就是矿工诗人陈年喜了。

▲文章段落

先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正确地使用了这些较为复杂的人物思想和主义,这些在高中教育中较为少见的名人以及相较于大众而言专业性更强的词汇,使这篇文章在词语和论据的使用上充满了一种由读不懂带来的“高级感”。

而文章的批评者也大多认为,偏僻冷门词汇的使用增加了文章理解的难度,有一种“傲慢”的炫耀感在其中,文章写作的目的偏离了让读者理解进而达成沟通的目的,转向了展现自己的知识积累。

▲《南方周末》评论

但无论是“晦涩”,还是引用丰富,或者说“雕琢”其实都不应该成为评价这篇文章的标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知识含量大”,“看不懂”就简单地批评一篇文章一样,评价标尺应该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判断,而不应该是仅凭外在“形式”或风格而论。

比如对于写作风格而言,有关“平实”和“华丽”文风之争自古有之。我们在课本中都学到过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辞藻华丽的代表作之一,通篇的用典以及对于句式对偶的精心雕琢,并不妨碍我们一边寻找释义一边欣赏它的美。

▲《滕王阁序》

“辞藻华丽”与“平实”到底孰优孰劣,这个问题也许需要交给文学家来做判断,亦或凭借个人喜好来做选择。但说到底,雕琢的文字是一种风格,平白是文字也是一种风格,风格仅仅是载体,文章立意、结构与文章的整体美感才是能用来做为“标准”的核心。

因此,回到这为作者写的文章,“晦涩”并不是错,就像“平白的语言”也不是错一样,讲一个好故事,阐述一个好观点就很好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花绣的特别精美而反感他,“空心与否”才是关键。

武大哲学系的教师就在微博发布了他将文章翻译过的白话版本,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这篇文章虽然有引用大量哲学家的话,但是打破阅读的壁垒再看,这篇文章的逻辑论证和立意并没有达到表面上看到的高水平,因此对于对这个评分持有批评态度。

▲武大哲学系老师的微博内容

无论是否支持上述观点,上述行为——了解之后才有发言权,不仅是对自己言论的负责,也将讨论的焦点聚焦于更理性的空间:文章本身的立意是否足够好?而非仅仅因为“难以看懂”就简单地做出判断。

割裂:好的应试文章与好文章

但对于这篇文章的讨论,并不会因从纯文学的角度得出结论而停止,因为附着在这篇文章之上的其他因素无法回避。

如果仅仅单纯去评判文章的好与坏,那么也就不必放入到高考框架中去审视。但如果要评判作者写作的态度是否足够“端正”,那么考虑作者的高考身份就是必要的。

作为一场竞技性的比赛,高考作文一定是有“比赛规则”的。每年的考试大纲,或者可以称之为评分标准,就像一面旗帜指向拿“高分”的方向。

如在2019年的高考语文大纲中,就对于作文作出了以下几点要求:要深刻,可以透过观点看本质;要丰富,论据充实;要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要创新,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

▲2019年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显然,这里的要求虽然大部分都包括了好文章应该有的要素:比如最好要深刻,要丰富,要有文采,最好还有个性。但是其他一部分,如论据详实,一定要创新等很明显是赛制的特殊要求。

还需注意的是,在文字的规定之外,隐形的要求同样存在。比如要在规定时间内写作,还要能在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理解。这些显性的隐形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拿“高分”。

在“高分”指挥棒的指挥下,三段式的结构、大量时新素材等“套路”应运而生,写着“满分作文”标题的教辅书占领教育书店。

▲各种满分作文教辅

这是我们必须去承认和面对的事实,我们需要去面对这样的断裂:高考作文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文体,新的体裁。作为文章,它被要求迎合一些规则,而这些规则又是极易被量化、被固化的。再加上高考作文本就是命题作文,规定了立意的方向,这也就意味着,高考作文很难脱离具有明显目的性的写作动机。

而在所有的考生都在追逐“满分作文”一个目标时,其实我们忘了“满分作文”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文章可以分优劣,但是却很难比出一分一分的差距。

还记得诞生于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吗?由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联合《萌芽》杂志举办的作文大赛,理念就是要“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提倡“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和“真体验”。

▲新概念作文大赛

在当时,从新概念诞生出的文章,当然不是一篇可以应试的好文章,但是回过头想想,这类文章被认可本身就代表着我们认识到了割裂的存在。

所以在这场争论中,我们应该看到,有关“应该放到高考视角评价”与“作文好坏只在本身”两种观点之间的不协调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应试作文与作文的割裂。

而只有真正地面对断裂,才是弥补的开始。

公平:反思“满分包括谁”,也许比满分本身更有意义

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断裂?

既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简单道理在这个赛场上必须被打破,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公平”。

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也许回归高考作文的标准来衡量才是最合适的。用过于专业的角度去批评立意的不成熟,或者用过于旁观者的角度去批评文字的过于雕琢,对于这位考生而言都不太合适。

也许有人会觉得,对这篇并不完美的高分作文的“温柔”就是对“断裂”的妥协,亦有踏入犬儒主义的风险。

但知著君觉得,在无法改变高考是一场比赛的情形下,改造规则、尽可能的用规则达到公平才是最有效的下一步。

对于这一篇文章而言,最合适的办法也许是和同层次的作文来比。这也是为什么知著君对于这个系列面临停更感到遗憾,并十分期待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因为只有继续公布其他高分作文,我们才能看到这篇“满分”作文是在与谁同台竞技,是否有其他在内容、逻辑或者文笔上足够好的文章也得到了认可。只有这样,现在最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个分数是否值得,是否公平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也有许多人都担心,高考作文放出这样的范文会有不好的导向,但删除这篇稿件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毕竟高考的公平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程序上的正义。就这篇文章而言,三审再加上最后的结论,足够体现程序上公平公正,这一点无需因舆论而改变,也无法因言论而改变。

▲作文审查流程

许多对这篇作文严厉地“挑刺”的人,并不是针对作者本身,而是因为考虑到作者还是个孩子,还拥有可塑性才这样严格。但什么时候好的应试文章就是好文章,好文章就是好的应试文章,这样的“严格”才会真正意义上走下竞技场,让文字与文字单独去做斗争。

没错,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教授给即将成年的孩子们第一堂课就是我笔写我心,而不必刻意迎合一些规则。为了达到这一点,让这场讨论再猛烈一点也许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