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泛在大学”,一场高等教育革命已然袭来
发布时间:2020-08-05 10:22:22来源:智慧云董事会
导读
文章字数|2380字
阅读时间约7分钟
“人为什么要上大学?”
“人可不可以不上大学?”
“爷爷奶奶为什么没有上大学?”
“外公外婆为什么就能上大学呢?”
“你上的大学为什么比不上外公外婆的大学呢?”
“我将来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呢?”
我对当时讨论的结果已经记不清,但是我相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中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从事不同职业的父母以及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肯定会千差万别,当然肯定也不乏相似性。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触及人的发展和大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的性(第一类问题),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涉及大学入学机会均等(第二类问题),第五个和第六个问题揭示了大学对人类群体分类、分等、分层的命题(第三类问题)。
这三类问题都可以站在“应然”和“实然”的视角给予分析和解释。如果从“实然”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问题转换成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大学存在哪些差异?对不同的人群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国20世纪7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大学与当下的大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深入到微观层面来审视,大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策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不同年龄层次的教授们其课堂教学方法又存在哪些异同呢?特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又有什么差异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工具(计算机客车和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变革时,生产力得以提升,进而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改变,那么,现在大学课堂中师生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同一时代不同的大学又存在哪些差异呢?2005年6月—7月我去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进行学校教育与牧区发展之间关系的田野调查,顺道访问了西藏大学。
当时在与几位西藏大学的教师的交流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藏大学所面临的师资严重缺乏,进而很多课程无法进行的困境;但是我又发现其教学楼楼顶安装了很多卫星天线锅,而这些设备可以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同程实况传输,但却并没有得到使用。
深入的交流使我明白科学技术背后还有教育观念、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不知道现在西藏大学是否能够借助这些发达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其他大学的课程资源传输过去;如果不能,又是什么问题呢?
一所四年制的大学能够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什么影响?该译著中引用的社会学学者理查德.阿伦(RichardArum)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就美国高等教育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到知识或所学知识有限。”
从我所从教的教育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来看,我经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学院内的几位学者根据自己接受学术训练的经验炮制出一个四年制的本科生课程培养方案、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过学院全体教师的讨论之后,就决定了学生群体在大学的主体的学术生活,它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国内类似理查德.阿伦的研究很少,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进入人才市场之后,用人单位的质疑以及录用之后对其3个月~5个月的培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大学到底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这类的问题吗?
2009年5月家里装修房子,我自己到市场购买了各种灯具和地板,卖方可以提供免费安装。装灯的师傅是一位35岁的退伍军人,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学了电工技术,退伍之后就在北京与灯具商家合作,为买家提供安装服务,其实他本人是按照灯具的安装数量和类型收费的。他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在1.1万元~1.5万元之间。安装地板的是一位不到40岁的师傅,他是在老家跟师傅学的手艺,到了北京非常吃香,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5万元以上。
从我与他们两个分别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观察来看,我认为他们很健谈,工作很专业,服务很到位,待人和善,我们全家人都很满意。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满足。但是他们都只是初中毕业,没上过大学,他们说“社会就是他们的大学校园,经验就是他们的知识,顾客就是他们的老师”,这两位师傅的所言所行激发了我对“大学之本质”的反思。
韩倩曾经戏言,“与其说我们‘上’了大学,还不如说大学‘上’了我们”!言中之意就是,大学把同一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了分类、分等、分层。这就是大学教育公平的议题,其至少包括两个层面:谁能上大学与谁不能上大学?谁上了一流大学与谁上了三流大学?国内有关这个话题的实证研究已经有很多了。
如果从一个个体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位由于高考失利上不了大学但却有强烈学习大学课程欲望的人,该怎么办呢?一位只上了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对学习一流大学的课程有着强烈的欲望,又该怎么办呢?放在20年前,他们要么是复读,要么就是认命。而在当下,该译著中讨论的“泛在大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两类学生的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学教育的公平问题。
我在给本科生开设的“学校与社区”这门课程中,有一讲专门讨论50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50年后学校和社区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话题。其中要求阅读的一篇文献就是美国学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5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他们的乐趣》(TheFunTheyHad)a,小说描写的是2157年儿童在家与机器人“老师”进行互动与学习的故事。
那么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推动下,50年后的大学会是什么样呢?该译著讨论的“泛在大学”可能是理想的选择之一。但问题是,现有大学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不同类型大学的学者、不同学科的学者,面对这种已经有一定气候的“泛在大学”,你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朱志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国富布莱特新世纪学者,研究兴趣为学校教育与社区发展、藏族教育、高等教育等,《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译者。
来源|节选自《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译者序,该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
编辑|智慧云董事会,定位于"高成长企业的外部董事会",致力于提升企业家领导力,助力企业高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