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开栏

发布时间:2020-07-28 11:19:57来源:央视网

开栏的话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观点泛滥的时代。

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被信息洪流所裹挟,每日匆匆忙忙、风风火火地向前跑,难得能回头望一望、静心来想一想,我们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但这门“必修课”,我们修好了吗?

因此,我们办了一个“新栏目”,讲一些“老故事”。

我们给她起了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名字——《煮酒》。当然,煮酒不止于论英雄,我们还有更大的“野心”——挖掘历史中常常被人忽视的细节,展现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们希望给浮躁、喧哗的舆论场多一些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思考。欢迎有思想、有品位、有格调的你关注她,更欢迎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让她更好。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才华足够自信,可以随时给我们投稿,一经录用,我们给予丰厚的稿酬。要不要试一下?

今天,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纪念日。我们奉上第一篇文章:《这三个颠覆式大变革是如何改变“一战”的?》

煮酒丨这三个颠覆式大变革是如何改变“一战”的?

图: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与妻子乘车接受民众欢迎,这之后不久斐迪南大公被波黑塞族爱国青年普林西普暗杀,成为一战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在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一个月后,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过去欧洲的角逐中,大体上的均势,尚且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遏制各国的野心。

然而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报、铁路等技术的大发展,战争动员的效率极大提升,直接后果就是,军事动员已经完成,大战一触即发,而外交官在谈判桌上还没谈完。

正如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揭示的:“当时,外交仍以传统的、不慌不忙的方式运作,与涌现出的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战争方式完全脱节。欧洲各国的外交官……不思改变。”

技术的演化让战争有了独立的逻辑。本文从马克沁机枪、电报和广义上金融技术的进步,论述在不确定的战争中,技术如何确定地、不可逆地推动历史的进程。

一、枪炮

马克沁机枪,标志着人类对能量利用的跃升

索姆河,在凯尔特语中寓意“宁静”。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却打破了这里的安宁,这是一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屠杀,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降维打击”。

7月1日清晨,军号声响起,10万英法联军爬出战壕,在炮火的掩护下,各个波次的士兵手持步枪,肩并肩,齐步向前,在25公里宽的正面向德军阵地突击。用“绅士风度”来形容联军毫不为过,他们步履“犹如教条般整齐划一”,在传统打法中,这种“贵族式”阵势屡试不爽。

联军不知道的是,前方德军阵地上,每隔百米正架着一挺马克沁机枪,1600多名机枪手,居高临下,等待着他们。在几百架马克沁机枪纵深交叉扫射之下,子弹像割庄稼一样扫倒了冲锋过来的联军士兵,一天就打死了六万人。

马克沁机枪一登场,就露出了“嗜血本色”,这种杀戮效率在历史上闻所未闻。一名幸存者士兵回忆:“弹雨像死神的镰刀,横扫整个无人区。”据统计,这场战役中,英军伤亡约45万,法军伤亡约20万。

图:1883年,美国工程师和发明家海勒姆·马克沁在英国居住期间发明了第一挺全自动机枪,这种机枪利用前一轮射击产生的后坐力为下一轮射击装填子弹带上的子弹。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机枪战争”的称号很大程度上都要拜马克沁机枪所赐。

从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到俄制PM1910机枪,英国维克斯机枪,美国勃朗宁M1917型机枪……机枪在一战中大放异彩,兵器史家约翰·埃利斯将一战称之为“机枪的凯旋”。

马克沁机枪的核心是把手工操作问题变成机械问题,充分利用能量来驱动机械。相比于传统步枪,后者在射击时子弹壳里火药产生的能量相当大一部分变成了后坐力,浪费了能量,稳定性差,还需要人力反复拉枪栓准备下一发,杀伤力有限。

正是机枪的运用,改变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陆军兵种构成,传统步兵集团冲锋的进攻方式基本崩溃,骑兵也丧失了速度优势,不再是主要突击力量。与此同时,战争的味道变了,与勇气无关了,士兵难以获得意义感,只剩下全无意义的屠戮。

从此,战争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时代。各国战争比拼的首先是工业能力,越先进复杂的军工技术,越是依赖精细复杂的社会分工和政府管理。从一战的机枪,到二战中的“陆战之王”坦克,再到原子弹达到的恐怖平衡,武器技术的进步在将人类对能量的使用发挥到极致。

二、电报

齐默尔曼电报,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对时、空的掌控

信息,是比武器更高阶的“武器”。所谓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一战中,具有决定战局意义的一条信息,就是著名的“齐默尔曼电报”,它直接促成了始终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来参战。

齐默尔曼,是一战时德国的外交部长。他的算计是,如果美国加入协约国(英、法、俄)一方,就在美国的后院捣鼓墨西哥搞事情,让美国无法插手欧洲事务。

1917年1月16日,齐默尔曼给德国驻美大使写了一封电报,让他转交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全文是:

“我方计划于2月1日启动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希望美国能保持中立,否则我们将提议与墨西哥结盟,结盟条件是“双方联手参战,共同谋求和平,从优提供财政援助,并理解墨西哥收复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等失地的迫切愿望”。我们同时也在和日本商议此事,请你告知墨西哥总统。”

电报的关键是如何传过去,德国恰恰在这个环节上产生致命的疏忽。

早在1914年8月,英德开战之际,作为“海上霸主”的英方就将德国的海底电缆全部割断。同时,在德国攻占法国的过程中,法军一边撤退,一边把桥、路、电报电缆炸掉。于是,德军只能用无线电通信。但德军的绝密信息,通过无线电发送风险太高,因此德国始终辗转从中立国瑞典等国发电报。

图:1916年,英德爆发“日德兰半岛之战”。这是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其后,德国发展无限制潜艇战,对英国反制,间接促成美国宣战。

吊诡的是,齐默尔曼电报借用的却是一条美国电缆,信息先到达伦敦,再从伦敦连接华盛顿,结果电报被英国情报部门“40号办公室”截获并破译了。

1917年3月,这份电报在北美各大报刊上公布,立刻成为轰动全球的新闻,齐默尔曼随后承认这一事实。4月,美国顺势对德国宣战。

《破译者》作者戴维·卡恩对此事件评价:“没有任何其他的单个密码分析,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后果。”此后两年中,美国前后投入了多达200万的兵力,为协约国扭转战局、赢得一战起了关键作用。这起事件也影响了日后美国的国家战略和世界格局。

如果说,欧洲战场上,德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优势,展现了最强的陆战实力,但德国在电报和密码领域的落后,摧毁了他们武力上的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一战时,法国截获了德军超过1亿条电报,英国截获和破译的德国密电有一万五千封之多。在英法联军面前,输了“信息战”的德国成了“聋子”“瞎子”。

从电报、电话、雷达、互联网、移动通信,到量子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人类通过对信息的掌控,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三、金融

金融技术,实现了对“资源”的跨时空配置

战争,最终是要烧钱的。

如果说电报技术打破了“信息”在时、空上的制约,而金融技术则是实现了“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对敌方又是一次“降维”打击。

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是一战的重要制高点。

交战双方都需要筹集军费,购买军备物资,华尔街及其大银行是当时唯一的资金来源。此前,美国政府还把对欧洲交战双方提供贷款视作“最卑劣的走私”,但随着战争催生了巨大商机,美国政府的立场也渐渐转变。

而且,华尔街的金融资源明显倾向协约国一方。当时,摩根银行与英、法银行业关系渊源又密切,积极向协约国融资,对欧洲战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15年2月,摩根银行顺理成章当上了英国政府在美国的采购总代理,第一笔采购是价值1200万美元的合同——向英国提供前线急需的军用马匹。至战争结束时,摩根银行为英国购买了30亿美元的军火,这一规模是当时联邦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4倍。

9月,英国再派代表来到摩根银行,商议不少于5亿美元的贷款,显然,当时的这笔巨款,一家银行无法承担,最后在61家承销商,1570家金融机构推介下,完成了这笔贷款。到战争结束时,欧洲国家对美国政府的欠债达到了100亿美元之巨。

图:“一战”期间,好莱坞第一代巨星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在华尔街推销自由债券。战争帮助美国经济和纽约资本市场实现巨大扩张,来自美国的信贷和资本深刻影响了欧洲战局。

相比而言,1917年美国参战前,对德国的贷款仅为2700万美元。加之德国在战争之初,宣布马克与黄金脱钩,阻断了国际贷款途径。而在贷款的选择上,他们自信可以通过税收和战胜后赔款来偿还内债的本息,对国际市场金融杠杆的使用明显不足。

来自美国的信贷,犹如烈火烹油,加速了战火的蔓延,武器弹药的消耗达到了燃烧的速度。

这时,谁能拿出最后1美元,谁就更有可能撑到最后。

从冷兵器时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了近代,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债券、股市等资本市场工具,给战争融资提供了极大便利。金融的赋能之下,可以把未来的钱借到今天用,也可以把别国和民众的钱借给政府用,让即时国力对资源的掌控力上了一个量级。

百年之后,反思一战。观察技术的变迁,对于我们观察历史大势、思考未来,并理解大国博弈背后的更深层逻辑,具有启发意义。

时代变迁,马克沁机枪已经躺在了博物馆里,5G和卫星定位等通信技术方兴未艾,汇率战、金融战的背后更依托一国的经济基本底盘。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才能更好地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参考书目】

基辛格,《世界秩序》,中信出版集团,2019

吴军,《全球科技通史》,中信出版社,2019

戈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第三版),中信出版社,2018

赵文亮,崔美,《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芭芭拉·塔奇曼,《齐默尔曼电报》,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

编辑:吴明泽

责任编辑:薛姚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