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撕答题卡篡改别人高考志愿,是一种思维模式正在毁掉孩子

发布时间:2020-07-19 12:21:50来源:父母堂

教育专题

打造优等生

学习力+内驱力+创造力

父母堂

人生总有许多的意料之外。载有高考生的贵州公交车落水,已令人痛惜;河南女生在高考中途撕毁相邻考生答题卡的事件,又让人瞠目。

河南省平顶山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已发布情况说明。看到说明,我们都无法跳过这四个字:情绪失控。

▲微信图片

试卷题目超过心中预想,失分严重,心理压力过重,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但这决不能作为撕毁他人答题卡的理由,周围学生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义务成为你此刻情绪宣泄的出口。

1

单赢思维

带来亲子的双重压力

舆论还在发酵,许多媒体、网友对撕卡女生的批判没有平息。我们觉得女孩子反常行为的背后一定有更深的原因。

这或许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单赢思维":别人怎能赢过我,只许我一个人赢。

一类"单赢思维"倾向的人,当他觉得你赢过他的时候,他的情绪变得“很糟”,行为上甚至会想方设法搞破坏,实施拉踩、打压、报复。

单赢思维带给父母和孩子双重的压力。

很多中国家长的单赢思维表现在,擅长攀比,就怕自家孩子比不上别家孩子;还特别擅长让孩子不高兴,就怕孩子学习太轻松、太空闲了。他们日常表现出来的高期望,不经意的吐槽、贬低,就像皮鞭,一遍遍敲打孩子的尊严和痛点。

“全都指望你啦,你考不上大学,一切愿望都会落空!”

“你考不到这个分数,只能像隔壁ⅩⅩⅩ……”

“你看人家ⅩⅩⅩ,考上了985,现在工作钱多又体面。”

孩子原本没有这种负面思想,是外界、是父母一点点传输给他。长期的灌输和固化,导致孩子如果“没考好”的一个生理和心理反应:“怎么办?我的一切都完了。”心情非常失落。

重压之下,孩子脑子里一门心思“我要赢”、“你不能超过我”。自私自利,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的案例常见于身边。每年的高考季,篡改高考志愿的现象就不止一次出现。

▲网络图片

2019年7月,浙江天台县三名考生遭遇了高考志愿被篡改的情况。警方调查发现,作案者是三人的好朋友陈某,他只考了300多分。

还有一类“单赢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输”,表现在对自己残忍,哪怕遍体鳞伤也要让自己更强大。

▲网络图片

看过一篇报道,日本花滑运动员羽生结弦伤愈复出,参加2019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与冠军失之交臂,摘得了银牌成为亚军。

赛后接受采访时,羽生结弦不无遗憾地表示:“实话说,我自己心中觉得输了比赛就和死相同,真的,我非常想赢。”心有不甘,但也满怀决心和勇气。

羽生结弦是一位积极乐观向上的选手,他感谢了所有人,包括对手。

“感谢所有的观众和支持我的人,还有所有的工作人员。拿了第二很遗憾,但很高兴能遇见这样优秀的对手,他们让我有了继续变强的动力。今后会继续进化,希望能完成更好的表演。”

对别人苛刻还是对自己残忍,这样的心态和思维,与环境、教育都有关系,原因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

01被家长的期望、家庭的责任重压

02为荣耀而战,认为失败就是耻辱

03从小受鲜花和掌声包围,渴望被赞美

04对金钱、地位、名望的追求

想要赢,没有错,但是良善比输赢更重要,健康比输赢更重要,生命比输赢更重要。

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把眼界放宽,改变思维,把快乐的权力、选择的自由,好好还给我们的孩子,别在他玩耍的时候打断快乐,也别在他得意的时候进行打击,更不要在他失败的时候进行嘲讽。

对孩子做正确的引导: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高考,成功也不是只有一种定义。

我非常赞同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位家长的看法:“要成为所有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从来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享受知识获取本领,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借此,和所有父母们共勉。

跳出固化思维,才能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2

看得见的情绪

被抗挫力掌控

今年高考的孩子们的确太难了。

先是开学延迟,高考推迟;直播网课,线上考试;高温、暴雨、地震;每天口罩不离、体温监测……

环境变幻,心情跌宕起伏,孩子嘴里、眼里、手里冒出来的看得见的“情绪怪兽”,时不时“作祟”。

有的孩子可以冷静面对现实,即使有时情绪低落、郁闷但能自我调节,也会向亲朋、老师倾诉求取帮助,心情逐步缓和。

《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心态外向开朗,软萌可爱。他不仅能自我调节情绪,还能主动安抚找不到爸爸崩溃大哭的嗯哼。

▲综艺图片

他甚至懂得用沟通的方式,劝导爸爸改善脾气。在其中一期节目中,Jasper走得很慢,但陈小春想赶快回到住处,于是路上不停催Jasper快点、快点,以至于最后对着儿子大吼。

Jasper面对父亲的暴脾气却没有退缩,他使出了“杀手锏”,用大喇叭向爸爸喊话:“Canyoustopangrynow?”面对儿子的指正,陈小春意识到自己态度不好,主动跟儿子道歉。

▲综艺图片

而还有孩子对情绪的处理就比较极端,过度隐忍一声不发,或者完全不能忍而暴躁,都表示他的情绪“生病了”。

▲电视剧图片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哪怕牛奶很烫,哪怕根本喝不下,都一饮而尽。他害怕母亲幽怨的目光和“歇斯底里”的指责。

隐忍说明在压抑,而不是发自内心,这是病态的情绪,发展的结果可能走向抑郁。

不同孩子不同情绪表现,和“抗挫力”高低紧密关联。

什么是抗挫力?抗挫力也被称为“逆商”。

《逆商》作者保罗·斯托茨先生是这样解释的:“逆商能反映出抵御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

虽然许多孩子的生活看起来无忧无虑,但是关于孩子心理问题、青少年自杀和厌学的报道却层出不穷。因为孩子被无边无际的挫折感包围着。

放学回家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被妈妈数落成“上课没好好听老师讲课”;课余时间都被校外补习班塞满了,考试还是全班垫底;尽管已经全力以赴了,还是无法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和期望。

最绝望的是,看着别人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最好,可是自己却连怎么做都还没弄不明白!

所以,想要真正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要从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开始做起,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对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安全感和掌控感。

方法一:培养掌控力,不制造恐惧

逆商的第一大维度“掌控感”指向的问题是,当一个人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他会立即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没法改变现状,所以他的心态就变得很消极。

一个缺乏掌控感的孩子会退缩,会失去把被动变为主动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分析孩子当前的弱势,反而要帮助孩子看到希望,提升他对现实逆境的掌控感。

方法二:培养担当力,不过度使用惩罚

逆商的第二大维度是担当力。担当力强的孩子在面对困境时会主动负起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孩子更有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比如面对孩子们在学校或生活中犯了错,我会要求自己做到以下三步

第一步,老师批评孩子的话,我不在当下立即重复对他说。

第二步,我自己先安静下来,尽量表现出友善的态度,耐心听孩子给我讲完他所面临的难题、现在的心情、心里的不满和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

第三步,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未来,而不是当下,这就是在把焦点从惩罚引向正向的解决方案。

方法三:用小事帮孩子身心变强大

逆商的第三和第四大维度分别是影响度和持续性。这两个维度都是衡量孩子对当前自己所面对的逆境的一种自我判断。

如何帮助孩子理智而冷静地对待不利处境呢?

我的建议是,做一个有心人,用身边的各种小事来强化孩子对失败、犯错的正确理解和理智接纳,用生活中的小事帮孩子把身心锻炼得更强大。

等孩子年龄再大一点后,放手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和体验失去和失败的滋味,而不要在他遇到小小失败的时候就过早地介入,提供帮助。

最后,我再推荐一个让孩子身心变强大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多参加带有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因为体育教会我们理解一个真理,事物并非总是按着我们的计划或愿望进行的,所以每一次比赛的输赢都会潜移默化地为孩子带来两个提示:

一是,这次输了还有下一次;二是,赶快总结这次的问题在哪里,为下一次的赢做好准备。

别再亲手毁掉孩子前途

损人者,也会损已。撕卡女孩得到了惩罚,高考成绩取消;篡改同学志愿的陈某获刑拘,沦为罪犯。

家长的教育引导如果出错,带来的不止是孩子一次的输和赢,分数高与低,升学是否通过,下一次能否再考。后果或许更恐怖:你的孩子被你亲手毁了,包括心理、前途,以及本该拥有的所有的东西……

引以为戒,引领孩子走好未来的路。

我的新书升级版来了

在原《父母的格局》的版本基础上

我又补写了4万多字

新版正在全网预售中

扫码可以抢鲜读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

继续支持和读后反馈

“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