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说自己未曾幻想出轨?
发布时间:2020-07-13 07:20:50来源:南风窗
作者|王小文
爱情在今天面临着一种退化的风险。许多年轻人强调“不结婚”、“不生育”甚至“不愿恋爱”,似乎对爱情普遍佛系,主张随缘,越来越多人疲于积极主动地扩展社交圈。
亲密关系存在太多复杂面相,要维持一段长期关系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付出精力和理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快餐化的生活里放弃幻想,逐渐完成对心中所信仰之爱情的谋杀。
可是,当人们都在哀悼爱情的死亡,却很少有人将目光聚焦被解构之前的“爱情”。
你敢说自己未曾幻想出轨?
《反对爱情》
(AgainstLove:APolemic)
作者:萝拉·吉普妮斯(LauraKipnis)
译者:李根芳
行人出版社
出版年:2010-3
“劈腿”、出轨,见怪不怪。如今各种畸变的男女关系,种种羼杂权力、欲望的丑陋感情,将亲密关系置于一个被公众怀疑和质问的境地。
乱象的原因之一,在于被不当定义的爱情。何为“不当”?
比如婚姻。“婚姻笑话的基本前提就是,配偶住在监狱里,彼此是对方的狱监,软禁是现代爱情的基本条件。”美国文化及媒体批评家萝拉·吉普妮斯在2010年的《反对爱情》一书里,借由批判理论来检视现代亲密关系与资本主义经济逻辑之间的相通性。
电视剧《夫妻的世界》剧照
书名里的“against”并不表示“反对”,而更应当理解为“辩论”。吉普尼斯首先直明,现代人之所以不能拒绝爱,是因为现代人被形塑成渴求被满足的存在,期望与人联系,需要爱人和被爱,因为爱如血液里的原生质一样重要。
当人们遇到了爱情,世界上其他一切充其量只是白开水。这种对爱与伦理的坚持,本质上和现代工业社会对效率、物质的强调其实相辅相成。
辩论是从婚外情,或者说“劈腿”开始的。与许多类似社科论著一样,作者坚信出轨和婚外恋是人类共通的,且几乎没办法避免的普遍现象。我们永远没办法预料什么时候会遇到让自己“来电”的那个人。
严格来说,当一个人对当下所拥有之亲密关系以外的人产生感情的时候,“劈腿”就开始了。作者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场景,试图阐述随时随地爱上他人的可能性。
电视剧《夫妻的世界》剧照
在吉普尼斯看来,本来,传统的婚姻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关系,一种工作关系。在一个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婚姻、家庭构成的一条线,是人们生活与生命的最主要根基,是经济弱势者的基本支持系统。爱情、婚姻和家庭被包装成天堂,形成一种集权式的文化,也是为了配合社会稳定和国家统治。
人类在这套体制中投资了太多自我,可事实上,“你的精力、你的一辈子,在现实里,爱情往往是片段式的发生,而且多半在婚姻家庭之外。”
爱情的多重性早已被道过千万遍,只是人们常常不愿意相信,而是主观倾向地选择那些表面上美好的、充满浪漫主义的面相。
如上世纪70年代刘文正在《爱情》里唱的:“若我说我爱你,这是欺骗了你,若我说我不爱你,这又是违背我心意。”
不少人沉溺于将爱情视为寻找“那个人”的漫长终身旅途,“那个人”的“那”,就像英文里“the”一词两种读音的不同重音,理想的爱人不是理性抉择,而是情感自然驱动。
副作用接踵而来,当我们对爱情过度期待而又频频失望,“随遇而安”的爱驱使人们回避爱情本质,“以爱来逃避爱,探索外面世界的爱,以安抚家庭里爱情的失落,有点像一面抽烟,一面贴戒烟片。”
英剧《神探夏洛克》剧照
一个主要后果就是,人们对爱情的期待被拉得过高,完美主义的光环、忠诚之爱的神话渲染下,眼里容不下一粒尘埃。女权、男权、绿茶婊、渣男……等等标签化和情绪化的攻击无所不在,“爱情”让人忘记了问题是什么。
真正引人思考的是,依循“片段式”爱情,和维系一段稳定、幸福的关系二者之间,冲突吗?
开放式关系,将爱情解放了吗?
《道德浪女》
(TheEthicalSlut)
作者:珍妮.W.哈帝(JanetW.Hardy)
朵思.伊斯頓(DossieEaston)
译者:張娟芬
游擊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2019-1-5
奉承一对一关系的爱情观塑成了一种文化蓝图,划定了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界限,一旦跨越那道界限,就极大概率被划入今天老生常谈的一个阵营:渣男/女。
去年,当代作家金宇澄在《十三邀》里对“渣男”这个词表示了批判,认为它将人的复杂性简化,将感情的多面性抹去,用一个拒绝思考的标签将人一锤子打死。
用一个粗暴概念去定义一段关系、一个人,的确不理智,我们可曾扪心自问:
是否曾有过建立不止一段亲密关系的欲望?或许想以某种特定方式与人联结,但不想改变基本的独立?
电影《昼颜》剧照
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可能性,在合法、知情同意的互相尊重等前提下,都被珍妮.W.哈帝和朵思·伊斯顿称为“道德浪女”。
虽是“浪女”,但作者特定强调——“浪”,或者说英文里“slut”的含义,在本书里是不分性别的。
“浪女”这个称呼最初由台湾传入,相对于“渣”,“浪”字的道德批判色彩淡了一些,这群人被勾勒为:可以拥有多个伴侣,对无数人产生欲望,不苛求一生唯一的“那个人”,可能对婚姻嗤之以鼻……
简而概之,他们接受“开放式关系”。
开放式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个当下充满着道德批判的词,或代表作风不检点,代表为人虚伪自私,甚至是严重的欺骗和伤害。
人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批判“浪”字,不论是“浪子”,还是“浪荡”,而且,在某种性别权力不对等的大环境下,浪子尚可回头,“浪女”就备受诟病,她们甚至被指摘为“淫荡”。
美剧《致命女人》剧照
在我们的文化中,忠诚是爱情的美德。因此劈腿、出轨、外遇和离婚,才会被视为爱情的失败。但作者认为,我们要接受爱情的多变,请记得,“所有的关系都会随时间改变,人的需求与欲望随着年纪与环境而变动,而成长的长期关系必然有足够弹性,在岁月迁徙中重新定义自己。”
《道德浪女》并非要教唆人们不负责任、儿戏感情,而是该放下过分僵化的世俗规训,遵从发自内心的情感所建立的人与人的连接,保持一种开放而非狭隘的心态面对感情本身。
美剧《致命女人》剧照
作者把所谓“开放式关系”剖析开来,呈现给人们几个核心原则:同意,意愿,诚实,安全,正面。开放的关系,需要更强大的自主人格,更多的关爱和耐心,需要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伦理、传统观念、道德标准的质疑。至于性,它不被看作手段,而是在同意基础上的完整个体意愿。
开放式的恋爱和一对一的婚姻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领域,《道德浪女》并没有鼓吹或赞扬哪一种模式,相反,反复强调的开放式关系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和自我独立性,恰说明了它往往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但不可否认,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容易患得患失的普通人,都看得到爱情里的一地鸡毛,会被微小的情愫如嫉妒、占有欲所挟持。普通人不愿做“浪女”,更做不到“道德浪女”,没有关系,我们应该对那部分选择踏入开放式关系的人予以理解和尊重,但必定不要为了他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强行更改自己的人生准则和几十年根固的价值取向。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每一种选择和感情模式都可以被尊重。
相较于关系里的患得患失,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一种情感模式,或许才是更重要的。
当代青年,学不会感情这回事?
《聊天记录》
(ConversationswithFriends)
作者:【爱尔兰】萨莉·鲁尼
译者:钟娜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19-7-22
婚外恋情也好,开放式关系也罢,绕不开对当下年轻一代的生活、精神状况分析。
近几年社会流行一个词语:低欲望。
伴随着“低欲望”,年轻人内部还喜欢用另一个词自嘲:爱无能。
今天的年轻人对亲密关系要求甚高,却越来越疲于建立一段关系,他们的感情道路也越来越坎坷得令人难解。
电影《凪的新生活》剧照
萨利在《聊天记录》里,用直白清澈的小说语言,通过女孩弗朗西丝的困境,呈现了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中面临的精神与情感困局。
“千禧年”出生的爱尔兰女大学生弗朗西丝过着平静,文艺的生活,21岁这年夏天,她与一个已婚男人开始了一段没有结果的婚外恋。
弗朗西丝是一个一面冷漠、一面敏感的年轻人,对于周围的许许多多事,她似乎都能敏锐地捕捉到一种无力感,但正因为那种无力感,她表现得佛系。
小说开头,她和好朋友博比参加诗歌会,在弗朗西丝眼里,博比是一个关系亲密的“女友”,而在同性恋博比眼里,弗朗西丝却是一个带着某种排他关系、独一关系的对象。弗朗西丝并不在意这一点,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好友,纵然与对方需要的存在差别,这也并不妨碍二人亲密无间而又各取所需地相处着。
这是一种麻木而“佛系”的生存状态实录,弗朗西丝代表的年轻人,恰就是这样一种“游离”的状态。看似边缘,其实在意许许多多事,只不过没有真正关心和在意的人。她会在碰到不顺心的事时用利器割伤自己,而且从来不喊疼。
当下年轻人的种种不可解行为与心理,被归纳为迷茫、彷徨与孤寂。这种格调的都市叙事对于文学界而言并不陌生,之前,村上春树就用一本《挪威的森林》恰如其分地将这种孤寂和茫然赋以了年轻人群体,但《挪威的森林》这本的语境,是二战后的普遍怀疑论和自我意义的消解。
电影《挪威的森林》剧照
从“战后一代”到“千禧一代”,转型社会时期青年普遍面临的迷茫、孤寂,都象征着一种呼救的意味。高速变动中的社会文化逐渐消解他们的自我认知,剥噬他们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能力,一面自恋,一面自卑,一面躲避,一面无所畏惧。情感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生活的模糊。
萨利,这位出生于1991年的年轻作者对某种时代性的青年困顿,在两部作品里都表现出了一种超出同龄的洞见。
她的小说里没有刻板印象里年轻人普遍被认为的玻璃心、矫情和敏感,包括后来的第二部作品《正常人》(Normalpeople)。女主角都是在校大学生,有着异乎寻常的成熟心智。
《聊天记录》里的弗朗西丝身上的“千禧特质”更为突出,她聪明但不求上进,并非慵懒,而是某种刻意为之的“消极抵抗”(passiveaggressive)。
英剧《去他*的世界》剧照
“我不想找工作。关于未来财务的可持续性我没有任何规划:我从没想过做什么事来赚钱。之前几个夏天里我打过很多份最低工资的零工——发邮件,打推销电话,诸如此类——毕业后我估计还会干更多类似的活。尽管我知道我终将全职工作,我从未幻想过一个光芒四射的未来……有时,这让我觉得我对自己的人生不感兴趣,于是感到很低落。”
弗朗西丝酷爱照镜子,和博比谈恋爱要照镜子,登台表演前要照镜子;和母亲发生争执要照镜子;孤独自弃时也要照镜子。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容貌“平淡无奇,但我超级瘦,瘦得看起来很有性格”,但在镜子前凝视了一会儿,她又“感觉心中的厌恶越来越强烈”。
在大多数文学叙事里,镜子被用作一种自我内心的投射,或者辅助人物行为,表现出一种对自我的迷恋。但在《聊天记录》里,镜子更多代表一种不自信,或者说,对他人眼光的过度执迷。
英剧《去他*的世界》剧照
“他者的目光”深深嵌入潜意识里,年轻人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我在他人眼里的形象,镜头和数据的追踪下,他们对自身的呈现状态感到无比焦虑。自卑,虚荣,丑陋,平淡……都占据了过多的心力,引导着当代人际关系的走向和塑造。
我们习惯先入为主地用麻木、“佛系”等字眼去形容今天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但萨利不以为然,她笔下的人物,皆从诸种细腻的感知中审视自己,小心翼翼地建立和维护着一些关系,把他们与这个世界隔开的,是世界加诸在他们自身身上的许多幻影和凝视。
关于亲密关系的虚构、非虚构书籍一直都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在感情里遇到困境,寻求心理学,寻求虚幻故事,或者直接向爱神诞生衍续的古希腊哲学企图寻求答案。而我们同时心知肚明的是,写在纸上的感情秘辛,本质上不能够为个体的心和爱提供确切指引,窥探别人的“经验之谈”和故事启迪,唯一能达到的效果,是安抚我们在迷茫中犹疑不决的爱和信念。除了以上三本书籍,以下提供少许作此类参考:
01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
【美】海伦·费舍尔
生物人类学家从更为宏观的社会学、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类“出轨”的本能和根源,全书结合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因素,解释人类对爱情的本质理解。所谓出轨,更多情况下并非“理智与情感”的博弈结果,而更像是出于某种脑部结构的反应。
据于此,作者强调,虽然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性别平等、经济独立能够让我们更自由地追求爱情,让我们在寻找伴侣时更多考虑对方的精神灵魂本身,这是一种情感的自由,但这份自由是有代价的:“21世纪男女关系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这些相互冲突的欲望:相爱和相守的原始冲动,以及追求自由和新鲜刺激的欲望。”
电影《昼颜》剧照
02
《作为激情的爱情密码》
【德】尼克拉斯·卢曼
德国社会学系统科学的代表人物尼克拉斯·卢曼认为,爱情作为媒介本身,而非情感本身,它仅仅是一种交流符码,人们根据这一符码的规则表达构成、模仿情感,假定他人拥有或否认他人拥有某种情感,如果相应交流得以实现,还能让自身去承担所有的后果。
亲密关系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以悖论为生命力的交互作用系统,两个不同的个体面对对方,沉溺在一种构建出来的爱情幻想里。我们先对爱情有期待,然后去寻求建立一种亲密关系。
电影《完美陌生人》剧照
03
《危险关系》
【比利时】埃丝特•佩瑞尔
把出轨简化为性和谎言听起来很吸引人,但《纽约时报》作家更愿意把它作为一个入口,让人们更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我们用来约束它们的界限:“出轨让我们面对激情的不稳定性和对立的力量:诱惑、性欲、急迫、爱及其不可能性、解脱、诱骗、内疚、伤心、堕落、监视、疯狂猜疑、复仇的冲动,甚至是悲剧的结局。需要预先提醒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愿意陷入非理性力量的迷宫。爱情是混乱的,出轨更是如此。……出轨也是一扇窗户,与众不同的是,它通往人类心灵的缝隙。”
编辑|董可馨
排版|SHAN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