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这件事,“跟任何人都不能说……”

发布时间:2020-07-07 07:23:47来源:央视军事

60年前

北京西郊的高粱地

一座名为“花园路3号院”的办公楼里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20岁出头

名校毕业,留学归来

啃窝头,喝白菜汤

身体浮肿却依然坚持工作

……

他们为祖国核事业干出了

惊天动地的事

但当时却是“跟任何人都不能说”

戳视频,看那段峥嵘岁月⬇️⬇️

“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胡思得

1958年8月

22岁的胡思得刚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

就被分配到北京九所

工作的第一天

他见到了九所一室的主任——

时年33岁的邓稼先

他们叫他“老邓”

老邓发了一本名叫

《超声速流与冲击波》的书

钱三强从苏联带回来的

让大家认真学习

可没人知道为什么要学

一个月后

胡思得大胆提问老邓

“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到底干什么?”

▲邓稼先

老邓请示上级后

给大家开了党组会

第一次郑重向大家宣布:

“我们要搞核武器!”

紧接着就讲了30分钟“一定要保密”

“这里没有爱情什么的,都是很枯燥的事”

1957年

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苏联将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

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九所的任务就是消化这些资料

但1960年

苏联政府撕毁同中国签订的所有协定和合同

苏联专家带着重要的图纸资料撤出中国

有种悲观的说法是:

中国再过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雪上加霜的是

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粮食短缺

但研究员们哪怕被饿到浮肿

算盘和手摇计算机的噼啪作响却从未停止

大家在邓稼先的带领下

紧张地进行着“九次计算”

如果计算结果同苏联资料中提供的接近

说明九所掌握了原子弹工作原理

才能开始理论设计

大家反复计算

却发现结果都与苏联之前

讲课时提到的技术指标不符

大家只能一次又一次重复

回忆起那段时光

李德元说:

“很单调,但是心里怀着宏大的目标

很多记者作家后来想写我们的故事

我就说你们不要写

这里面没有故事性、爱情什么的

是很枯燥的事情”

▲李德元

“苏联的数据给错了!”

1961年

周光召加入九所

他将大家的数据从头到尾复算了一遍

觉得没有问题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怀疑

会不会是苏联专家的数字给错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怀疑

一个没有搞过原子弹的人

否定原子弹专家给的数据

谈何容易?”

从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入手

求出炸药所做的最大功

周光召利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

“九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苏联数据的不可能

“大家相互握手,不敢欢呼”

1963年初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按预定计划诞生了

1964年10月16日

罗布泊一声巨响

火球腾地而起

戈壁滩上冉冉升起翻滚飞腾的蘑菇烟云

爆炸威力初估TNT当量在2万吨以上

科学家们确认这是一次成功的核爆炸

新中国首次核试验的成功震撼了世界

▲李维新

李维新回忆那一天:

大家都在九所的会议室里安安静静等着

周光召平静地走进来

向大家宣布:“我们的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大家热烈鼓掌

相互握手,却不敢欢呼

因为会议室靠围墙太近了

怕声音传到外头

那个时候保密,的确紧张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

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60年过去了

当年那些怀抱理想的年轻人

已成耄耋老人,白发苍苍

但他们依然怀念那年研制核武器的时光

接受采访不久后

李德元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88岁

去世前,他说:

“我参加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

这是我一辈子的价值

我很自豪参加这么伟大的事业

可以大言不惭地说

我对国家是有贡献的

这一辈子过得可以”

致敬,隐姓埋名的英雄!

来源:《面对面》

推荐阅读


监制|刘一鸣

主编|白晨任泽兵

编辑|单志超

视频编辑|刘喆萱

©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