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牵手”北斗,定位苍穹!中国重汽跑出民族重卡智与量双重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7-01 19:24:34来源:商用车新网
【商用车新网原创】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不管是产品转型升级,还是技术战略储备,每每关键时刻,中国重汽总能牢牢占据C位。
6月23日上午,在北斗收官之际,中国重汽L4级别T5G重卡在天津港与远在苍穹的北斗导航成功“牵手”,中国重汽在车辆智能化领域再次领跑在世界前列。
精准定位
引领民族重卡全新飞跃
据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记者了解,担纲本次联袂任务主角的正是在天津港率先开创港口内纯电动卡车无人驾驶先河的豪沃T5G牵引车。该车凭借零污染、零排放、低能耗的优势不仅为绿色出行赋能,而且凭借智慧的“头脑”、“健壮”的体格,满载120公里的行驶里程堪称汽车界的“绿巨人”。
据悉,豪沃T5G依托车身上安装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360°全车覆盖传感器的加持,整车能在夜间、大雾、雨雪等多种复杂天气下实现精准无人运行,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3厘米以内;授时精度突破微秒级别,测速精度精准到0.2m/s以内。
此次豪沃T5G与北斗导航的“邂逅”,将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保障了车辆运营的安全性。而中国重汽与北斗系统成功“联姻”,不但意味着中国重汽智能卡车在空间、时间、速率三维层次上,精密地实现了三位一体的突破与串联;而且也证明了中国重汽在“智”的方面有了全新的飞跃,并引领民族品牌重卡“质”的提升。
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显然,中国重汽的无人驾驶车辆在天津港被“委以重任”,也是自身实力的最佳佐证。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为中国重汽历次在智能重卡领域领先一步给出了答案。
从无到有
大国焉能无重器
忆往昔,我国因国外技术封锁,在卫星导航领域曾一度被“卡脖子”;痛定思痛,我国决定研发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多年来,中国北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在今年实现了全球覆盖,并成为了与GPS、伽利略、格洛纳斯比肩的全球4大导航系统,中国导航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回望北斗的发展历程,是否似曾相识?上世纪50年代,我国因国外的经济封锁,汽车进口成为了重大难题。尤其是涉及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卡,更是被封锁的重点,大国焉能无重器?在此形势下,济南汽车配件厂(中国重汽的前身)毅然决定生产汽车。
1958年8月,济南汽车配件厂正式改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1959年,济南汽车制造厂果断地接下了制造7~8吨重型汽车的艰巨任务;后历经四个半月夜以继日的奋战,1960年4月15日,首辆国产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成功下线。
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的诞生,不仅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改写了我国不能自主生产重卡的历史,而且极大缓解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运输难题,开启了中国重型汽车的新纪元,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树立了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后经几代中国重汽人的努力,斯太尔、豪沃、汕德卡、豪瀚等品牌相继问世,凭借高可靠性、高出勤率、高安全性等产品优势迅速走红,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重卡品牌。
此后,越来越多的国产重卡开始飞驰在祖国的山水之间,并融进国家建设的浪潮之中,中国重汽也俨然成为了民族品牌重卡崛起的亲历者、见证者与践行者。
从弱到强
智能化弯道超车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全新挑战已悄然来临。在众多汽车制造商甚至互联网企业还在讨论智能汽车可行性的时候,中国重汽早已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并将智能重卡定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2016年,中国重汽在行业内率先发布I代首款智能卡车,剑指“智能制造先行者”的身份与定位;2017年12月17日,基于汕德卡C7H车型平台研发的Ⅰ代首款智能卡车正式投放运营,填补了中国智能重卡领域的空白;2018年4月12日,全球首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豪沃T5G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再次引领了中国汽车工业“智能化”的潮流。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做企业亦是如此。竞争激烈的商用车行业历来不乏强者,尽管中国重汽Ⅰ代智能重卡、无人驾驶电动卡车豪沃T5G已经实现了批量交付,但是中国重汽却并不满足于此。
在中国重汽集团2020年商务大会期间,中国重汽正式对外发布了第Ⅱ代达到国际L2+级水平,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汕德卡智能卡车。同时,中国重汽还向外界集中展示了L4级自动驾驶的豪沃矿山霸王车型以及豪沃客车。这意味着中国重汽在智能化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牌、单一领域,而是向着多品牌、多领域、多行业、多用途的方向迈进。
如今,中国重汽与北斗导航的强强联合,是中国重汽在智能化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的集中体现,其无人驾驶技术正逐步在行业内完成试验、推广和应用。中国重汽也以崭新的姿态,向业界展现了浑厚的硬实力与底气,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品牌自强不息的风骨。
————/END/————
大家都在看
点击在看,让好内容分享出去!